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程凤连

万年县裴梅中心小学 335500

摘要

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教学结构,也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素质教育这一核心内容的探究,顺应改革的潮流,立足“立德树人”理念展开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为核心展开阅读教学,真正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德育思想与德育内涵,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悟和体会,借此达成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其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学生素质素养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立足于这一背景,发挥出德育的优势,营造更为良好的阅读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语文阅读水平。以此为基础,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一、创设德育情境,渗透立德树人思想

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立德树人”的理念实施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保证情境连接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情感思想,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本的深层内涵,抓住其中涉及到的德育思想及内容。这样所展开的阅读教学活动将更为丰富和多元,有利于达成对德育思想及内容的有效挖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催生他们的高质量发展。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其中的人文主题是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立德树人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凸显。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播放圆明园被毁灭时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影视资料的观看中获得较为真切的感悟,体会如此珍贵的圆明园被毁灭时的可惜与无奈,转而将这种情感变成对侵略者的愤怒。随后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补充中国在那一时期遭受列强侵略与欺凌的相关历史资料,丰富并拓展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透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细化自身的感悟。随后对比现今幸福的生活,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也能够顺利形成居安思危的意识和理念,深化家国情怀素养,将“立德树人”的理念给深入地贯彻落实。

二、深入挖掘教材,凸显课程立意指导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凸显课程立意指导,将“立德树人”的思想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渗透。就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德育要素,随后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将德育的内容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借此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为人民服务》时,就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深入地挖掘更多的德育教育元素。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让学生谈一谈各行各业中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比如袁隆平、焦裕禄、华罗庚等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现有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对这些杰出人士的了解。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继续收集一些为祖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优秀人物事迹。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一篇实践调研报告,实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有效串联与迁移。教师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为学生挖掘了更多的与革命相关的德育元素。学生在串联了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课后继续拓展、继续调研,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且深远的认知,从中挖掘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地感悟革命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落实与调动,这样便也能推动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三、开展实践活动,深化立德树人素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材或者某一堂阅读课,而是要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课内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容,积极发扬“立德树人”的精神与素养。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且深远的感悟与体会,彰显他们的学科核心特色,以此达成高质量的阅读实践操作。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完《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之后,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地组织并开展“读书分享会”这一活动。让学生以“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为主题,踊跃报名,将自己阅读过的比较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分享出来。比如“龟兔赛跑”、“亡羊补牢”、“司马光砸缸”、“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等,这些都是有着十分深刻内涵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借助这一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将寓言故事分享出来。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经验,分享自身对这个寓言故事的理解与感知。从各种各样的寓言故事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获得成长。以这种方式,便能够将“立德树人”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形成更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后续的做人做事奠定坚实基础,深化“立德树人”的精神与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就应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原则和理念。要能够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创新多元的活动,将“树人”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丰富并创新教学模式,敢于打破常规,发挥出德育的育人价值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德育情境,渗透立德树人思想、深入挖掘教材,凸显课程立意指导、开展实践活动,深化立德树人素养。“立德树人”的思想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更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荀以勇.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阅读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教学为例[J].阅读,2022(87):8-10.

[2]孔芳萍.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2022(28):220-2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