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衔接;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核心素养视域下,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强调综合培养。初中与高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环境都有较大差异,高中课程紧凑,化学知识内容相对初中丰富许多,要背诵的知识点相对初中也增加了许多,这也是部分学生初高中学习脱节的原因之一。课程衔接是课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个阶段的课程内容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升学后,很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从而影响其发展和学习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置不同
初中化学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高中化学则更加注重深入、细致的内容,如化学反应机理、化学平衡等。这种差异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和不适应。
(二)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化学教育通常采用教师讲解为主,而高中化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学探索能力。这种差异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和不适应。
(三)学生知识储备不同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这会给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等因素,一些地区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设备、教材等。这也会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初中和高中虽然是两个相邻的学段,但是由于对知识的特殊需求和困难程度的差别很大,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化学技能进行更高的研究。在初中阶段,通过实施“化学教学衔接”,能够迅速地对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学生升入高中后化学“学困症”的发生[1]。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由于教材内容、知识特点以及对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需求发生了新的改变,使初高中的化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使部分初中毕业生在升学后难以有效进行高中化学学习,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提升。一方面,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的掌握,使初中化学教学更为系统化、深化;初中和高中的化学衔接课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同学们在此期间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知识积累,为高中化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不进行衔接,很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初中化学课上,很多同学都是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学习,这对高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衔接是非常必要的。
三、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从教材入手,剖析概念变化
初中和高中的不同,从课本的基础概念上就能看得出来。通过对教科书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和高中的化学知识之间有许多联系,但是,初中的学习更多的是表面化的概念学习,而高中学习更注重对问题的深层剖析[2]。
另外,许多关于化学的概念表述也有较大的差别,这就造成许多初中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会觉得初中的许多化学概念是“错”的,从而产生了对所学到的化学的怀疑。而要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到初高中的化学知识,就必须把初中的学习和高中的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各种理论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在实践中,要使初高中的衔接得到确切的实施,必须将初高中的课本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这种变化,提前给学生一些提示,奠定他们的学习根基。
比如在初中化学课上,在学习盐类相关知识时,老师不仅要教授初中的有关内容,还要把高中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从这一点上不难发现,初中的盐类相关知识比较简单,而且并没有特别提到盐的具体性质,而高中的课程就比较深入,所以老师在教授这些方面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同学们拓展一些高中的相关信息。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建立互信关系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也应该信任教师,相信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加强沟通交流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3.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小组讨论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4.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建立个性化辅导机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辅导机制,如个别辅导、补习班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重视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和高中的化学衔接中,由于没有很好的实行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使许多中学生无法掌握好化学知识,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对化学的自信[3]。如果初中的时候,他们的化学学习就有问题,到了高中,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害怕。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化学老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层次分明的化学教育,针对能力不强的同学,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其掌握基本的知识,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比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相关内容时,老师们可以实施层次分明的化学教学,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在实施教育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基本技能,并将其分为几个等级,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多多关注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基本的学习,从而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四)生活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持。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初中化学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比较浅薄,所涵盖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展开生活化教育,能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在化学课堂中,老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课堂中。首先,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呈现目前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化学意义;其次,老师可以利用化学试验进行教学衔接,让学生进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试验,在动手操作中领会化学内涵。
(五)重视习惯培养,夯实学习的根基
学生的化学学习行为与其化学教学的成效和教学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的化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预习和写课堂笔记的习惯,但是对于高中化学的难度来说,良好习惯的培养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5]。因此,初中化学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要注重课前的预习和做好课堂笔记等,以便为高中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学生做好记笔记,鼓励他们对重点知识进行标记,并留出足够的时间做好记录。为让同学们掌握高效的化学笔记方法,老师们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特别的授课,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反思。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掌握最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
2.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教学观摩等。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 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如评选优秀教师、提供晋升机会等。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5. 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七)整合初高中化学知识,构建清晰的化学知识网络
新课程改革后的理科综合高考,考查的是考生在某一门学科中的综合能力。在学生们步入了高三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化学知识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知识点也比较分散,因此学生们必须从总体上对化学知识展开整理,避免因为知识结构的紊乱而导致学生混淆和遗忘重点知识。就化学学科的构成而言,初中和高中的化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重复性。所以,在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回顾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到初中和高中之间的知识衔接,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的脉络。比如,在高考综合题目中,经常会有一些以初中化学知识为背景的化学题目,接着,再结合相关化学特点,来考查学生对高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老师们要对化学教学课标与考纲进行深入研究,站在高考的角度去挖掘考点的内容,并且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初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以初中化学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了扩展,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高中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复习的效果。
(八)构建评估系统,提升综合能力
教师评估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的评价常常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豪感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不利。为此,在初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上,要注重构建一个多样化的评估系统,以促进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发展。教师要转变以往的评估方式,把重点放在学习能力、态度、精神等层面上,全面评估学生的有关能力和学习效果,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学习成果,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通过增设评价对象、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来提高评价的科学化和综合性。
结语
高中化学知识相比初中来说,更为系统和复杂,学生一时难以掌握,就会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化学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化学基础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对过渡时期的教学衔接任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化学学习心态自然、和谐、科学、高效地过渡,最终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温显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分析[J].科普童话,2020(08):54.
[2] 单世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4):57.
[3] 吴国海.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的教学艺术[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26.
[4] 陈莉.如何有效衔接初高中化学教学[J].知识文库,2020(24):125.
[5] 李世敏.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数理化学习,2020(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