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冯花莹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岳庙高级中学 714200

摘要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发生改变,由早期的知识型人才逐渐转变为复合型人才,这也就会要求学生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式和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就会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并深入探究新课改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旨在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朝着更加创新、多元以及开放的方向发展,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高中;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更是对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及方法的全面革新。新课标的提出,是基于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国际教育改革动态的深刻洞察,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核心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这一理念的转变,直接冲击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得学生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受益匪浅,成长为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创新思维及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一、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1]。首先,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传统的政治课程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新课改则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新课改提倡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公共参与。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注重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以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此外,新课改还会提出跨学科教学的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政治学科本身,还要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经济等进行整合,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二、新课改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育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唯有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作为核心目标。通过精心策划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正确三观。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1《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教师就可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确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即:(1)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其政治认同感;(2)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提升其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公共参与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模拟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决策过程,从而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深化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运用议题教学方法

议题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政治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议题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精心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议题,通过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达到深化理解、培养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在实际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时,可以强化对议题教学法的运用,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思想政治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进而使得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且对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价值选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3《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教师可以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讨论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该议题中,学生可以组成不同的小组,探讨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如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场合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行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如参与社区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同学等,从而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深化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如此,便能够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全面落实新课标,使得学生能够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是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还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4]。而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应确保活动的教育性,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确保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指导和监督。同时,教师还应强化对其他学科思想或知识的引入,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政治机构,包括政府机关、法院或立法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家治理的运作。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不同政治机构的职能和运作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讨论和解决国际或国内的政治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还应渗透历史学科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决策和治理经验,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政治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整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珠.新课改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J].学苑教育,2023,(28):28-30.

[2]奚雪冰.新课改背景下优质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29):128-131.

[3]刘书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3):40-41.

[4]李秀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3,(04):69-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