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康乐,赵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泽普县第二中学844800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这是建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对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当今的新课标理念,努力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更加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后学习,以此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改进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所助益。文章从新课程大环境下如何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并提出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以期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的政策要求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际运用能力,从而为物理的高水平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物理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力求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长此以往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双减的大环境下,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地理解双减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进行优化。既要贯彻双减的方针,又要有效地提高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学习方法的教学。当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缺乏引导,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的物理概念,但却不知该怎么正确运用,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很困难的,但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个问题,过度重视对概念的记住,造成了对所学内容的不了解。同时,由于老师在课堂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般都是很被动地,被动地去接受着课堂上的知识,使得他们很难对课堂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把握,进而导致了在高中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2.过于注重形式化教学。有些高中物理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过分强调正规教学,另外,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原理更加难以深入,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思想必须跟随教师的脚步,但由于教学过于繁杂,造成了很多难以纠正的不良学习习惯。再者,虽然正式的教学看似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但其实同学们对所学的东西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消化与吸收,他们对所学的东西只停留在象征意义的层次上,而这一切都会在测验中显现出来,长期下来,会对同学们的日常学习造成很大的干扰。

3.降低高中生的被动学习。作为教育主体的偏差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高是高中教师、研究高中教育的工作人员、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也是高中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当前,高中学生的消极心理是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物理本质上是一门科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仅靠死记硬背是很难有效地理解并解决问题的。然而,长期以来所采取的固定的教学方式,使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僵化。目前,许多高中生在想要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题海战术,而不会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法比较陈旧。

二、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眼光认识事物。根据教育部学科改革的要求,每一门课程不应以教学为目的,而应注重教材之外的能力培养。举例来说,物理学科的一个优点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事物、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物理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实验探索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严谨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社会就是群体,所以,要提高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合作交流上。物理需要探索和发现,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学生能够相互合作,互相交流,就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4.科学的态度和责任。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有正确的态度和理解力。要求学生能够对科学有着更加负责和严谨的态度,这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三、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首先是主体性,也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要想建立一个有效的物理课堂,就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构建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自己要起到辅助和指导的作用。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因素,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二种方式,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目的,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第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修正,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其次,探究性。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进行培养。合作指的是学生间的合作,指的是一个分享和互动的过程。而探究指的是一个发现和实践的过程。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加注意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一起拓展他们的知识。第三,是整合性原则,也就是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课堂内外的物理知识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对教学重点和知识难点加以强调,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是生成性原则,也就是让学生在巩固物理基础知识和学习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把这些知识合理地应用到物理难题中,以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注重物理思维的发掘。物理思维是高考物理中的一项考查内容,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一种测试,更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在高中阶段,我们要注意挖掘学生的物理思维,其中包含了很多东西,例如:公式、分类和整合。挖掘物理思维必须建立在对物理知识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才能与其思维相结合。中学物理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物理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几个问题,使学生逐渐了解公式概念和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

2.制作微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做预习任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们觉得预习任务单调乏味,也没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在课堂上,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成绩时,很少有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做出流利的回答,这给后面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的应用给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给高中物理的预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广大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人员要积极利用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主动权,自己对物理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持续推动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3.设计学习活动,实现知识内化。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内容与理念。在每一堂课程中,都要预留20分钟的自我学习时间,其主要目标是将知识内化,用具体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内涵和思想,从而实现对程序知识的自动化。深度学习不只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必须遵循其内在逻辑,遵循其认知发展的规律,遵循其学习的逻辑起点。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地考虑进去,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来进行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选择一种与自己的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活动,并对学生展开恰当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持续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能力的培养和深入地学习相结合。

4.根据学生本人情况设计错题集。目前,我们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其进行引导,对其进行因材施教。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要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简单地将他人的学习方式进行套用,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自己的缺陷所在。例如,在天体物理部分中,有许多向心力公式,在求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时所使用的公式都是不一样的,许多学生无法将它们区别开来,从而造成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事实上,一些公式并不一定要死记下来,而需要学生学会用最基本的公式现场推导。然而,一些老师在讲授的时候,不重视对公式的演绎和理解,而是让学生直接用最后的结论进行解题,这样看上去节约了上课的时间,实际上却是在拔苗助长。所以,在学生产生问题的时候,也就是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的时候,老师要将学生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从他们的行为中寻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

5.重视物理概念教学强化学生的科学思想素质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即物理概念,这也是物理学习的一项基础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学会处理和整理有关的物理知识,尤其是在具体的对象上,要认真地分析,把普通的观念转化成实体的观念。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日常思考与物理思维的不同,并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同时,教师要注意把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持续培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

6.利用问题教学的方式。要在中学物理课上深入开展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第一位。问题式教学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深度教学。中学物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关的物理问题,在开始教学前,通过设置问题的悬疑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与他们进行适当的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这就说明,学生们都是按照老师的思路来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整体的教学结构体系,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既保证了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7.注重创新意识的发展。在新的高考评估体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样很重要。在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把握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训练学生做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高考物理面对的是多种多样的考试,因此,老师在准备的同时,还应该给考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考题,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在不同的题目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学会从多个视角去探究。

8.发展物理思维渗透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把“促进学生发展学习智慧”作为指导方针,让他们可以利用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原理。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重心从“丰富知识储备”转移到“提升教学深度”,注重对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将深度学习作为一个标准,强调将物理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公式套用,而要让他们能够体会物理思维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推行高效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满足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将学生作为深度学习的中心,对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将多种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与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不断地对深度学习进行创新,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如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z1):28-30.

[2] 张家铭.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南北桥,2021(8):114.

[3]张振兴.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空中美语,2021(6):7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