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
摘要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初中英语;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正文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仅掌握语言技能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论上,它丰富了跨学科视域下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体系,为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实践上,通过提出整合教材内容、运用情景模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策略,本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学科下初中英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英语这门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仅仅掌握语言技能已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学生还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等多个方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知识结构的多元化。通过学习英语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形成跨文化的比较视角,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与自信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认同与自信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认同与自信构建的重要阶段。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既能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又能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独特的魅力,进而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三)提升英语教学效果与趣味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通过讲解英语中的成语、谚语、节日等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观看文化录像,能使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跨学科下初中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整合教材内容,加深文化理解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整合。这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已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提取,更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拓展与延伸。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同时,探索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意义。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文化背景介绍作为引子,拓展学生对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例如,在教授“We are family”时,我们可以先通过课文中的家庭温馨场景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相关英语词汇如“family reunion”(家庭团聚)、“filial piety”(孝道)等,解释这些词汇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含义。随后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member of family ):“family”、“father”、“mother”等基础词汇及家庭关系(family relation)的表达方式,并补充中国传统称呼如“dad, mum, elder brother, younger sister”,同时讲解这些称呼背后的亲情纽带。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并记忆这些词汇,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资料,如节日习俗、历史典故或者教材内容改编等形式,让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短剧、故事或诗歌。最终的是还应注重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情景模拟教学,增强文化体验
语言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境和情境。在跨学科视野下,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文化展览、节日庆典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和内涵。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模拟的文化场景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时,我们可以设计一场融合中西生日庆祝方式的情景模拟活动。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前往“虚拟超市”选购派对用品,超市内设有中国传统商品区(如eat birthday noodles、birthday cake 、Red candle 、paper-cut)和西方商品区(如balloon、Birthday song、 take a picture)。学生需用英语讨论并决定购买哪些物品,同时,学生还需学习并实践如何用英语询问价格、比较商品等购物用语。如“Let’s go and buy something for the party .”、“How about some yogurt?”、“How much in the yogurt?”、“How much is this birthday cake? ”、“How many kilo of tomatoes do you want?”通过这一情景模拟,学生不仅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加深了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理解与体验。
此外,我们还应注重情景模拟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利用道具、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文化场景中。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由发挥,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模拟表演中。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实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开展在线教学、互动学习等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最后,我们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渠道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资料和信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外国友人进行跨文化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结论
跨学科视域下初中英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深挖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文化情境中亲身体验,增强了文化体验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传统文化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巧玲.融合传统文化,赋能英语教学——跨学科"英语+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 2024(24).
[2] 王亮秀.传统文化视野,跨学科融合[J].思维与智慧, 2024(8).
[3] 谷淑丽.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初中英语课堂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3(11).
[4] 韩政.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实践[J].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21):P.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