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任洪蕴

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860100

摘要

中职学前教育的核心宗旨在于为幼儿园培育出众多杰出的教育工作者。鉴于学前教育强调实践性的特质,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施,构建一套全面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文章首先对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明确,随后对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提供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

正文


引言:许多就读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理论课程缺乏兴趣,常感理论内容晦涩难懂。然而,通过在课堂上强化学生亲身体验,可以有效提升理论教学效率,将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并统一教学情境与教学手段,能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紧凑且高效。对此,及时开展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十分必要。

一、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普遍期望,中职学前教育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于教学中渗透理实一体化,提升教学质量,以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中职学前教育需顺应经济、社会及人的发展规律,并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相契合,以专业改革为起点,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发展,优化结构,系统规划人才培养,探索多元培养模式。教师则应革新自身理念,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还需拥有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分析与整合能力,从而胜任学前教育“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学生理实一体化学习意识

许多学生习惯于传统单一的理论学习方式,进入中职学校后难以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阻碍着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教学中需强化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意识。例如,音乐模拟课上,学生往往仅采用单一教学法,忽视了音乐伴奏、舞蹈、律动和图谱等多元教学模式的融合。对此,教师可先让一名学生示范教学,随后组织小组讨论,分析示范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跨学科应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上台分享并演示自己的教学方法,对比不同教学效果。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点评,指出各自方案的优缺点。该种方式能促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并通过积极讨论,逐步养成“理实一体化”的习惯,强化相关意识,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1]

(二)调动学生专业音乐的学习兴趣

要确保专业音乐教学成效,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课程开始前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利用有趣的素材或资源开启课程。例如,引入学生喜爱的电影音乐或激励性音乐素材,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互动性。可以构建小组合作分析模型,让学生分组探讨即将学习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过程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利用新媒体辅助学习,如将网络热门资源融入课堂,如鸟鸣声或B站上的音乐视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兴趣。最后,探索创新的记忆方法。如在钢琴练习中,鼓励学生先阅读乐谱,再通过反复在脑海中回想乐谱来培养记忆能力。尽管学生可能会暂时遗忘,但这些元素在后续重复练习时会再次被激活。通过持续地记忆和重复训练,学生的表现将得到提升。该过程中,学生的弹奏速度及情感表达等都能得到培养,还有助于节奏感及音调感的不断提升[2]

(三)创新双带双师的实践教学方式

中职院校需携手企业,共同培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旨在强化岗位能力,推行“双师双带”实践教学模式。此模式将课堂教学移至实际活动场地,由中职学前教育教师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教学。教师负责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幼儿园则提供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活动结束后,双方共同评估活动及学生表现,指出不足,确保产教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全面掌握理论与技能。该种课堂活动举行后,不仅可通过实践活动使抽象理论具体化,提升实践学生能力,使其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前适应幼儿园岗位;还可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幼儿园新理念的过程中加深感悟,便于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计划。同时,此举还可让中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确保课程设置贴合幼儿园发展需求,培养的人才更贴合岗位实际。

(四)丰富多种专业音乐教学的方法

传统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灌输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却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主动性逐渐减弱。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摒弃旧模式,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引入先进教学理念。鉴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基础水平的差异,教师需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引入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发学习APP,鼓励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音乐理论,提升技能。其次,教师可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学生需求,精准备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再者,教师可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样情境,提升学生音乐能力,或结合小组合作,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进行演练。最后,教师要重视体验式、实践式和探究式教学法。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觉、听觉和图像实施体验式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印象。从而让学生能始终受兴趣引导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开展,提升教学成效。

(五)使中职课堂考核内容多元化

通常情况下,教师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三大维度。若教师仅将知识掌握视为评判学生的唯一尺度,而忽略学生在能力和素质层面的成长与发展,那么这种评估方式将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反而可能促使学生陷入狭隘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于教学之中[3]。一方面,教师应令评价内容多元化:专业音乐教学中,除基础的钢琴知识与技能考核外,还应融入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悟,分享所受启发与教育;学生在课前预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等对学生开展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应令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包含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个层面,评价主体则广泛涵盖学生自身、学习小组、专业课教师等,最终汇总形成全面而综合的评价结果。该种评价方式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成长轨迹,能让教师更及时地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最终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可以陶冶人们情操,提升人们综合素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艺术形式。为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繁荣,培育更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亟须升级。具体而言,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此为核心,不断优化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内容,旨在全面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甄红梅.探析理实一体化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应用[J].戏剧之家,2023,(06):176-178.

[2] 翟双红.谈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1,(19):152-153.

[3] 刘兵.浅谈“理实一体化”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北方音乐,2020,(05):105-1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