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视域下医院后勤档案管理思考与变革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智慧医院”;医院后勤;档案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在医疗领域,“智慧医院”的概念应运而生,代表了医院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最高水平,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医院后勤档案作为医院后勤活动的直接记录,涵盖了医院设计、建设、装修、水电气和设备运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医院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后勤档案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管理效率低下、信息检索困难、档案保存不便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医院”建设的需求。因此,开展“智慧医院”视域下医院后勤档案管理的思考与变革研究,对于推动医院后勤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智慧医院”概述
21世纪,网络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医疗领域亦不例外。网络的触角已延伸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为医疗服务的革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智慧医院”应运而生,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起集挂号、诊疗于一体的智能化环境,为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智慧医院”的建立,标志着医院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打破了传统现场挂号、现场诊疗的局限,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医患之间更加便捷、高效的沟通。患者可以在线预约挂号、查询报告,医生则可以远程会诊、制定诊疗方案,极大地提升了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智慧医院”推动了诊疗服务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现阶段后勤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档案管理意识薄弱,重视程度普遍偏低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在部分人员,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心目中的认知存在误区,往往将档案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抄录、整理与保管的日常工作,而非视为单位的核心职能之一。观念普遍认为档案工作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只需保证档案的基本安全,满足偶尔的查阅需求即可,这种对档案管理轻视的态度,根源于对档案工作本质及其重要价值的认知不足,反映出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显然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2]。
(二)后勤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后勤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存在明显短板,有的单位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及考核机制,导致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作用[3]。
(三)档案室硬件设施条件欠缺,影响档案保存质量
档案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单位缺乏专用的档案室,即便有也往往空间狭小、环境潮湿,且设施设备不齐全,无法为档案提供适宜的保存条件,直接导致档案材料容易受到霉变、虫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仅破坏了档案的美观与整洁度,更对档案的完整性和长期保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智慧医院”视域下医院后勤档案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医院后勤档案管理制度
1.二级管理模式
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医院后勤处档案工作实行二级管理模式。一级管理由处综合办负责,统筹全局,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指导和监督。二级管理则由各科室具体执行,负责本科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工作,通过这种二级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提高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精细化水平。
2.档案交接制度
为确保医院后勤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需要完善档案交接制度。档案移交业务应分为发起、审核、接收、退回等多个处理环节,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把关,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系统可自动生成并记录移交清册,详细记录档案的移交时间、移交人、接收人以及档案的具体内容等信息,以备查阅,此外,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盘点和核查,确保档案的完好无损和有效利用。
3.电子化归档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后勤档案管理也应逐步实现电子化。建立电子档案归档制度,逐步淘汰传统的人工纸质归档模式,利用现代化科技建立智能化人事信息归档机制。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系统,将医院下属不同科室职工的信息及时整合到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档案管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能够正确地将分散的海量信息整理为完整的电子化档案文件,并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完善医院后勤档案管理设施
“智慧医院”的构建基石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是医院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医疗需求的关键所在。深化对"智慧医院"建设理念的认识,强化对其软硬件设施建设的重视与实践,是推进该进程的重要一环。因此,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档案管理设备,对于奠定"智慧医院"建设的坚实基础至关重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医院后勤档案管理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顺应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医院需主动作为,购置数字化、智能化的档案管理设施,并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科学运用密码学、推理学等前沿技术,实现对档案管理系统的实时、高效监控,确保其稳定运行,一旦系统检测到潜在的安全隐患或不稳定因素,应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以便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及时排除故障,从而有效保障档案管理系统的平稳运行。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在智慧医院背景下,医院后勤档案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医院必须加大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投入。首要之举是,针对档案管理专用的计算机设备,医院应全面升级其硬件与软件的安全防护能力,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其次,在医院后勤档案管理系统中,应构筑高效可靠的防火墙体系,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有效抵御来自病毒和黑客的威胁,为后勤档案管理系统的顺畅运行提供坚实保障。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要求后勤档案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日常档案管理活动中,应主动担当起系统安全维护的重任,特别是在档案信息的录入、存储及查阅等关键环节,务必做好详尽的记录,确保每个环节都具备可追溯性,从而全面提升后勤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医院”这一全新视域下,医院后勤档案管理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思考与变革,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智慧医院”的建设需求与发展趋势,明确了后勤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变革路径,期待能够推动医院后勤档案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共同迎接“智慧医院”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吕曼溪.医院智慧后勤"样板间"建设探索与研究[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 25(2):13-19.
[2] 孔丽丽,肖佑升,严玉朋,等.基于信息化系统的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实践[J].现代医院, 2024, 24(2):280-282.
[3] 李蔚.上海市公立三甲医院后勤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作者简介:许冉 1984.4.5 女 黑龙江省 汉 本科 黑龙江大学 馆员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方向:资料归档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