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芊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龙港小学335514

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文章通过介绍阅读教学的巧思妙法,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期望能教学生正确地解读文章,从而不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学段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地阅读,能够自觉地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这样才能形成持久不衰的内在阅读动力,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将围绕明晰学段目标、准确解读文本等方面的内容,谈谈实施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聚焦学生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文章的内容并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被谁毁灭的?他们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去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探究文本的情感价值。

2)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在《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从而让学生在书本中感受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让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情节是否合理,从而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二、强化课文阅读

1)认真阅读课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举例来说,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文本,获得对文本信息的深层解读,强化自身的阅读思维。

2)鼓励朗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注入情感,以情感认同去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力。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增强阅读技能

1)教授阅读策略。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策略,例如快速浏览、定位信息、推理和预测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定位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快速获取信息,从而深入理解文本。

2)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运用,例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阅读速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例如通过阅读练习、夹杂阅读、倒计时阅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孙漂流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夹杂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迅速阅读和理解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开展多样化阅读

1)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音语调和语感的重要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朗读来丰富自己的朗读技巧和体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或者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一段文字,增强学生的朗读技能和语感。比如在《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写作。写作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写作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比如让学生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或者让学生写一下自己的感想。

3)绘画。绘画是提高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绘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比如让学生画出文章中的情景或者人物形象。比如在《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他们所熟知的春节常见的事物,加深对春节习俗的体会。

4)视频和音频资源。通过使用视听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电影、动画、音频等资源来辅助阅读教学,比如在讲解《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使用视频资源来展示故宫的建造特点和文化内涵。

五、评价阅读结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阅读结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理解能力、阅读技巧、表达能力等等。一般常见的评价方式包括阅读理解测试、口头表达评价以及书面表达评价。例如,在《将相和》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评价题目:

1)将相为什么不和?原因是。

2)在文章最后将与相怎么样了?他们。请写一篇不少于600个字的文章,谈谈你读了《将相和》的感想。

以上这些题目涵盖了对文章的不同方面的理解和表达,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阅读结果。同时,这些题目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总之,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围绕学段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适宜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学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2):80.

2]施丽芳.浅析情感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J].语文新读写,2022(12):39-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