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堂实践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周峰

江苏省扬州市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初中英语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应当引进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需基于学情分析,锁定单元教学重难点部分;同时,结合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通过重点指导,完善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从而提高单元学习品质。即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集约化、重点化讲解,使单元教学更加高效。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

正文


引言:在当前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英语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应当制定严谨细致的教育计划,需整合单元知识内容,梳理单元重难点,开展具备适应性、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原则

在核心素养导向,初中英语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需秉承整体性原则立足于整体化教学思想,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学习单元,其不仅体现在知识内容的前面梳理层面,还体现在对教学目标评价指标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的全面整合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架构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当奉行系统性原则尝试在整体化教学中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改造,从核心素养角度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关系,打造一个具有清晰有序层次结构的教学系统除此之外,大单元教学不仅需要从单元知识的角度来带动学生参与针对性学习,还需要从知识迁移教学的维度,引领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为此英语教师需秉承关联性原则,将多个单元知识点互动整合在一起,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当前的英语语言能力水平开展具备适应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最后教师应当结合核心素养导向原则,一切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为设计目标对单元设计单元实施单元评价进行优化管控,确保各项授课活动均能够围绕着相关目标前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堂实践

(一)基于学情分析锁定大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需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尝试将多个单元知识点进行融合,要求教师分析学生在之前单元学习期间的表现状况,基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素养和文化意识等多项指标评估其在学习新单元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加以系统性引导,帮助通过迁移拓展学习,提高学习品质和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重点梳理单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评估其适配性和适应性,找到其中的矛盾和差异,围绕着相关差异点来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但是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基于个性化评价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满足课堂整体化教学的基础之上,带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精细化学习,确保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符合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教授牛津译林版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1 Past and Present”时,通过学情学习,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描述过去事件时,时态使用不准确,如混淆了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例如,学生在描述“我昨天去了公园”时,错误地使用了“I have gone to the park yesterday”。在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时,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描述,缺乏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例如,在描述家乡的变化时,学生只是简单地列举了新建的建筑,而没有分析这些变化对社区生活的影响。此外,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导致在谈论过去时缺乏文化敏感性。例如,在讨论“过去的交通方式”时,学生未能理解马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为此,教师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准确运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描述过去的事件,以及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掌握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了解家乡或特定地区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5.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增强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基于翻转课堂,引导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体现,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大单元教学主线目标和任务之后便可以优先分配导学案资料带动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之后在课堂上引进翻转课堂来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研学,掌握单元知识重点和要点在此期间教师需基于小组教学模式将不同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内需保证有不同核心素养能力的学生带动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在翻转课堂上,学生自主探讨围绕知识概念,相互交流彼此的预习心得和体验通过头脑风暴,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带动下能够逐渐掌握单元知识的整体内容比如a学生能够从语言基础角度分析本单元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b学生则可以从文化意识角度评估单元课程知识所讲解的文化概念和跨文化交际元素;c学生则具备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能够将相关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能够剖析其中所蕴含的语言逻辑。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相互带动,依托思维导图,在合作中逐步完善单元学习理清单元知识结构

例如,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主线目标和任务后,为学生准备了详细的导学案资料。资料中包含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结构,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导学案中列出了used to do”(过去常常做某事)、“in the past”(在过去)等关键短语,并提供了相应的例句和练习。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初步了解单元内容。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内包含不同核心素养能力的学生。例如,小组内既有擅长词汇记忆的学生A,也有对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的学生B,还有擅长语言运用的学生C。在翻转课堂上,小组成员围绕知识概念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的预习心得和体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A分享了如何记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如通过制作单词卡片、利用联想记忆等方法。学生B则分享了关于“Past and Present”主题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等。学生C则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对话中,展示了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小组成员在相互带动下,逐渐掌握了单元知识的整体内容。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理清单元知识结构。例如,学生A和学生B共同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按类别进行归纳和整理。学生C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示例。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单元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信息整合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教师重点指导完善关键知识讲解

当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完成对单元知识整体结构的梳理整理之后,教师便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欠缺和不足对重难点部分进行特定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基于学生的小组探讨结论,可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以及小组长所反馈的信息中了解每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将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挑选出大部分小组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难点讲解这一部分,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带动学生学习,以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当基于学生反馈的信息,实时调整课堂知识讲解的方向,并引进丰富的实践活动带动学生攻克重难点部分比如设计情景对话提供丰富例子或者组织写作分享表达等多元化的活动带动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学习教师在对重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需要紧密贴合核心素养概念,尽可能从核心素养为立足点来讲解重难点部分,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具备实践意义和学术指导价值,提高学生的单元学习品质

例如,在翻转课堂的最后阶段,各小组长向教师反馈了小组探讨的情况。教师从小组长提供的信息和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发现大部分小组在对比Past and Present”时,对时间状语从句的使用存在困惑,特别是在描述过去某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时,容易混淆时态。教师将各小组反馈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时间状语从句的使用是本次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于是,她决定在课堂上对这一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基于此,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来讲解时间状语从句的使用。她以“When I was a child, I used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park.”为例,解释了“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以及主句和从句时态的协调。她还通过其他类似的例句,如“After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 watched TV.”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时间状语从句的连词“when”、“while”、“after”等的使用仍然存在疑问。于是,她及时调整了讲解方向,对这些连词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对比,并提供了丰富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状语从句的使用,教师设计了情景对话活动。她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过去和现在的自己,用时间状语从句描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变化。此外,她还组织了一次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My Past and Present”的短文,要求使用至少三个时间状语从句。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大单元教学期间需制定严谨细致的教学计划增强单元教学实践性启发性和引领性带动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开思路提高学习品质和效率以保证单元教学活动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时灿灿.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24(2):0023-0024.

[2]李飞.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J].智力, 2023(21):29-32.

[3]涂倩.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 2022, 22(22):170-1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