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培玉

合肥市亳州路小学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当前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必备工具。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以其展示功能为主,功能开发还不够深入。对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多媒体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新课标要求正确运用多媒体工具。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功能价值,然后深入探讨了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工具的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信息技术

正文


引言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日渐频繁。多媒体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够展示各类教学资源,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教师要进一步开发多媒体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愿写、能写、会写、爱写。

一、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的激发十分关键,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形成内驱力,主动投入到写作技巧的学习、写作素材的积累中去。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对写作存在一定的厌倦和畏难情绪,这与传统作文课堂的枯燥呆板有一定关系。如果学生对作文教学缺乏兴趣,就很有可能出现教学内容无法理解、注意力转移等现象,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多媒体在作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多媒体是多种媒介形式的集合,教师借助多媒体能够展示图片、播放音视频,还能够组织活动和游戏,相较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授课方式,多媒体集声、光、色、形为一体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刺激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从而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和想象力,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1]

(二)有助于教学资源展示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推进,当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越来越频繁地应用到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让小学作文教学生动有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收集、制作和加工教学资源,而多媒体则有助于不同类型教学资源的展示,能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教学内容的感知提供助益。

一方面,多媒体展示更具直观性。传统展示手段只能够展示静态资源,如图片、文字等,而多媒体可以满足各类媒介资源的展示需求,尤其适用于动态资源的展示,如视频、flash动画等等。另一方面,多媒体展示更具互动性。在资源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例如在PPT课件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问答法,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预测后续,然后再用课件展示答案,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多媒体还可以配合触摸屏,让学生用点触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增强参与感。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这既是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新课标对写作课堂提出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要给学生的写作提供广阔空间,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主观感受。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就是因为缺少写作的素材,时常感觉到“无话可说”,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生活缺少细致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感受,自然难以“下笔如有神”。

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直观性和生动性上。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观察力的培养需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如果完全依靠想象和回忆难以细致地对事物进行描绘,自然也无法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多媒体能够借助直观的视听形式呈现事物或场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观察[2]。例如在《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写作主题中,教师可以展示多种观察资源,如植物、美景等等,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色彩特征,并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绘。比如过去学生在描写秋天美景时,只会描述秋天树叶黄了,而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深入观察,学生会逐渐发现,即使很多树木在秋天叶子会变黄,黄色也各不相同,梧桐叶是枯黄、褐黄,银杏叶是鹅黄、嫩黄,枫叶则会由黄转红。随着观察力的不断提升,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言之有物”,也更生动真实。

(四)有助于推进教学进程

一般来说,小学作文教学包含了多个教学环节,如审题立意、选取素材、动笔写作、习作讲评等。多媒体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多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发挥价值,有效衔接和推进了教学进程。

以作文讲评为例,过去教师在展示优秀范文时,一般采用朗读的方式,点评的效率相对较低。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或图片直接展示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利用鼠标进行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批改一边讲解自己的批改思路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评判和修改作文的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分析一篇文章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这样讲评的效率就大幅提高了。同时,在教师的讲评、学生的互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并从其他同学的习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二、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构建教学情境,丰富写作素材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其优势在于通过构建真实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组织之中。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能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产生真实的体验感受;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彰显学生中心地位。

新课标反复提及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这就要求学生要回归到真实生活中,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和素材。借助多媒体构建生活情境,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之中,重点放大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忽略的细节,从而丰富写作素材,丰富情感体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价值,将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让学生去体验自己曾经经历过或听过、见过的生活元素,通过情境化转化为写作可用的素材,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3]

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将其照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并从细节的角度提出几个问题:如“这种植物几月开花?”“它的果实是什么颜色的?”等等。缺乏细致观察的小学生可能会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领会到观察生活、留心细节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关于这种植物的纪录片,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生长规律。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和联想,例如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种植物,是否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或者难忘的回忆等等。通过构建情境,将真实生活带入课堂之中,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将课堂与学生的真实经验联系在一起,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兴趣,更帮助学生找到了写作的素材。

(二)辅助谋篇布局,梳理写作思路

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作缺乏条理性,例如在景物描写或事件记叙时没有逻辑感,不能够按照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描绘。这与小学生思路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薄弱有密切的关系。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解决写作难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学生进行习作的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

在谋篇布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文章脉络。思维导图是梳理文章结构的常用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构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审题和谋篇布局。思维导图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的案例,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思维导图。例如在“那次玩得真高兴”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游记的叙述,对此,教师可以展示以时间轴为脉络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将自己想写的素材填入到时间轴中,从而以时间为顺序开展游记叙述。

在语言组织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由点及面地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语言组织能力薄弱会让学生写作文像记流水账,用词简单,缺乏起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组词、造句、成段,层层递进,逐步拓展[4]。例如在“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个有特点的名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特征,比一比谁的描述更具吸引力和生动性,鼓励学生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出一定的范例,例如将学生的语句文段与名家作品进行比对,让学生自由讨论和赏析。

(三)延展想象空间,鼓励个性表达

个性表达是新课标真实写作的重要要求,传统写作教学通常采用统一固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统一标准、固定任务、时间字数限制等给学生较多的框定和约束,这对于学生感受写作乐趣,发挥真情实感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包容的环境中进行个性表达。

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放飞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进行思维放松和训练。播放一首轻快的轻音乐,然后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描述自己在听到这首曲子后的想象画面,或者是聆听过程中的心情,又或者是产生的美好回忆。在自由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展现个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写作的核心在于表达,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从文体上进行创新,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利用日记、书信、对话等丰富多样的文体开展写作,展现自己的个性。还可以从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除纸面书写这一形式以外,学生还可以采用绘画、表演等不同形式来展现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人物描写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图片、视频中观察到的人物特点用漫画、演绎等方式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组织教学活动,丰富写作情感

缺乏感受性是小学生写作时常见的问题,新课标要求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去体会、感悟,进而进行表达[5]。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真实感受,这样在写作时不仅有素材可写,更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以《记一次游戏》作文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清楚记录游戏的规则、过程,描绘在游戏中的体验感受和心情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游戏,例如游戏“你比我猜”,并由教师借助手机进行游戏记录。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同学需要比划的图像,由一名或多名学生进行表演,一名学生根据表演来猜答案。成功猜到后就轮换下一组学生表演和猜测。经过数轮游戏后,选出一名表演得最好的学生以及一名猜得又快又准的学生。其次,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重点谈一谈对整个游戏过程的感受。接着教师展示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捕捉到的精彩画面,由学生进行画面的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进行评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琢磨用词,如何更加精准、生动地将画面描述清楚;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回忆并表达在比划或猜的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通过真实的活动体验和写作指点,引导学生了解在事件类的写作中,要重点描述一到两件关键事件。在游戏中,就要描写游戏的精彩瞬间,或者让你最有感悟和体会的瞬间。最后,组织学生根据刚才讨论的结果,开展写作,重点把握事件的记叙顺序,刻画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结束语

多媒体凭借其资源丰富性、感官刺激性、教学交互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助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正确把握多媒体的功能和价值,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入多媒体技术开展资料展示、情境构建、思路梳理、活动组织,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更多学生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种道永.“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路[J].中国新通信,2023,25(22):176-178.

[2]罗惠兰.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0):175-177.

[3]谭婷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21,(22):75-76.

[4]吴爱芳.融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9):84-85.

[5]陈育来.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数据,2023,(01):245-2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