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时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申小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第三中学841000

摘要

“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当代教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陶行知先生相信,“生活就是教育”,所以,在高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老师们要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的环境之中,给他们灌输一些关于生活的观念,让他们能够把那些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变成生动、具体的东西,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生物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本文重点探讨了在新时期下,怎样将生活观念融入到高中生物的课堂中,从而使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更好地进行。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生物学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科学,生活教育是生活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对这样一种比较抽象、比较深刻的课题,如果要让老师们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老师们就必须借助形象化的生活场景来进行启发和引导。在高中生物老师们要去发掘生活中的材料,去发现生活中的内容,去探究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为基础,来进行生物学知识的嫁接,从而推动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结合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实践意义

与其他的自然科学学科类似,生物学科也是一种理性的知识,它是从生活中归纳、提取而来,如果没有了生活,它的基础就没有了。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一种来自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教育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许多学生而言,高中生物的观念属于比较抽象和复杂的范畴,因此他们需要承受的记忆压力也相对较大。因此,生活”的教学不仅为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模式,丰富了他们的课堂内容。与此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惧难”的情绪,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重点和难点的知识。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育的生活方式可以推动生物教育的长期发展,在生活方式中,学生将会得到启发,进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培养出勤奋思考、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

 

生物学科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原则

生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人性化的原理。生活化教学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进行,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活常识开始,尽可能地避免超越他们的认知范围,这样才可以保证生活化教学的成功实施。以这一点为基础,老师们就需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对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并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其次,基本原理。生物课程与生活之间有着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有着很好的相互结合的余地。所以,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尽量将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涵盖进去,将生物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内部关联进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的认识视角得到拓展,真正地让他们的生物学思考得到提升。另外,生活教育中的个别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都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并积极推动其发展。尤其是,伴随着信息化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逐渐变得便利和丰富起来。老师们可以利用微课和短视频等方式,将生活的实验展现出来,创设出生活的情景,营造出一个新颖的情境,为生活化教学的深入实施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时效的主要策略

挖掘生活案材创造生物教学基础

生活是一个非常宽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很多关于人类的生活,包括了人类的衣食住行,有植物的生长,有动物的迁移,有环境的变化,有星辰的运转,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就为老师进行生活化的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老师要在自己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挖掘出鲜活而又鲜活的生活材料,把课堂作为自己的据点,加入生活材料,从而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让课堂的气氛得到了最好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生活材料的发掘,不仅要有大思路,还要有小处着手,最后要做到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有了生活素材后,还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其进行可视化的加工。就拿细胞来说,老师们可以将细胞比作一座城市,细胞膜就像是一堵墙和一扇门,它的渗透性可以被认为是物质在体内和体外流动的管道,而细胞质就是城市中的土地和水源,染色体就是城市中的成人公民,它支撑着城市中的人们的发展,而核糖体就是作物,而线粒体就是食品加工厂等。通过这种鲜活的比喻,将生活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不仅形象而且生动,还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细胞中的各个细胞器。

 

生活现象来进行生活生活的衔接

生活是开放的,与之对应的生物学就应当是一一门开放的课程,从而达到与生活的连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领学生跳出教材,贴近现实,通过对每一种生活现象的思索与联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将逐步掌握生物学与生活相融合的方式,并将与生物学不相干的生活活动加以摒弃。生活是看得见的,也是感觉得到的,但生物学的法则是隐藏在生活之中的,需要有分析和协作的精神,这样才能使人产生共鸣。在高中生物教师的工作中,要为学生架起一座生物与生活之间的桥梁,用问题来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进入到思维情境当中,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何许多老人会缺乏钙质,需要补充钙质?“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无机盐对于维持生活的正常运转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在脑海中自觉地建立起生物和生活的联系网络。要保证生活内容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高中生物老师要做好对日常生活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利用互联网工具,持续提高生物教学的生活容量,这样才能在生物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注重对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研究

高中的生物学老师应该注意到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从而使生活化的教学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更强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还可以缩短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更加高效。比如说,关于临期食物的安全问题,在现在的社会中,经常有关于食物安全问题的辩论,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团体,进行沟通与反思。老师们可以通过与微生物有关的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食物的腐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可以掌握食物保鲜的生物学原理以及般的方法,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一罐过期八宝粥为实例,对其进行抽样调查,检测并检测其中的细菌数量,从而提高生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推动生活教育向纵深发展,并使生活教育与化学等相关领域相互渗透,进一步扩大生活教育的内涵。

 

积极推进校外实践活动,促进与学生的联系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学实验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活教育密切相关,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外实验的时候,老师们要在保证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要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不仅要遵守教材中的生物学实验的内容和步骤,还要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思维,要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一些实验设备和材料,只有这样,生物实验对同学们的吸引和启发作用才会更大。比如,在“利用仿真试验探索薄膜的渗透性”这一实验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蛋膜、肠衣等生物薄膜,来进行生活式的实验,或者是利用淀粉溶液、蔗糖溶液等来观测和测定生物薄膜的渗透性,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拓宽生物学的研究范围,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激发他们的生活感悟

每一位同学的生活阅历、生活感悟等都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生物基础和探索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生活教育的时候,高中生物老师应该注意到每一位同学的具体状况,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要对他们的独特生活经历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再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因材施教,以免给他们带来一种陌生的感觉。例如,有些学生会在家中种植一些植物,有些学生会在家中饲养一些动物,老师就可以将这些动物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相结合,展开对生物知识的融合,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并对人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如果有些同学有跑步和早操的习惯,那么老师就可以跟同学们就维持人体运动的基本生活物资,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多种营养元素等之间的转换关系等展开沟通。有些学生比较喜欢食用煎炸类等高能量食品,老师可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人类长久以来形成的偏爱高糖高脂高能量食品的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中会有什么弊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老师要在课余时间深入到同学们的生活中去,利用各种方式来增强与同学们的沟通,真正地去认识到每个同学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出同学们的生物学思考。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活的情景经验

多媒体微课,短视频,直播,电子白板,这些都是新时期的技术成果,为高中生物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创造生活情景,进行各类生活实验,并创造出一种体验气氛,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以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去接受信息技术,并主动去探索,去理解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驾驭能力。身处信息化时代的高中生们,在不妨碍他们的学业的前提下,也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更多的了解。他们可以利用现在非常流行的短视频等工具,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还可以在家里进行一些生物实验,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到公园、田野等户外地方,进行一些生物探索的课外活动等。这种具有情景体验的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份恩赐,也是新时代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从而提升他们的生物探究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生物学素养培养

在新时期,革新是教育与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促进生物学向纵深发展的动力。尤其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老师们的创新实践也变得必不可少,这对激发学生的生物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老师们是生活教育”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打破生活教育的隔阂,将生活的泉水引入到教育的田野”中,才能让“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宽课堂教学的视角,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可以将对生物学习有较高兴趣和较好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一支生物探究先锋队伍,让他们在自己的课余时间里,去收集一些生活素材,去拍摄一些生活场景,去感受自己的生活生长环境。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因此,在生物学课程中实施的“生活化”教学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实现生活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们要立足于生物学科的特性,强化生活化课程的建设,扩大生活的实践空间,将生物的知识向外部进行转移。随着生物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明朗,我认为以提高生物思维为基础的生活化生物教学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普 龙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新课程2020(46).

[2]廖常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20(46).

[3]梁子晴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高中生物教学,2020(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