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途径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亦志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上云桥中学4123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教育工作的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当前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融合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对初中物理学科而言,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直观、生动的物理学习环境。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途径

正文


引言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授课形式当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操作过程,生活化的实验课题则少之又少。然而物理学科本身来自实际生活,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加强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媒介。如果脱离实际生活展开物理实验教学,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教育工作者还应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之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课题,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提高个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的重要意义

首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生活化教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得抽象的物理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物理学的普遍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次,生活化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没有实际用处,而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后,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尝试解释其背后的物理规律,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生活化教学是这一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生活化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物理课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存在偏差

尽管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理论上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但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仍然根深蒂固地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灌输与传授上。他们未能真正将抽象的物理原理、定律与生活实例结合,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和孤立。这种偏差导致生活化教学只停留于表面形式,缺乏真正的生活化内涵和实践应用价值,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性。

2.2教学内容选择和处理上的不足

尽管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被多次强调,但在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依然存在明显不足。在筛选和构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选取的生活化素材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和探究热情。部分教师出于对学科知识完整性的追求,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过于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处理方式使原本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变得沉闷乏味,学生难以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2.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性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上,部分教师习惯依赖传统的单向讲授模式,缺乏变革意识与创新精神。他们未能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如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的实验教学等,错失了通过这些手段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的良机。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单调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参与度,阻碍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全面、深入实施。

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途径

3.1立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展开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教学过程,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研究新课改的教育要求,理解新课标的实质性内容,要树立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真正改变教育观念,认真思考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教师要以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实验教学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能够拥有观察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现象的意识,从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会更高,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也能够得到提高。

3.2借助生活化实例,加深学习理解

物理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度高的特点,给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了巨大挑战,甚至成为部分学生学习的噩梦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借助生活实例,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无形中能拉近学生与物理课程之间的距离,利于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探索实践学习之中。当然,此过程中教师还得做一个有心人,要深度思考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任务,既要围绕教材编写内容,拟定知识、技能等层面的目标,以夯实物理学习四基,还需关注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实践操作、思维、学以致用等素养的培育

3.3打造生活教学环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以研究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为主,在生活化情境中讲授物理知识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课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呼应与对照,避免引入一些同具体教学内容关联不大的生活素材。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精准把握好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衔接点,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使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4结合生活现象,助力物理实验教学

一是结合生活材料辅助实验教学。生活材料辅助物理实验,这是教学中一种新的尝试。学生对生活材料比较熟悉,教师对物理实验方案进行对接处理,结合生活材料改进实验操作程序,组织学生利用生活材料进入实验探索环节,能够将实验推向生活化,也能够成功调动学生主动性,以提升实验探索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生活材料资源众多,教师要做好筛选和优化处理,以提升生活材料应用效果。结合生活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教师能巧妙做好实验设计和引导,学生学习探索效果更为显著。

二是结合生活现象营造实验情境。生活现象与物理实验有诸多联系,教师要对生活现象助力实验深入分析,找到实验对接点,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探索行动,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升。物理是自然学科,其实验原理与自然现象有密切联系,学生自身也有生活现象认知积累,教师深度解析物理实验与生活现象的关系,找到实验关联点,势必能够大幅度提升实验学习品质,也能够培养学生生活化学习意识。生活现象包含诸多内容,自然、人文、社会、家庭、校园等都涉及,教师要做好筛选和分析,为更多学生提供实验操作便利条件。

3.5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生活化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相关实验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十分考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生活化实验过程,让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自制实验材料,思考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确切的结论。教师在该过程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完成分组和实验探究过程。在进行生活化实验的过程中,某些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弱,则可与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搭配,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水平。以小组为单位的生活化实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3.6设计生活化问题,深化学习建构

知识源于生活,在反哺生活中得到检验与发展.物理学知识亦是如此,它来自生活,又反哺于生活的各个层面,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因此,善用生活资源,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对应的问题任务,利于学生调用物理学习知识、经验、思维去分析思考,去探寻问题解决之法。在问题探究中深化学习理解,深化学习认知建构,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将生活与物理教学联系起来,无疑是开创物理教学的新思路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化理念,创新开展生活化教学,实现物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有机连接.助力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后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现象背后的奥秘,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认知体系的建构;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丽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3(2):43-45.

[2]孙玉燕.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方法[J].亚太教育,2022(20):97-99.

[3]孙海清.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7):51-53.

 

 

  指导老师:湖南攸县上云桥中学 谭若红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