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胜华

进贤县实验学校3317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落实“减负增效”的具体要求,努力构建一个“减负增效”的数学课堂。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取问题导向法,构建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设置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利用家校合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成效。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策略

正文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学习模式、课堂活动、教学方法、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确保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并且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从而构建一个“减负增效”的高效数学课堂。

一、精准备课、重视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学生学业减负增效,教师需要对课程精心设计首先,需要对单元整体进行精准备课,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并对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加强梳理,确保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师通过梳理单元知识框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归纳总结,提高备课质量和水平其次根据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单元作业进行合理设计在此环节,不仅需要设计包括能够夯实学生基础的基础性作业,同时还应对具有拓展性的作业以及实践性的作业进行综合运用教师要对作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遵循前后递进的原则,其中对复杂性问题,需要进行适当整合和灵活调整通过对单元关键作业、单元作业框架的不断探究,确保单元学习目标能够在每课时作业设计中得以持续体现在课堂实际教学的导入环节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教师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及行为特点等方面对教学导入进行合理设计,并营造有利于愉悦、轻松教学的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以往通常采用对计算公式进行直接讲解的教学方法,因其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极易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因此教师可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将各种圆形事物以更直观、更生动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如:月饼、月亮、飞碟、披萨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改善其次可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再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显著减轻,教学成效有效提升

二、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教学实效性

为了实现提质增效教学目标,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缓解,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如: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中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比如:教室墙壁需要进行粉刷,重新贴瓷砖,要求学生对所需的涂料和瓷砖量进行计算学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解决的思路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对教室墙壁进行实地测量,根据涂料的单位面积用量以及瓷砖具体面积,对其用量进行精准计算在此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更深切的体会,使学习认知和学习体验不断加深在实践教学环节,授课者还应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尽可能的加以关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教师还可利用课堂十分钟时间,设置巩固练习,对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难点,采用更具有实效性的课后辅导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和诊断,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和巩固练习环节的学习效果反馈,对课后分层作业进行合理设置

三、合理设置分层作业

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发展状态加强关注,设置更加多样化的作业类型,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进步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后作业设计进行全面优化,以达到学生作业量减少的目的,同时对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有效减轻课后作业所带来的身心压力和负担首先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通过复习巩固类作业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技能、知识、方法,并使学生对其进行简单运用教师还可通过单元整体设计,以及分课时布置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新课的核心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在此类作业具体设计时,可根据课堂练习巩固环节学生的练习结果,针对基础题容易出错的学生,设计相配套的家庭作业,使其对基础知识加强练习其次,通过拓展延伸类作业的设计,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设计的作业内容需要与学生所学知识加强联系,对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加强培养此类作业主要适用于优等生和中等生进行选做,作业练习需要保证习题量适中,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和巩固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活的练习方式,进一步深化、拓展课堂学习内容,确保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使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应用

四、实践性作业的灵活运用

通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灵活运用,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如在进行“绘制学校平面图”的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每一项实践性作业内容,对相应的评价目标进行制定,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的方向以及完成标准更加明确通过任务分解和逐一落实的方式,能够使任务难点分散,使学生的作业完成压力和负担减轻另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指导方式进行灵活运用,如针对性指导、持续指导、分层指导等如在小组课题研究项目中,教师需要对方案制定加强指导,教师还可采用课堂集体讲解以及小组指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对如何完善设计方案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通过教师指导、全班交流、合理取舍等环节,形成大家认可、统一的方案在进行分组时,应采取自愿分组与教师合理调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同一小组中包含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由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教师可利用活动步骤,对学生交流汇报时应侧重的内容加强指导,如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应指导其对绘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解决经验等进行分享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双减”政策中关于“减负增效”的具体要求,充分理解“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科基础等多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学礼.“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2(25):82-84.

[2]高丙显.“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5):109-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