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大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英语;创新模式
正文
前言:以“单元式”为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学,在“单元式”的基础上,打破了教科书式的限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性的整合,从而避免了“单元式”教学中的“断节”,强化了“知识点”的连贯性。在教学中,老师们从一个单元开始,在每一节中都贯穿着一个单元的主题,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知识水平。
一、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育只是把重点放在向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着重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单调的,很难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在“专题”的指导下,英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英语词汇、句子、文章的表层意思,还要让他们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充实了英语课的内容,让学生从英语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单元整体性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能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让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学习,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保持他们的思维活力,逐步发展他们的英语思想,掌握他们的学习方式,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老师应该把各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训练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让他们从生活中学到东西,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下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策略
(一)制定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计划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必须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融入。此外,要清楚地了解每一单元的内容,并清楚地知道这一节课要学的重点词汇,句型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为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从某一单元入手,逐步过渡到另一单元,最后完成全套教材的教学任务。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计划设计。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年纪较轻,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难度。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符合目前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也就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第二,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紧扣单元主题,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整个英语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英语的整体性,并把所学的东西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所以,老师在讲授时,不能只讲授重要的词汇,而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宰,这就需要老师重视学生的情绪,从整体上认识他们,从而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持续的提升。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单元的整体性,在具体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清晰地梳理出各单元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设计,让学生都能更好的了解学习内容。例如,在讲课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通读,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接受知识点,理清各单元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整个英语单元的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将一个单元的主题和一个话题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最优化和组合,这样的话,就不会再有一个话题和一个话题,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更好的了解课本,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知识。
(三)明确单元主题,活化学生创新思维
英语是一门外语,它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思想和传统思想之间的冲突,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英语教学是相互关联的,在具体文本的解读上要紧密结合本课程的主题,并在特定文本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英语课堂上,除了要想办法把话题传达给学生之外,还要想办法把英语知识“生活化”,使学生的思想产生火花。每一英语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有其特定的主题,教师要根据该主题设计相应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对于“Theseasons”这一单元,老师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悉英语词汇,如“sunny”,“cold”,并且能够使用“whatseason do you like”。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有关天气的问题和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主题,以提高课堂的趣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们可以选取一些与本地气候有很大差异的地方作为对比,让学生们自己模拟情景,进行交谈,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四)创新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有关知识要点。首先,我们要使同学们清楚地知道这一节课要学的是什么,并把它同以前所学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使同学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新的东西。其次是要指导同学们记住一些重要的词汇和短语,同时也要利用一些游戏等方法,让同学们更好的记住这些词汇和短语。最后就是指导学生做完课后的习题,将课上学到的东西进行巩固。比如,在“My family”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大单元整体教学法,以家庭总成员为中心进行教学,再对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特征、职业等进行讨论,并根据单元要求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到,因为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都不一样,因此,老师们要清楚自己所教的每一节课中到底包括了什么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对应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后得到的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五)落实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工作
英语大单元的实施,要与新课标中的“教-学-评”融合的思想相结合,通过英语老师的授课,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所以,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教师要适时地对课程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去改善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缺点,并积极的去纠正。同时,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这一节课中,英语老师会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每一组的成员都负责一节课的讲解,然后让其他的同学对这节课进行评论。当然,小学英语教师也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确保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中,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需要对其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于一个合格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真正健康、持续地发展。
(六)分析学生学情,制定单元目标
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目前的知识基础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明确哪些内容属于旧知识,哪些内容属于新知识,哪些是学生的薄弱部分,这样才能清晰、准确地制定出单元目标。新课程标准清楚地表明,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学情基础上来制定教学目标,可以保证目标的综合性,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以《Sports》为例,作者对该单元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了该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然后再按照每节课的时间来划分,从而达到有计划的教学目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认识和理解play basketball,play table tennis,play football重要单词”的含义;二是能看懂“Does … like … (doing)? Yes, … does./ No, …doesn’t”的关键句,让学生理解该句的句式结构;三是掌握字母 i和 i e的读法,并能正确地读出包含这两个字母的词语。第二个课时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准确地写出单词中的重要单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使用英语中的关键句进行交际;通过朗读,掌握字母 i, ie的正确发音。除此之外,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作者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重视在交流和互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教学目标,可以强化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七)整合单课话题,紧扣单元主题
主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课文所要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英语的学习,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在设定话题的时候,老师们要确保这个话题跟本单元的主题有关联,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然后,在以这个话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话题当中,强化他们的语言训练,让他们的个人学习经验得到强化,让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以《Going to school》为例,作者为每个课文都设置了一个不同的主题。在第一节课上,学生们以“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样的问题开始了。主要进行对话训练,组织语言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互动,练习对话。第二课时,以“行程计划”为主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中的角色进行工作路线图的梳理。第三课时,我们将“家人出行”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家庭是如何出行的。每一课时都只围绕单元主体进行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既掌握了重点词汇,又能熟练运用句型。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学生对出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积累了生活经验,这对提升自主生活能力有帮助。
(八)规划单元任务,注重素养培养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初步的培育。所以,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在任务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个核心素养的形成。以五年级第四单元《Grandparents》为例,作者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多种学习任务,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性格和能力进行了培养。在开课之前,我让同学们收集他们和爷爷奶奶的相片,并从中找出他们觉得最有意义的相片,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他们和爷爷奶奶的相片。这种情境的设定,可以促进同学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同学们的亲情观念。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个“重阳节”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收集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然后用英语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英语导入部分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除此之外,作者还安排了一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即让每一个小组都一起制作一张词牌,然后在互相指导下,利用这一单元中的词汇和句型,写出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并能更好地发挥“小组活动”的作用。互相照应。
总结: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文认为,该方法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的方法。将整个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活动,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又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该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另外,因为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让学生们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敏. 例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J]. 辽宁教育, 2019(1):77-79.
[2]郭敏. 关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考[J]. 情感读本, 2019(2).
[3]岳志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11):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