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史雪雪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古江巴格乡若克小学 848000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而学校的教学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让他们可以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情感。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应该从小学着手,而在这一门课程当中,由于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人文属性,所以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它在情感教育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本人所在地区属于新疆和田,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方面比较吃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在情感教育中,学生可以从语文知识中体会到情感教育的意蕴,可以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情感素质,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健康发展。文章对其主要内容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正文

引言: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一种需要理论,他将情感作为人类更高级的需要来看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他们在自身生活中也会有情感上的需要,并且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征。因此,老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语文课本中发掘出情感教育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情感有更深的了解,并产生情感共振。在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情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1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重点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低级情感和高级情感的培育与形成,进而寻找学习的快乐。在情感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情感教育,避免产生抗拒情感。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课本情景中去,感同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增强语文教科书中的情感内容,并完成了情感教育的使命,使语文课程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第一,为了更好地达到语文的教学目的,语文应该融入情感的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和学习态度作为自己的教育内容,而这些教育内容的实施,也要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情感教育中,学生更多地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二,语文是一门美丽的学科,有充满情感的诗篇,它们都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语文课具备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在进行情感教育后,学生也可以增强自己的领悟能力,更可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对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2情感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方面的价值

2.1能够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育具有体系化、全面化的特征,要想提升其教育教学品质,就必须要在各种教育要素之间进行协同合作。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师生情感的沟通,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语文,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师生间的情感更为紧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更多的同情心,从而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而在语文教学方面,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感悟,这也有助于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前素质教育的观念越来越普及,老师们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可以被划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一个是非智力,情感是一种与其精神状态密切相关的因素,因此,做好情感的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培养出一个人的优秀素质。在小学阶段,因为缺少情感经验和经历,所以在情感素养上有一定的欠缺,有些情感可能会不能理解。而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这种情感的含义,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领悟,在情感教育中,学生所触及的崇高品德和光荣事迹,都可以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灵发展。除此之外,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从语文课本中挖掘出更多的情感含义,这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有利的。

2.3有助于全面落实新课改思想要求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也在积极地对政策进行了回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灌输语文知识,变成了由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以及知识技能三个方面构成的目标体系。因此,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新形态进行探索,并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使语文课堂更能彰显其人文特色,提高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在语文学习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语文学习,吸引学生语文学习的注意力,注情于教,一定程度有助于落实语文新课改要求。

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实施策略

3.1烘托情感气氛来构建情感教育环境

一个人的生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很大,在学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和思想理念。所以,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改善教学的情境,创造出一种能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情感之中的情感气氛。因此,要使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起到它的教育效果,就要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使环境要素积极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培养,并在随后的情感教育中,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习态度。

第一,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乐观向上的心态,老师要多找一些机会,与同学们进行亲密的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同学们的情感状态和情感,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学。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创造好的情感气氛,老师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为此,老师应在课堂上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起到表率的作用,以增强他们对不良意识形态的抵抗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与他们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可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不至于对老师有一种生疏的感觉,这样就不利于进行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其所营造的情感环境的感染,有利于进行情感教学,从而得到更多的内在领悟。

第二,在课堂上,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指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和表达,老师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会对学生的情感起到很大的影响,这对于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很有帮助。例如,在开展《静夜思》教育教学时,老师就可以用深情的吟唱方式,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同学,让同学们体会到乡愁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同学们的领悟能力。

3.2发掘语文教科书资源开展情感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语文教科书也进入了新一轮的修订与优化阶段。最为显著的就是它的排版方式有所转变,而且它的教学专栏也有所革新,使它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体现。也就是说,目前的语文教科书中所包含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为实施情感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为老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掘课本中的情感教育要素,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既能获取语文知识,又能得到情感上的感受,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书中,作家通过详细描写“父子之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作家在抒发情感时,不以直率的语文来表现情感,而以“父子”之间的沟通来表现情感。作者用细致地描绘了两个人的对话内容,让读者可以在其中体会到父子之间的复杂情感,但也可以在其中体会到父子两人的情感。老师可以将这篇文章用作进行情感教育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精读来了解这篇文章的剧情走向,并指导他们从文字中体味这篇文章中的情感,让他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体会到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父子情感。此外,在引导学生感悟父子亲情的时候,可以回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情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感悟,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培养。

3.3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兴起和任务,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它们的产生表明了教师团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主动的探讨,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方式,也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采用互动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语文老师渐渐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只是向学生教授知识,更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因此,老师们可以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为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在《伯牙鼓琴》中,老师并不需要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释,而是可以从提问中引入本课程所要教授的话题。例如,我们可以在学生心中提出一个关于友情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引起同学们关于友情的探讨,起到了活跃同学们的课堂氛围,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性。同时,在讨论和聆听别人的意见中,学生也可以对友情有更深的认识,进而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创设情意教育情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意感受,有助于他们对情意的感悟。情景式教学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因此,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的形式与情感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进入到情感教学情景之中,使学生受其影响,得到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对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大有裨益。例如,在教授《金色的鱼钩》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让同学们选出自己要表现的一个角色,然后再让同学们到舞台上去表现,并且要求同学们的表现与课本里的描写一致,以此创设出一个合适的课堂环境。参加演出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角色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领悟,帮助他们理解角色的内心情感。而其他学生则可以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认识,这对于老师进行情感教育是很有帮助的。

3.4结合现实生活实例开展情感教育

在生活中,可以进行教育的事例也很多,其实,真实的生活也是一种教育的来源。学校里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课程内容更具人文主义色彩,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想让情感教育有更大的价值,老师可以通过与实际的事例相结合,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选取的生活实例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发掘出其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经过老师的解释和叙述,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加深对课程内容中的情感内涵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来赞扬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们,同时也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一种敬意。文章的语言质朴,对花生的形状和外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进行联想,并联系中心思想来提炼文章情感。

 

结语:

总结来说,在新课标的变革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更是促进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采取营造课堂气氛、挖掘情感元素、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等方法来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在情感的熏陶下,对现实的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变得更积极。

 

参考文献

[1]王高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山海经:故事(_上),2017(6).

[2]边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才智, 2017(33).

[3]操小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神州, 2013(35).

[4]翟辉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 201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