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时间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116023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敏感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想之光,理所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缘时而新、因人而异,都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美,更具心灵的感染力。

 

()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行。可见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1、班主任自身要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要宏杨正气,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可信任感和可钦佩感,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2、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左右着班级的气氛,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有奉献精神,对班主任工作有热心,把班主任工作当作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用心投入,用心学习,用心探索,用心工作;对班级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主任工作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积累经验;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表率。凡事要注意坚持原则,对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如学生做错了事,违反了校规校纪,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否则,班级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班主任更要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以博大精深的专业理论来吸引学生,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殿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班主任素质修养,以高尚的品行增强“身教”的功能。 

3、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必须做到,学校无论对老师和学生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必须全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掌握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 

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往往带有当年班集体的某些特殊的印记:严谨的、朴实的、活泼的、宽容的、谦恭的,或者是放任的、散漫的、敷衍的、浮躁的、保守的。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1、国有国法,班有班规  

一个新的班级组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珍惜友谊、互敬互爱,共建班集体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小主人意识。班规的制定不应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应由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制定。共同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制定,进而在全班学生中形成共识。试想像学生对某项要求如果不理解其重要性,或对某项要求不能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时,又如何去遵照执行呢?反之,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又岂能轻易违背?  

2、班规落实要持之以恒  

班规的制定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班级内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制,使常规训练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通过竞选争取班内的职务,赋予他们不同的职责权限,鼓励他们来协助老师工作。此外,还可以在班内开展轮流班干部负责制,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评比结果由专人及时通知家长,并与评选挂钩,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充分发挥集体的舆论功能  

当班内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可以随时召开班会,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不良行为的后果,使班内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使犯错误的同学认识危害,自觉改正。把不良行为的苗头即使扼制住。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参与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每一个活动。如主题班会,班主任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主题,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主持,自行组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1、要审时度势选拔干部,切忌班干部选拔简单化。新的班级的建立,刚到校的新生还不太适应新的环境下的班级,缺乏集体主义和班级荣誉感。在逐步培养这种集体主义理念的同时,必须有一中坚力量和有一个工作能力强、有号召力、凝聚力、威慑力、影响力的班委。这班委一班人的选拔关联到今后班级管理的最基本条件和今后最关键的环节。因为他们是这个班的左膀右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委,班主任就变得非聋即瞎,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更谈不上做好班级工作。  

    2、对班级工作要长抓不懈,切忌一暴十寒。班级纪律要长抓不懈,做到嘴勤、腿勤,即有的问题将要经常讲,甚至要不厌其烦地讲。如迟到、早退、学习、卫生等等讲一次不行应时常讲。腿勤,到班级应经常,随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在管理上体现一个“严”字,也就是严管理、严要求,对班级死盯死守,逐步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加强学生的各种自身修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那种只抓表面,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忽冷忽热,一暴十寒是班级管理工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3、要作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武断专行。如果家长式的管理,只能引起同学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在管理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经常和他们友好交谈,拉进和他们的距离,使他们认为老师的批评是友善的,对同学们是关心和爱护的。对那些纪律性差、学习不努力,应了解其原因,不能一味地武断批评,要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避免班主任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4、要综合管理,切忌唱独角戏。人们常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个别的双差生(纪律差,学习差)实行班主任、学校、家长综合管理,班主任不能唱独角戏。在班主任做细致思想工作的同时,还须时常和家长沟通,及时反应其在校情况,使家长配合做自己孩子的工作。如果收效不甚明显,再把这情况反馈到校方,在严明纪律同时给予一定的压力,使之认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跟上班级行动的步伐。  

    5、要一碗水端平,切忌厚此薄彼。班主任对班内所有同学要平等看待,尤其是对那些表现较差的同学要热情的、主动的接近他们,多谈心,使他们认为老师没有偏见。使他们在班内有温馨感。在处理问题时应了解清楚谁对谁错。切忌按印象办事,更不能带有个人成见,武断处理问题,严忌厚此薄彼,偏听偏信造成受到不公正同学的敌对情绪,使之今后对老师不信赖。 

(四)鼓舞学生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树立榜样:个人修养的榜样,学习刻苦终成大器的榜样,敢于拼搏的榜样,成绩先居劣势后赶上来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的榜样,伟人,名人,民间故事中的典范。 

   2、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树立目标,取长补短。面对挫折实事求是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成功的道路,和他这时具备的优势条件,并鼓舞他的斗志,强调人不应只重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着眼于人生的全局。讲清一时的努力不会换来立时的好成绩,必需长期努力。 

3、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班主任经常的一项工作,也是待进生转化的中心,班主任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要反复布置,了解后再采取措施纠正,直到这个学习习性养成,还需要针对每科的具体情况对具体科目的学习方法全方位的指导。 

4、组织兴趣小组,作为学习扶贫小组,让学生教学生,提高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小组的同学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让自已的能力也上一个新台阶。总之要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同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努力争先,不畏艰难的氛围。 

5、强调学习时间的投入,基础差要追赶上来只有刻苦,只有艰苦的劳动才有巨大收获,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吸取,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班主任的生活每天都平凡、琐碎、忙碌而充实。

一年级上学期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去喊学生起床,625准时在操场上集合,6点半早操时间,然后回到宿舍检查内务,7点的时候自己吃早饭,7点半在教师门口等候学生来上早自习,750回到办公室准备自己的英语课程,当然在早自习期间,要对自己所带班级的课程加以强调,对今天的重要事情加以督促,对教室卫生加以监督,同时对班级双差生加以鼓励和劝诫。间操时间准时去操场领学生走步和跑步,之后匆忙自己的英语课程。

中午的时候要去寝室检查卫生的同时,和学生谈心,谈论一下今天上午的课堂有什么问题,往往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能发现问题,下午的时间是留给班主任解决问题最好的黄金时间,因为下午56节课就是学生上课,班主任可以这个时间去课堂查看学生的上课纪律,在78节自习课的时候把今天的问题处理掉。

6点钟的晚自习,班主任必须要到教室等候学生,当学生进到教室看见班主任都在的时候,尤其是老师对学生和蔼的微笑,会让学生觉得温暖,当然晚自习期间老师不必要一定让学生学习2个小时,可以拿出半个小时进行交流,我在当班主任期间,会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新闻读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听的同时有所思考,思考的同时有所感悟,感悟的同时,加以提升。

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最辛苦的,也是最头疼的,因为学生一年级的养成教育对于中专三年级的整个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而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年级来的时候仅有1516岁左右,所以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的外在控制,逐步达到90天以后的自然阶段,也就是一年级的整个上学期。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坚持下来更是难上加难,大家谁能想想日复一日这样做下去其中的辛酸与艰苦?但是如果你真的用心了,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当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就像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把握和拿捏一样,只有了解学生,理清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班主任只有对自己班级的每个学生的问题了解清楚,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而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进生的显著特点是“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又改错”。一个人的行为好纠正,但不好的思想要改变则很难,而一个人是否转变取决于多种因素,我不保证“后进生”一定能转成优秀学生,他们也可能反复甚至堕落,但我会尽到我的努力。我特别信奉这样一点:班主任要善于把对某一个学生的褒贬,变成整个学生集体对他的褒贬。这也是80年代末期提出的一个观点:要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现在教育界提出“反思型班主任”,就是将班级的学生当成课题和研究对象,把解决这些问题,当成是课题的研究要义,在这里,我觉得没有谁有能力谁没能力,谁厉害谁不厉害一说,我觉得就是责任心的问题,责任心存在,那么就会不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成为反思型的教师。

一年级的时候,我每次找学生谈心,都会做记录,整理好谈话的思路和要观察出来的问题,等下次再谈的时候,学生会对老师上次回答问题的倒背如流而惊讶,他会觉得老师特别重视他,进而愿意敞开心扉。

我深深地懂得:教育是科学,又是哲学,教育是技术又是艺术!真正做到教书又育人、教而重树德、授业又讲人生的境界,是我努力的方向。应该面对学生今天的需要,更应想到学生明天和后天的发展;应该给学生以知识。更应该着眼于学生丰富而健全的人格的培养。现在的我是在艰难而又执着地前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不仅仅是有意义的,它还是——美的。让黄金般的中学时代永存于学子的心中吧!让蓓蕾盛开出更加瑰丽的花朵!向着人生,向着未来,奋进吧!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