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教学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口语是英语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提高教师素质
基础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要担负起教育者的角色,更要承担思想渗透、行为引导的职责。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学习,还会影响到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的素质与能否有效地进行口语辅导,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学大纲,新课标对小学英语口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改变了其口语教学理念[1]。经过理念的转变,教师一旦提高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就能为学生在口语学习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为学生学习知识、练习表达能力提供科学合理的帮助,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英语综合素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前,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广泛学习口语教学知识,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在这种状态下,除了向学校主讲教师学习经验之外,还可以参加校外英语教学讲课,不断开阔眼界,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另外,利用信息基础教学环境,在网上观看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录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让学生学会勇敢表达
英语新课程指出,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习积极开口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敢说、想说,口语能力提升才有可能。
鼓励学生敢于表达,首先应引导学生克服“要面子”而不敢说的自尊心理的障碍,通过暗示、激励和引导,激发学生表达的乐趣,促其想说。如学生在表达时出现畏惧心理,教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眼神的暗示,一句“Don't be afraid”“Believe yourself”“You are the best”等,都会让学生立刻充满自信,减少畏惧,促进其积极说英语。
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教师还应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设计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对说产生兴趣和热情。如教学“animal”的教学时,根据学生喜欢动物的实际,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进行介绍。教学“clothes”时,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对衣服、鞋子的颜色、材料等的搭配,也开始比较讲究。因此,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服装的款式、颜色、材质等,他们会感兴趣,会积极表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促进学生大胆说英语,让学生说英语也成为习惯。
三、开展活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各方面,特别是有很多文化知识。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想真的拥有高水平的英语听说能力,仅仅是依靠课文内容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英语主题内容的拓展[2]。
比如,在教授小学英语“My family”相关内容时,“Listen and read”部分是很好的口语表达训练样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口语表达训练。首先,教师将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My family”的主题学习材料,让同学们进行观摩并学习。然后开展小组“角色扮演”口语交际训练活动,通过切实的情景创设,模仿课文进行问答。在这一活动之后,还要进行相关主题拓展,例如让同学们围绕“My family”这一主题展开小组探讨,可以从家庭成员、家人之爱等角度进行述说,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升华,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发音
不同地区的学生可能在英语口语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这是各地的教育与口音的问题而导致的。小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学生学习速度与能力较强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的能力,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易错发音,让学生拥有更纯正的英语发音。许多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够自信,而不敢用英语进行交流。对此,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及时地纠正学生的易错发音。在学生自知有了更标准的发音后,会更愿意进行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因此,纠正易错发音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说”的能力。
五、开展英语朗读活动
1.提升兴趣,促进发展
孩子的兴趣往往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面对当今社会的多重物质诱惑,真正能全身心投入阅读的小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他们都对所学的东西感到厌烦,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朗读兴趣,小学英语教师应开展个性化朗读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心理特点,采用生动科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有效提高朗读的效率。比如我们通过适当运用多媒体工具,把学生对所学文章感兴趣的对话画面呈现给学生,或利用动态影像,以激发学生模仿及表演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欣赏英语动画电影,让孩子在有趣的动画、英语图像和声音的影响下,感受英语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2.正确引导,提高能力
第一步,识文断字。只有了解课文的每一个词汇和语句,学生才能流利、准确地通读。教师在教学时应确保学生阅读准确,对一些难度、易错的词汇和语句提前做出说明,让学生通过朗读训练,记住那些难点和易错点,提高学生朗读准确率。第二步,停顿的问题,阅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停顿没有准确的认识,整个阅读过程呈现机械化的、没有任何节奏变化的阅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耐心教会学生认识、理解和使用语气停顿,理解文章的节奏变化,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
3.多样朗读,能力发展
朗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留足让学生大声朗读的时间,并且结合阅读理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更好地推动朗读教学的开展。例如,采用朗读模范的方式。模范的对象可以是老师或者录音设备,这样进行朗读的好处是学生会根据朗读模范不断练习,逐渐掌握朗读的正确方式。又如,采取领读的方式。领读阅读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逐句阅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更快地掌握断句方式和阅读语速,领读主要由老师带领,现在还兴起了由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同学们领读的方式,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有效提升他们的朗读能力。
4.朗诵技巧训练
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锻炼学生说话发音、表情和语气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朗读需要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而朗诵则在感情色彩方面有更高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英语老师对学生的朗诵指导力度不够,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纠正,朗诵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指导,在班级整体朗读训练过关的基础上,以“教师示范——整体朗读——小组朗读——个体朗诵——纠正指导——个体朗读”的顺序进行升级朗诵训练。这需要教师自己先掌握朗诵的诀窍,同时改变以往早晚读让学生自由安排的方式,适时落实技巧指导。在班级训练有一定进步后,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舞台、球场等场合进行朗诵,举办班级朗诵比赛并颁奖,以增强学生的胆量和成就感,促进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六、组织公众场合演讲
在公众场合演讲,除了需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需要胆量、自信。很多小学学生存在见识面狭窄、阅历不够丰富的问题,极少有参加大型活动的经历。当需要在公众场合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时,常常自信心不足,出现声音低小,词不达意,紧张结巴等表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演讲比赛,为学生提供历练的平台。以笔者为例:小蔡同学初一时,读书声很响亮,但是回答问题或独自发言就不知所措。正好英语科组组织英语主题演讲比赛,笔者鼓励小蔡同学报名参加,并对她进行技巧指导。通过“一对一演练、面对小组演练、面向全班演讲”的步骤依次进行训练,小蔡同学越来越自信,最终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此后,小蔡同学敢于表达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成绩也越来越好。实践证明,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4]。
七、通过多媒体的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新奇有趣的导入是教学的必备条件。新奇的英语口语表达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英语使用欲望,优化语言和思想渗透效果。同时,导入要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教学的规律性和新颖性,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教师在进行口语表达场景导入时,不能超越小学学生的学习范围,要注意多媒体内容的导入合理性。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对他们的语言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主性也会激发,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5]。
八、扩展口语第二课堂
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还有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随着教育空间的扩大,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运用知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自然会更加快速、稳定。为此,教师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并通过“网络教育”进行口语表达。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师生可以远程进行英语交流和沟通,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通过第二课堂的网络支持,学生也能加强和其他学生的英语交流。同时,通过与同学们在网上用英语交流,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有质的飞跃。还可以以家庭为课堂,可以用英语和家人交流,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营造家庭语言环境。
九、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
很多人认为学习是教师影响下的活动,但是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颇深。文明和谐的英语口语表达教学环境不仅局限在校园里,还能够延伸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口语表达环境的和谐稳定和文明,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6]。而很多小学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并不好,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口语表达与交际的环境比较恶劣,存在很多英语口语表达不合理、不正确的现象。所以需要教师拾起父母的口语表达教育责任,多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多的开展家访和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及时的纠正和改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良好的家校口语表达环境的塑造,促进小学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优化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英语教师应认真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练习,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大口语交际练习的强度,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训练他们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表达能力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富有自信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薛珊.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究[J].英语教师,2022,22(8).
[2] 梁荟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 应用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2(2).
[3] 张雪原.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2022(1).
[4] 谢静静,余方敏.角色扮演型游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1(23).
[5] 王丽英.优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6(12).
[6] 薛亚平.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