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摘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相结合,是今后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小学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不仅对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还对教学形式进行了优化,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在当前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育,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
1.信息技术可以增强美术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教学形式和互动形式更加生动、更加灵活,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也可以走上讲台操作多媒体展示作品、表达观点等。
2.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老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地演示一些精美的作品、创作技法和学生所喜爱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表明,95%的学生都觉得,多媒体对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帮助非常明显。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
美术是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新。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通常采用的都是老师的口述和黑板板书,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单调。因此,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很低,他们的思维也不够灵活。但是,信息技术的引进,让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起来。教师可以使用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画、图文等形式,让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学生们会被面前的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图文、视频等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点拨,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较为传统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美术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未能实现有效的转换,认为美术教学在小学的教育中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并不能真正地改变小学生的发展。这种理念往往会造成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对于美术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充分意识到小学美术教育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美术课程往往会因为其他课程的进度而让步,把语数英教学列为主要课程,确保语数英教学时间和教学进程,减少了小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三是,美术课程中的内容衔接性不够、课堂氛围较差,难以保证美术教育的质量。
(二)对审美教育不够重视
小学美术教育常常把学生的绘画技能当作主要的教育内容,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画技上,而忽略了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绘画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在对物体进行绘画时,要使学生了解和分析物体,了解绘画过程,并熟悉物体的颜色组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基本绘画能力,尽管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了小学生的绘画技能,但是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局限性,无法达到小学美术的根本教学目的。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1.借助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旨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性,在美术学习中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如果我们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可以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各种美的事物,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此外,与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积极地对美术知识展开思考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这也突显了在素质教育改革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效果。
2.更新小学美术教学理念,科学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美术资源,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美术感染力,对小学美术老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中,主要包含了造型、表现、设计、欣赏、创作等几个方面的不同理解。在对小学生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快乐感和成就感。
比如,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教学的融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标,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小学生感知美术。例如,在对山水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来对自己喜爱的风景特点进行探索,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对不同风景的特点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在能够带给小学生视觉冲击的背景下,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形成了初步的绘画印象,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内容教学氛围
提高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将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逐渐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开展积极的探索和绘画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美术技能和综合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喜欢玩耍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创建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基础,美术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出一个好的教学气氛,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注意力和创造性。在美术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他们热爱美术,教学才能更好地展开,这就要求美术学科教师不断钻研,不断反思,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构建出在“在玩中,在学中玩”的有效课堂模式。
比如,美术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小学生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率。老师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比如,老师们在教《废旧物的新生命》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用废弃物来做一些动物的造型和艺术创作,还可以组织一些与之有关的话题的竞赛,让学生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尤其是在课堂上的展示环节,老师们还可以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一些观察和评估,给他们一些鼓励,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4.设计多元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也在持续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给小学生带来了感官冲击、审美冲击和兴趣的激发,从而构建起了美术学科的认知,从而让教学方式持续地得到优化,利用微信平台、信息软件进行远程教学等,这些都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了帮助。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丰富性和直观性,创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满足了小学生对创新实践和自主发挥的精神需要,逐渐扩大了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这对提高整个教育质量有很大帮助,最大限度地将小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培养出综合性人才。
比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有效的学习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作为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目标,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老师要收集、整理美术内容和有关资源,并对其进行资源总结和加工,从而使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内容持续地得到优化,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5.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美术教育中有这样的要求:“教学要使学生对美术有恒久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首先,在小学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播放一些图片,动画,短片等,让学生们去欣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也要给他们一些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比如,在“动物故事”这门课上,老师就会组织学生去看《小鹿斑比》这一动画片,让他们去体会树林中的动物们的动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去画出自己的作品来。其次,教室里的各种信息设备,能够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能。比如:将学生的作品用投影仪传递到多媒体技术设备上,可以让学生形成集体分享,从而形成互动兴趣的激发。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艺术。
6.逐渐演变发展成网络环境教学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逐步演化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来看,线上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使美术教学更有优势。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线上教学优势,使线上教学能够保证在视觉传达中为观众提供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观众。首先,运用多媒体互动技术,使学生能在课堂之外积极地进行美术学习,并进行美术的鉴赏;其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线上传播功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美术创作的要领,并在线上沟通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动态性,从而达到从静态性到动态性的转换。比如,线下的教学主要内容为学习制作年历,那么线上教学就可以在创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网上寻找更多的日历形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此外,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网上丰富的资源,从而为他们的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7.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审美教学效果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方面,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展示出丰富的美术作品,来冲击小学生的眼球,同时,在课堂上,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来自艺术品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欣赏中发现美,了解美,体会艺术美感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来加强对小学生审美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小学美术是极为重要的课程,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小学美术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于爱玲.小学美术教育在新媒体视野下的教学方向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8-9.
[2]蒋云.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04):67-70.
[3]高永生.浅议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2020(1):79.
[4]王敬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优势[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176.
[5]糟俊祯.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4):166.
[6]沈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6):142.
[7]徐娟娟.巧用多媒体达成高效率——刍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4):76.
[8]欧阳帆.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1909:168-169.
[9]王芳.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2:156-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