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研促玩中学——幼儿园体验式教研途径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于谦

江苏省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昌宜乐幼儿园 江苏镇江 212132

摘要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关键时期,游戏体验在此阶段的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文围绕“玩中研,促玩中学”教育原则,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体验式教研的创新路径。通过调整角色表演区的环境与材料、革新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以及有效整合家园社资源,力求为孩子构建既富有乐趣又充满探索机会的学习环境。这种教研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幼儿园;体验式教研;玩中研;玩中学

正文


当代幼教领域,游戏已被广泛认为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作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教学方法与环境设计对于塑造孩子的学习态度、兴趣以及综合能力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此,急需探索一种教育模式,既能顺应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又能有效推动他们的学习进程。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幼儿园体验式教研的实践途径,为幼教行业注入新的思考方向和实践方法,“玩中研,促玩中学”教育理念将引领幼儿园教育走向更加科学、人性化新篇章。

一、“玩中研,促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玩中研,促玩中学”这一教育理念,深刻体现幼儿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时代要求,强调在幼儿最熟悉、最喜爱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研究与学习元素,使幼儿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展开探索与思考。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构建经验的桥梁,“玩中研”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旁观者,而是细心的观察者、适时的支持者与智慧的引导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环境与情节,激发幼儿好奇心,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展开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与创新力。

“促玩中学”则强调教师在幼儿游戏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求,灵活调整游戏策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适时的指导,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包括认知层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涵盖情感态度、社会交往以及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的成长。

二、体验式教研的特点

(一)实践性

体验式教研的首要特点是其实践性,这种教研方式强调教师亲自深入到教育现场,通过参与幼儿游戏活动,直接感受并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实践,使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幼儿兴趣点、学习方式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其后续教学设计提供精准参考。

(二)反思性

体验式教研中,教师不仅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反思者,他们在实践后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思考,分析哪些做法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哪些做法还需改进。这种反思过程,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促使他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自我成长。

(三)创新性

体验式教研中,教师被鼓励跳出传统的教育框架,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有可能发现更加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更加高效的教育路径。这种创新性体现在具体的教育策略上,更体现在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和重新诠释上,体验式教研的创新性具有引领整个幼教行业向前发展的潜力。

三、幼儿园体验式教研的实施途径

(一)调整角色表演区域环境材料,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角色表演区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成人世界、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场所。然而,教师也必须正视传统角色表演区存在的局限性,如材料单一、场景固定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参与度,通过体验式教研,可对角色表演区的环境材料进行全面调整以及优化。

这一调整并非盲目进行,而是建立在深入观察以及精准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师团队对角色表演区可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观察,详细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兴趣点以及遇到的困难。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阶段,制定一套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教育意义的环境材料调整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场景的灵活性,新增表演道具和服装不仅种类繁多,且设计精巧,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引入了各种职业制服和民族服饰,让孩子们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也能了解不同职业与文化的特点,还通过设置可变换的场景布置,如商店、医院、餐厅等,为孩子们提供更加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

在调整环境材料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原则,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材料的选择和场景的布置中来,参与式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分享。

同时,幼儿园也非常重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定期教研会议,引导教师深入反思讨论,分享各自在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发现与感悟。

(二)创新户外游戏与体育活动,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与探究能力

户外游戏与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锻炼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户外活动往往因内容单调、形式刻板而难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体验式教研对户外游戏与体育活动进行大胆的创新。鼓励教师根据季节变化、地域特色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点来灵活设计活动方案。在春季和秋季,利用公园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组织了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户外探险活动,孩子们在寻找宝藏、观察动植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细致的观察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夏季则结合水上运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如水上接力赛、水球大战等,让孩子们在清凉的水世界中尽情嬉戏,同时提升身体协调性与平衡感。

创新户外活动过程中,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期在锻炼孩子们身体的同时,传承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组织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间游戏的表演和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教育性,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能力。通过定期教研培训与实践锻炼,教师逐渐掌握了如何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求提供适时的指导和支持的方法。他们在活动中既能够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又能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和合作学习,实现户外游戏与体育活动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三)整合家园社三方资源,拓展幼儿劳动教育平台与实践机会

劳动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塑造幼儿的劳动观念、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均起到关键作用。然而,传统劳动教育模式往往囿于园内,忽略家庭与社会资源的巨大潜力,借助体验式教研,积极探索整合家园社三方资源的有效途径,以拓宽幼儿劳动教育的平台与实践机会。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幼儿园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引导他们深入参与到幼儿的劳动教育中来,如定期发布劳动教育相关的资讯,帮助家长了解劳动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实践方法;布置亲子劳动任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意义;组织亲子劳动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家长和幼儿的劳动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社会则是幼儿接触更广阔世界的窗口,需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开设富有特色的劳动课程,邀请社区内的手工艺人、劳动者等走进幼儿园,分享他们的劳动经验与技能,让幼儿近距离感受劳动的魅力和价值;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幼儿有机会亲身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劳动,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幼儿发展成果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体验式教研中,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幼儿的发展成果,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指导,同时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教育建议。

明确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幼儿现有水平,更在于发掘他们的潜能、明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适切的教育支持,为此,需要设计涵盖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发展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均衡性。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分析、表现性评价等,以捕捉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多元表现,深入揭示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轨迹。

评价过程中,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教师、家长、幼儿自身以及同伴都是评价的重要主体,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共同构建出幼儿发展的全貌,特别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最终,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家长调整教育策略的重要依据,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多元化、全面性的评价体系,不仅能精准把握幼儿发展脉络,更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教育支持,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束语:

“玩中研,促玩中学”理念为幼儿园教育带来新气象,体验式教研正是实现此理念的关键,通过调整角色表演区环境材料、创新户外游戏与体育活动,以及整合家园社资源,为幼儿打造富有乐趣以及探索性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获得了显著的成长。体验式教研将持续助力幼儿园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让他们在快乐的探索旅程中不断前行,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的宝藏。

参考文献:

[1]张群霞,余璨.“一对一倾听体验式教研[J].家教世界,2024,(18):59-60.

[2]王霞.幼儿园体验式教学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4):181-182.

[3]彭林.立体构筑幼儿园教研活动提升体验式教研成效[J].学周刊,2021,(20):175-1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