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燕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木松岭学校 537100

摘要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在应试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受到了课堂教材和市面上的作文指导书的严重影响。而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学生如何获得好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写作和创作思维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因而很难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积累一些习作素材和好字眼,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正文

前言

语文是小学学科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门学科是我国的母语教学,效的语文教学可以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发展。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习作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从而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小学在语文习作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这就导致了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受到影响,这也是每名小学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因此,语文对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策,提高小学语文作教学的质量效果,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

一、小学语文习作的要求

(一)条理要清晰

小学生的写作文主要是练习叙述性文章和简练的散文。这样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学生成长规律地发展。要求小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表达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整个过程。所以,在小学阶段,条理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内容要具体

小学语文的作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要以具体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组织具体的素材,让事件的描述更加生动,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达学生内心思想和情感。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中,往往要对所发生的事进行详细地描写,对人物的出现、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都做得恰到好处。

(三)语句要通顺

小学生的习作学习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应注意正确使用词汇、流利的语句、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小学语文习作常见问题

(一)语言枯燥无味

小学语文习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模仿成分,语言常常缺乏新意,在过去的文本中,学生所掌握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很少,对人物、事件的描述也很平淡。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语言和词汇储备不够。

(二)内容缺乏新意

小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同质性。比如:在讲解《我的老师》这节课程时,要求学生用文字来形容教师的衣着、性格、爱好、行为等,并举例说明,比如:语文老师讲课得很快,数学老师总是面带微笑,体育教师很喜欢与同学沟通。在完成写作之后,许多同学的作文和作文中所提到的范例基本一致。这一状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生对“习作”的认识不清晰,思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身边的人、事,缺乏足够的观察能力,尚未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影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还在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单一化。许多老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创造性。另外,尽管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文习作教学时,仍未能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导致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其习作能力。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1.亲身感受。在习作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写入作文中,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好,让每学生都用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来充实自己的作品让作品加生真实,从而在真挚的情中学生优点与特

2.真实情感。真实情感是一篇好作文的根是真实的生活、情感以及思想的一种表。因此,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真实情感可以表达出来,在习作命题候,只给出一个范围而不应该将题目固定下。因此,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会更多而在众多内容中为写出更好的文章,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情感和感悟并且题材、表达方式以及篇幅字数没有任何限制,让学生去书写真人真事,鲜活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作文有框架,有内容。

3.合理创新。小学生写好作文,除了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敢于创新必不可少的。写作,如用词组合文章结构观点构思等,都可以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在学生进行习作教学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和引导,如果他们了一些异乎寻常的想法,就马上对他们进行肯定,同时也要鼓励他们自己的作文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提升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习作既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又要有深厚的文学基础,要重视生活,要增强逻辑思考,这是写作的基础。然而,要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就必须在课余时间内确保一定的阅读量。通过大量阅读,了解杰出作品的思考方法和写作的特色。小学语文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以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能力,每周都要写一篇读后感,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整理自己的阅读经验,积累好的词句,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水平。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读书,主动地去扩展。所以,老师们会经常组织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所读到的好书。教师会给予那些经常读书的同学一些奖励,并鼓励他们去多阅读。

(三)观察能力培养,发散思维,锻造想象力

小学中段语文习作教学效率,可以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开始着手,利用学生观察能力来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更好地锤炼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此外,在习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创造出多种的从而提高学生习积极性。根据课程内容,可以对课堂中出现的习情景进行合理的设计。

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想法》时,作文主题要求“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情学生进思考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注意到了生活中人们喜欢玩手机的现象。同时学生还注意到了,目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他们的手机不离手:坐着看、躺着看、走路看,一些安全意识差的司机,他们在开车的时候也在看手机大家都沉于手机的现象,学生可以开动自己的大脑,过发散自己的思维,寻找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这种现象的法,作文将自己的想法写来,找寻到行之有效又有趣的远离手机的方法。通过对作文教学中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锤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写水平,为他们在习中阶段的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

目前,小学生水平仍然较低并不是他们对文的总体结构缺乏某种认识,而主要由于他们局部性知识。教师要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习作方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好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中一次只使用一种写作方法,让学生可以不断地对此方法进行练和巩固,做到心领神会,真正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写物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中,通过对家乡杨梅的形、颜色味道的描写突出其可爱一面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师要向同们介绍如何写好全文,文章内容不长,但是条理第一作者直截了当“我”的位置乡在江南,我喜欢家乡的杨梅。样做不仅可以凸显重点而且可以让人产生好奇“我”为何喜欢杨梅杨梅到底什么优点在此基础上用拟人笔触写了这场恰到好处的春雨杨梅树的急切和蓬勃的生在此基础上结合杨梅的形、色、味对其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让人有一种见其形,见其色,品其味觉。这就是杨梅的特点。此外,在描中,还流露出了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本文杨梅的程,从总体到部,由浅入深地描写了其成长历程其用词常简洁朴实而又亲切。师要导学生把它当作一模板,在述有关物的作,根据它来开展从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此,老让学生能够对一种写作方法进行熟悉并对写作方法进行真正的了解和掌握。

积累习作素材

小学中段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事情的了还仅仅是在表所以他们有必要为自己的习作积累一素材。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学生进行更多引导,让们进行更多的阅读和积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大量的素材,从而培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在讲授《秋天的雨》,文本运用了多修辞手有的将秋雨拟人,有的将其作日常的事物,有的含蓄地抒发感情,老师要让同们在形象述中感受到美,并领略到的语言美。师可以导学生去了解其中的修辞手去了解这些修辞手用,这样才能后的写作中学以致用,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那一片片,就片片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记录,以便余时间进行记忆,同时还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积累,从而让自己的写作语言得到充实从而拓宽了自己作视野,从而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加强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价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写作技能上,只关注学生的写作思维,而忽略了对作文的复习与思考。作文批改一般分为三种:老师综合评改、学生互相评改、学生自己评改。在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时,要做到循序渐进、分级批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语言能力、写作目标等因素进行调整。另外,老师的评分与评估也要有目标。修改要有清晰的表述,明确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要怎么改进,要做到更加完善。

(六)改革并拓展习作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

上面我们提到小学语文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大大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措施是改革和拓展习作教学方法,丰富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以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不再简单的自己讲解示例课文,而是给大家一个主题,让大家主动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分享给其他同学。文体字数不限只限分享,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展示文章或播放视频资料,并以此为契机,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切换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与家乡有关的写作话题时,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一些特点,并与同学交流,总结小组成员的发言,从而拓宽思维视野。

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进课外阅读改革并拓展习作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注意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习作教学,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持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素霞.小学语文“认知-过程”写作教学实践探微[J].江苏教育,2020(89):47-51.

[2]季微微.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9):5-6.

[3]张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20(1):47-48.

[4]张占军.谈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切身体会[J].学周刊,2020(18):127.

[5]侯雪燕.以读促写,创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形式[J].华夏教师,2019(14):31-32.

[6]顾益梅.小学语文“微习作”教学实践探究[J].山西教育(教学),2019(3):17-18.

[7]孙丽娟.谈小学作文习作中的技巧及运用[J].语文学刊,2020,(18):94.1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