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之运用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运用
正文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界对各个教育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扎实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有效的主动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高中语文教学的多种教学要求。文章笔者将对学生在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措施,希望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提示。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开放性教学氛围
教学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互动式教学方法为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师生互动、师生交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语文老师要及时改变老旧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到语文教学中去。要使学生具有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新知识。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而非课堂的主体,应指导学生积极学习,增强学生参与语文课程的兴趣与热情。通过这样的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的有效自主学习[1]。
二、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趣味化教学
在趣味化教学中,大多高中生能够保持聚精会神和积极的精神,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可加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次,在语文课上不失时机的幽默一点,能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适当的加入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增添不少活力,使学生在大脑高速运转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感。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的语言,会让学生们感到无限的回味,也会使他们更加期待下一课。比如在课后,老师拿起黑板檫或书本,轻轻地拍一下桌子,说道:“嘿,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下课!”此外,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提出问题,能保护学生的自尊,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自然,语言上的幽默化是好的,但不能因为幽默而脱离教育内容和实际需要,教师要知道语文语言中蕴涵着深刻的智慧,让学生在开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了解语文的起源,进行核心素养的熏陶。
(二)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高中生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认知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优势,但对于很多高中生而言,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他们在课堂上的长期关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实例为指导,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减少对新知识的恐惧,使学生更容易亲近这门课程,并更好地培养语文课程所要求的核心素养[2]。
(三)小组合作学习
(1)明确合作目标
尽管传统语文教学中也会运用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老师并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各种学习方法都是以学科应试为目标,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3]。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和《登岳阳楼》诗作中,两个组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两首诗所表达的诗人情感是怎样的?”意见不一致,在讨论中互相争辩,小组其他成员调解不成,整个小组就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被老师口头批评。对此,学生必须认清集体存在的价值,正确认识集体责任,正确处理与群体成员的关系,以个人的进步推动集体进步,集体也能推动个人的进步。要好好维护团队间的关系,并不只是因为组成了很多学习小组就形成了小团体,这对班级的集体进步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直接影响到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建立团队意识,要使团队成员取得共同的进步,团队成员必须相互配合。
(2)丰富合作学习课堂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教学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教师可引入竞争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每组讨论,找出文中好词、句子,然后进行小组朗读排练和呈现。最后由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投票选出朗读得最优秀、配合得最默契的小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引入合理的竞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室中的学生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融于学科教学中,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很不一样,对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发展非常有利。这样不但使教学简单化,把复杂抽象化的知识变成直观的形象,而且给学生以视、听、触觉等多种外在刺激,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途径。投影仪大屏幕的使用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知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感受更加具体和深刻[4]。
在电子产品广泛应用的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们不再只在教室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而是进一步将信息技术发展到了教室之外的学习。例如,在大数据盛行的时代,网络直播课、微课等新兴学习模式逐渐凸显其优势,这些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模式上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为新时代学习注入了新鲜血液。当学生学习完某节课之后,如果还有同学对于某个知识点有疑惑,那么语文老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再发送到班级学习平台,让学生能随时进行学习。
但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这一问题还有待加强;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律性差的学生容易在这种课堂上失控;资源丰富多样,容易使分析和反省的过程变得模糊不清等。这些都督促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做好计划。
(五)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
(1)确定任务目标,做好前期准备
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觉得语文课太过单调,再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不够灵活,相互之间没有建立起较为和谐的联系。因此,在实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合教学时,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正确地确定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单元整合教学得以实施[5]。
同时,要想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师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和沟通,教师在确定任务目标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由教材来确定教学主题单元任务目标,再由学生组成小组来完成,各小组将就最后报告的结果进行集中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围绕主题,明确单元目标
如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中,教师首先抽取课本内容中的相关材料,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古诗词学习与理解。基于此,在这一单元,我们会学习到很多诗词,《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登高》等等,认识到很多优秀的诗人词人,杜甫、陶渊明、李白、李清照等等。那么在本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去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去分析这些诗歌,同样,这些作品写作手法都值得同学们展开深入阅读,进行文本的深入理解。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领会了这些诗歌之后,可以开展一些课堂活动进行古代诗歌的拓展。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头脑风暴,想一想我们学过的一些与本单元写作手法相同的古代诗歌,并探讨一下这些古代诗歌的优美所在,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自由写作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堂活动,不仅能一定程度加大学生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感,而且能对学生学过的古代诗歌做一个很好的回顾与运用。同时,教师要注重课程的逐步进步,注重如何逐步实现大单元的语文整合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学习技能,重视学生的后续发展和实践。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
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问。面对新课改的号召,很多教师开始意识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的时候,不仅把学生当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且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时间。指导学生提问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开始时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合作讨论,不断学习[6]。然后,老师会安排各组的代表来回答问题,如果各组还是不能回答,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提问解疑。然后,教师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并详细讲解。与此同时,面对一些敢于探索问题、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教师也应给予表扬,促使学生及时找回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自主性。
四、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不再像小学那样会在课堂上对各种问题提出质疑,高中生更多地出现了“沉默学习”现象,这是由于在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强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提问精神。再也不喜欢对各种问题提出疑问,很少辩证地思考,而一味地听老师讲解,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非常不利。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有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缺少批判性思维,学生就不能深入研究问题,不能独立创新地提出问题。所以,辩证思维对学生很重要,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犯错误,权威知识未必正确。你们不必完全相信书和老师。要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批评,敢于否定。”
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更多时间用来给学生自主探究,并从中获得经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同学们学习“话剧”相关或角色、对话较多的语文单元时,由于这些文章的角色和对话都特别多,故事情节也基本靠人物语言进行推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单元时,为了改善语文课堂的沉闷枯燥感,可以开展“话剧或故事编排”等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自主分组,进行相关编排。在正式表演时,由学生组成大众评审团,并给每一个评审团成员一份打分表,将小组的优点与需要进步的点提出来。最后进行统计,看哪个表演小组的编排最完美,选出优胜组,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对所有这次实践活动的参与成员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上述所说的语文单元,基于故事编排任务开展大单元整合教学,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7]。
结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而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具体地说,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积极践行核心素养的教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静.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 韦锦洲.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分析[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3] 张青波.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27):32.
[4] 李发云.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2):26.
[5] 周金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