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应华凯

丰城市泉港镇中心小学 331123

摘要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书写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还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现代语言文字书写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小学生书写的文字较潦草,学生对文字书写教学不重视,不过,教师和家长对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他们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和书写姿势。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积极的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看有没有什么错误,并及时的改正。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加强书面语教学,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种教学模式,使写作课更有趣味,使学生学习更规范的写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耐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学;小学生;规范书写;培养策略;低年级;农村

正文

在汉语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老师一般采用音形义结合,以音形为主,义为辅的方法。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想让同学们学好知识,更好地识字,就必须对同学们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对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对课本进行仔细的研究,以便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然而,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在刚开始发育的时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但在这一时期,他们善于模仿,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一、初中生规范书写不佳的成因

(一)对写作兴趣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多。首先,小学生们都是贪玩的性子,他们对读书的兴趣不大,特别是在写字这种看似无聊的活儿上。其次,在教师的写作课上,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课业繁重但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习题山和题海战术的使用,使得学生们每天的课后作业很多。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学生们都会因为想要尽快地完成作业,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玩耍,所以他们都会很随便地做一些事情,虽然他们完成了作业,但是他们的质量并没有提高,特别是他们的书写,他们的字迹非常潦草。

(三)书法课在学校教育中被忽略

一方面,学校教育对书法教学不够重视,没有专职的书法教师,有些学校还将书法课分配给了语数英科的教师,另外,老师所开设的写作课,也仅仅是为教学而设,并未真正成为一种写作课。造成学生握笔的姿势和笔画的顺序不一致。同时,老师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书写凌乱的问题,并没有及时纠正,仅仅是简单的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也不再注重写作。

二、小学生规范书写中的成因分

(一)学生对书写能力的认识不足

就目前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缺少健康的思维,自然也不会太多地关注书写,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因为他们的活跃,难以让他们专心听讲,此外,大多数学生对书写的理解都比较欠缺,小学生认为只有学习学科知识才是最主要的,因此严重地忽略了对书写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小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更多地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完成作业,而对自己的字体的规范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书写状况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坐姿和持笔姿态都有很大的问题。

学生是否能够写出出色的书法,而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大多数的小学生在书写的时候,他们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都是比较随意的,学生们也不会去刻意地去调整,对自己的书写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大多数学生在握笔时,要么手指距离笔尖过近,要么在书写时,胸部与书桌距离过近等,都是当前小学低年级书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学生在写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笔顺错误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倒下笔,这样的字体不仅会影响到美感,还会让字迹显得不够整齐,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也不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因此,极大地制约了他们书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的笔迹正确率不高

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知识很少,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受到限制,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错别字的现象,而且书写的文字本身也不具备一定的美感。小学生对字体美观的问题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他们仅仅是盲目地遵从老师的要求去书写,不会去思考自己的书写方式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一旦他们觉得有什么不对,就会在原来的字体上随便地对它进行修改,这就造成了文字本身会产生一种杂乱无章的现象,对整体的美感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规范书写的策略

1.贯穿于所有科目的教学

要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要有一致性和连续性,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而且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有这样的特点。对于一些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夸奖,他们觉得老师的夸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每个老师都会把夸奖记在心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其他学科的老师,都应该给自己的老师上好自己所学学科的开学第一课,强化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耐心地教导他们如何正确的写字,一旦出现不正确的姿势,就要及时纠正,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与此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的向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在教导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的时候,应该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只有自己写的字,才能让他们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让他们养成自己的好习惯。

2.掌握笔划次序,注意笔法

要写出好的标准字,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的笔划不能有错误,要有“字要端正,字要整齐,要写字要快。”汉字中,横线、纵线占据很大比例,书写要准确、稳定。所谓“正”与“稳”,就是“横”、“竖”。此处所说的平直,并非绝对的水平,而是一种视觉上的平滑;垂直,就是笔直,笔直。汉字中,很多笔划都是均匀的,每一笔的间距都要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宽,也不能太宽。强调主笔的位置,通常都是以一笔为主,通常来说,主笔的位置在字的顶盖、横腰、底托和竖直的中线上,这样的笔画才会显得沉稳、生动。一个字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合并而成,一部分是主要部分,其余部分则要收缩、包容,以便突出重点,使字形稳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规范的书写,经常练习“三笔字”,把基础打牢。古人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体做好。”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把板书写得规范、工整、不潦草,以身作则。以身作则。在阅读课上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书写姿态,使汉字的笔顺、结构匀称、字迹优美、整齐。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培养汉字书写的良好习惯。老师自身要培养自己写字和书写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学生。

3.给学生书写的时间,让他们真正地练习

她的名字和她的人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字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习惯的过程。目前,由于受到了以分数为导向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训练减少,作业却增加。为了尽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就加快了书写的速度,对书写的质量没有太多的关注,有没有把字写好,写规范,甚至有些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考虑到作业的数量,给予足够的时间。不需要催促,也不需要催促。小学低年级学生也是刚开始学习汉字,对于汉字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写作业,写作业,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老师的细心指导。学生们写作业,写生字,其实就是一个认识汉字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汉字的过程,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就能一笔一画地写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练字。而且,在他们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提醒他们书写规范,每一个字,都不能有任何的错误。当有一个字写错了,或者写得不好时,要指导他们反复地去临摹,去描红,去观察,直到把这个字写对,写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就会渐渐养成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作业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4.注意规范学生写字姿势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用一生,尤其是汉字的书写,如果一个学生在写汉字的时候,坐姿不对,手腕用力不对,眼睛与桌子之间的距离不够,都有可能造成学生近视,写错了字,发育比较快的学生容易出现驼背,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脊柱侧弯。当学生升到高年级时,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其书写速度是不端正的学生的数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汉字书写技巧时,要特别注意书写体态的培养。就拿《字的左右结构》来说,老师在让学生下笔之前,先给学生讲了“三个一”的要求,即学生的手与笔尖之间的距离是一寸,身体与书桌之间的距离是一拳,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是一尺,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5.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

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兴趣即是良师”。如果学生们真的对写出的字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催促,他们也会自己去练习和巩固。下面,我们就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探讨。

(1)运用寓言故事激发初中生写作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最爱听寓言故事,因为寓言故事里的奇思妙想,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讲一个好听有趣的寓言故事,引起他们的共鸣,然后套用故事中的人物,突出爱好书写的特点。例如,老师可以先讲王羲之的故事给学生听,再把王羲之的字说得夸张一些,引起学生的艳羡。

(2)用拆字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就可以把汉字拆成小口令,让孩子们听故事。例如,以“碧”为例,教师可将“碧”拆分为“王”、“白”、“石”等,并在其中加入适当的句子,形成短促的口号。像什么“王胖子与白胖子坐在大石上,吃着红彤彤的粽子”之类的话,简单易懂,而且还很容易上口。学生们对这个简单的口令很感兴趣,会不停地背诵,然后一边背诵一边写,很是有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汉字,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3)激励性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适当的鼓励能使学生做事情更有信心。如果学生能不断地得到老师的称赞,他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对任何事都会有兴趣和热情;反之,学生若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就会丧失信心,变得自卑,做事也就失去了积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适当地表扬和欣赏学生,使学生得到重视。例如: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评语中可以加上“字写得真棒”“认真写字的你很优秀”等赞美的话语,让学生的努力得到回报。当然,教师所给出的表扬与赞赏一定要正确,不能盲目。教师心中要有一杆秤,能够评定出学生书写的优良差距。

6.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认知能力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充分地结合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着重加强对此类学生字形结构的学习认知,进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而对于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只有在确保作业质量的前提下,才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其练习的数量。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加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力度,并引起足够的关注。针对当前阶段,小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要及时采取切实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学生书写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与此同时,老师自己也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结合,持续地对教学模式展开优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春梅.让一年级的学生轻松学会规范写字[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57.

[2]何正智.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策略[J].品位经典,2020(08):171-172.

[3]田岩.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68.

[4]王艳玲. 小学低年级汉字书写研究[A]. 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九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