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班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芳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摘要

新时代小学班会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提供了契机。本文结合新课标新理念,探讨如何在班会课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自身教育实践,总结出实践策略,包括主题班会设计、课堂讨论、案例分享等,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小学班会课;思政元素;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探索

正文

 

引言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会课作为一种灵活且有效的教育形式,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各学科教学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班会课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小学班会课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实践与策略。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实施路径,力求为其他教育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推动小学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新时代小学班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

班会课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时刻,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会课融入思政元素具有多重意义。

(一)培育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在班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讨论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和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规则与道德规范,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比如,在班会上讨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与发展脉络,还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社会参与

班会课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这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绝佳的契机。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教师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设置“我心中的英雄”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榜样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三)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分析

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班会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进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例如,可以选择“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作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疫情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与责任。

(四)塑造学生的全人发展与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班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的班会活动,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重要性。这种关注社会、服务他人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二、新时代小学班会课融入思政元素实践策略

(一)思政主题班会的创新设计

主题班会设计是将思政教育与班会课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围绕社会热点、国家政策等主题,精心设计班会内容,例如以“环保与责任”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保护环境中应承担的责任。通过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理念,如使用环保袋、参与社区清扫活动、节约用水等,教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强调的“将生活与学习结合”的理念,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例如,我曾组织一场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实施的环保行动。有同学展示了他们亲手制作的环保手工艺品,讲述制作过程中的环保理念。这样的互动不仅提升了班会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环保行为推广到更广泛的范围。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绿色活动、倡导校园垃圾分类,甚至可以策划一些有趣的环保比赛,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最终,我们形成了班级环保小组,共同策划了“绿色校园”活动,鼓励全班同学在校园内践行环保理念。

(二)思政课堂的互动探讨艺术

课堂讨论与互动是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方法。在班会中设置讨论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某一思政话题发表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选择“你心中的英雄”作为讨论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崇拜的榜样,探讨英雄精神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个人观点,还能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加深对英雄形象的理解和认同。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我们曾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身边的“英雄”。有的同学提到了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认为他们是无私奉献的楷模;有的则谈到了在抗震救灾中奋勇向前的志愿者,认为这些人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这种讨论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英雄的多样性,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思政教育的案例分析力量

引入社会事件或历史案例进行分析,是有效引导学生提炼出道德判断和价值观的另一种方法。例如,选择“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作为案例,通过视频、新闻报道等资料,引导学生讨论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感。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展现担当与奉献。教师还可以在班会上引导学生讨论“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可以为社区和社会做出的贡献。这种案例分析的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

(四)家校共育的思政实践桥梁

家校合作在班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中同样不可忽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家校合作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丰富。鼓励家长参与班会活动,使他们分享家庭中的价值观与教育经验,对于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至关重要。家长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能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在思政教育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我曾组织过一次以“亲子共读”为主题的班会。在这次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思政教育的书籍,比如《小王子》或《羊脂球》等经典作品。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思政教育的内涵,还鼓励他们与家长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每个家庭分享了阅读后的感悟,有的家长提到书中的友谊与责任感,有的则讲述了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这样的分享不仅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促进了家长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五)思政教育的评价与反馈优化

在班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后,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机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班会内容的理解与感受,还能通过总结班会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教师能够从多角度收集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优化课堂内容。例如,在每次班会结束后,我都会让学生填写一份反馈表,内容包括他们对班会主题的看法、参与活动的感受以及对下次班会的建议。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哪些内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填写反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到教育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能够不断优化班会的内容和形式,使思政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不仅提升了班会教学的质量,也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推动班会课在思政教育中的深化与落实。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会课融入思政元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主题班会设计、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及家校合作等策略,能够有效促进思政教育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提升参与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促进全面发展。这不仅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的精神,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出更多班会课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确保思政元素在班会课中落到实处。通过在班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将班会课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起来,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专业化、现代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顾毅华.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策略探究[C]//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四).2024.

[2] 王盛.部编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衔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3] 陈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24:5-8.

[4] 陈龙.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C]//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2024.

[5] 董霞,俞晓冬,郝玲艳,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 45(1):84-87.

[6] 王春凯.小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实践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 2024(16):33-35.

[7] 许冬梅.浅谈思政元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 2021(15):121-121.

[8] 赵变丽,周晓飞,樊素璇,等.菏泽红色文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审思[J].新丝路, 2024(7):0156-0158.

[9] 蔺丽,冯伊娜.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挖掘思政元素[J].留学, 2023(23):48-49.

[10] 马威威,丁传伟,江艳.新时代中小学武术课堂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究[J].青少年体育, 2021, 000(010):32-33.

[11] 高晶晶.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小学教师人文阅读缺失与能力提升路径[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 41(8):25-27.

[12] 于红梅.思政教育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  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