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徐妍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 271100

摘要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化工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注重学生对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并且将实验技能操作能力作为关键的培养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寻有效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涵盖了基础化学、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众多主干课程(这些课程构建起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在人才培养方面,其目标是多元而全面的。这有助于学生日后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不同场所发挥作用,利用化学专业知识完成岗位相关任务。本文通过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还能为化工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综合素养高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效率低下

当前教学模式重知识灌输,教师主导课堂,按预设组织教学,关注教学体系完整。如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按教材顺序传授知识,却少关注学生理解吸收情况。这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接纳程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创造力难发挥。以化学反应技术课为例,学生本可探索反应条件与化学变化来理解原理,但被动学习只能机械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兴趣丧失,对化工识图与制图等课程感到厌烦,只为应付考试而学。如此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难提升,教学效率低下,若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二)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教学方式主导化工类专业教学,弊端不少。教学技术手段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化工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课程需要先进设备辅助实验教学,多数院校却有所欠缺。从教学软硬件和设备看,落后教学方式劣势明显,先进设备可提供更好支撑,像虚拟实验室软件能让学生模拟实验操作,但技术手段落后使师生实践课程学习效果受损,如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实践教学缺乏模拟设备展示事故场景和环保措施,学生只能抽象理解书本知识。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现代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融合,落后方式无法满足,学生难将理论用于实践,影响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

(三)落后于时代的教学观念,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中,落后教学观念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传统观念重知识点背诵和实践案例记忆,较为片面。该专业联系实际应用紧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课程知识不应仅理论记忆,但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从学习成果看,缺乏实践引导使学生难构建有效框架、灵活运用知识。这种观念下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像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学生只知理论流程,不懂实际优化操作,入职后适应工作慢。这种观念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方式,教学与实践脱节使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探索和应用知识的动力,教学效果差,创造性思维受抑制。

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对策

(一)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朝着专业性和实践性不断发展成熟。各高校积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加强专业课程与市场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的联系至关重要。例如,在化工产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而应该引入市场上最新的化工产品生产案例。像当前绿色化工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企业如何利用创新技术生产环保型的化工产品,使学生充分了解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市场现状,如不同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以及发展特征,例如化工行业朝着精细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这样,学生能够根据市场变动规律,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长远目光和创新能力。在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现有的单元操作流程进行创新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或者减少污染。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化学反应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化学反应提出创新的反应条件或者催化剂的设想,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验证等方式进行探索。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发挥主观想象和思维发散能力的创新实践活动。比如举办化工创新设计大赛,鼓励学生设计新型的化工工艺流程或者产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组建专业师资队伍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部分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育,教学思想转变存在困难,这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资历较深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学校可以挑选其中的优秀者进入企业深造。例如,这些教师可以深入到大型化工企业,参与实际的化工生产项目,了解化工行业的最新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化工生产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将这些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创业是现代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师只有接受了相关的培训,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除了企业的培训,学校的内部培训也不可或缺。学校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教师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化工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让教师了解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兴的化工技术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学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室教学、多媒体互动教学等。这样,学生既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企业实践中的知识,又能学到学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注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例如,当学生到化工厂参观2甲基5硝基咪唑产品的生产过程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完善课程体系的契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该产品的化工生产原理。在参观过程中,将学生安排到不同的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实训,这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化工产品生产各环节的认知,并且让他们区分化工实际生产与课堂实验的差异。教师可以依据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的实际情况编撰实训教材。例如,在编写关于2甲基5硝基咪唑生产的实训教材时,要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的准备、反应条件的控制、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同时,将化工生产的设备参数、外观、性质、操作方法进行整合,制作成实训指导书。在实训指导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各生产设备的使用流程,规范学生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步骤。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还能避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从而完善整个课程体系。

(四)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极为广泛,他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创业的市场动态等各类信息。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积极借助先进科技来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像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传统课堂教学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上传一些动画演示视频,如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中的微观粒子运动等动画,让学生在课外自主观看学习,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例如,在讲授化工工艺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化工工厂中,直观地了解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布局等。这有助于学生对创新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为他们后续开展创业等活动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化工人才培养方面意义重大,但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观念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与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影响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提出了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及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等策略,旨在为化工行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综合素养高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化工行业不断发展进步,满足社会发展对化工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颖异.“岗课赛证”融合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10):86-88.

[2]田伟军,张翔.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为例[J].山西青年,2023,(12):55-57.

[3]张凌峰,樊亚娟,冒辰辰.百万扩招背景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风,2023,(16):14-16.

 

作者简介:徐妍 19811014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大学本科 助教 济南市莱芜区职工大学 研究方向:应用化工技术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