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阿卜力米提·合力力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英也尔乡中心小学848115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中国社会创造了一个新的信息社会环境,同时也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信息思维能力。小学计算机编程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际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活动,讨论了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正文

新课改提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信息化时代,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未来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思维。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编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问题。

1.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复杂,对一些知识概念理解不充分,慢慢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感到厌烦枯燥,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最终降低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结合理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理解能力,保障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的体现。根据学生们学习的需求,制定准确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能够和当前计算思维领域进行有效的融合,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多样性,让学生更好地去接受信息技术和计算思维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学校和教师们要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丰富实践课程的研究体系,学校和教师们知识单纯在课堂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和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思想的渗透,也能更好地去适应学习生活。

2.组织活动,提升计算思维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各个学校也开始大力建设信息技术,完善硬件设备,引入先进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育教学平台。放眼全国和世界范围,关于青少年信息技术的比赛层出不穷,这正是为了锻炼青少年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通过比赛,学生的探究欲得到明显增强,计算思维和实践水平也可实现跨越式提升,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全国性的信息技术比赛要求学生能够摸清题干,从题干中找问题,设计程序,编写程序,完成结果。这一过程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良好的锻炼。但是每年全国性的大赛举办次数与参赛人数有限,教师要想多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尝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并联系当地的其他学校,促使多校共同组织召开比赛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全身心地投入信息技术比赛,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强化自身的计算思维,提高计算思维水平。

比如,学校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可以结合教学进度与教学目标,组织召开“穿越迷宫”大赛,参赛的形式不限。在教学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穿越迷宫”大赛的重点内容,明确侦测的意义,学会有效地判断侦测,并借助侦测,创设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故事。该编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并达成学习目标。在组织比赛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舞台,让学生设置更为多样化的迷宫游戏。“本次比赛的内容是穿越迷宫,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设计自己喜欢的游戏。游戏的主旨是什么?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编程?游戏的难度等级是多少?大家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不必受到任何体裁的约束,但是在展示游戏时,必须清楚地和老师以及参赛选手们分享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便于大家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个游戏,学会正确使用游戏。”由此,学生可以选择单独报名参赛,也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参赛。通过比赛,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合作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能够得到考验和锻炼。

3.重视信息技术实践,多元化教学

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课内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好奇、提升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方式,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计算思维,讲书本的练习转变到实际学习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实践运用技巧,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学会归纳,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学习效率,综合素质能力和思维逻辑方式得到充分提高。在对学生计算思维的训练中,其中最为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技术实验式学习,就是通过既定的实验环境所进行的实验技术性活动,在实验中让学生能具象地了解其原理,也能让学生清楚正确地认识到教学内容。在开展技术实验时,学生实验前的假设、猜想同实验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促使学生可以改变实验前的猜想与假设,对全新的知识概念予以接受。此种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更为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此期间,同样也对学生的计算思维作出有效锻炼。学校和教师们应该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课程渗透时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素养,对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过程,要充分保证多样化和全面性,这对小学生们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们的自身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设置体系课程,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学习相应的信息知识,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保证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时刻将社会主义信息课程放在心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们对学生要起到充分的引导和带头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全面大力开设实践研究课程,学校和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配合,科学合理地规范学生们的操作步骤,保证学生都能充分对信息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运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学习情况以及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展开分析,再以个人探究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最后再通过多元化的调查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出较为全面的学习情况评价。

参考文献

[1] 宋慧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甘肃教育研究,2022(07):58-60.

[2] 裴广军.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国新通信,2022(13):158-1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