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夏结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225766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其独特的魅力,而在高中课堂教学课程中,通过对学生的美术教育,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要想让高中生能够在美术的课堂上嵌入式地进行启蒙学习,离不开美术教师的趣味化教学,鉴于此文章探究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

高中美术;趣味化课堂;策略

正文

作为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优质的美术教学能够提升高中生美术鉴赏水平、美术绘画能力以及美学素养,并且能够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尊重高中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各个环节之中,让美术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鉴于此文章探究趣味课堂构建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构建趣味课堂的意义

真、最负责的“好老师”。新时期高中美术教学创新化发展大环境下,兴趣教学法全面应用和有效渗透于高中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提升高中美术学科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美术教师在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结合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备和教学策略,让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生动鲜活且趣味十足,能够迅速提升高中美术教学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让高中美术教学的优势和潜力得以完美体现。兴趣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成为高中美术教学逐渐走向科学、综合、创新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高中美术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一)释放学生心灵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还包括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观念下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特征,从内心深处激励学生,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让他们在真正意义上接受美术学习。例如,在教学高中美术《变幻的自然万物》时,因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的是一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要求学生学会对这些事物进行欣赏和描述,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会采取理论讲解、图片介绍、任务设计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标。实际上“描述自然事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绘画,教师可以调查学生的喜好,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美术学习获得足够的体验感,找到提高自己艺术水平的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其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部分学生对摄影情有独钟,而摄影正是用美术表达真实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教师可以要求这部分学生对平时所看到的“自然界中美的事物”进行拍摄,并在随后的课堂中进行展示;部分学生喜欢雕塑,认为“雕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一件事物,且具备较强的立体感”,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设置“雕刻某一件物体”的任务,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赢得其他学生的肯定与支持;部分学生喜欢进行抽象描绘,教师同样可以结合这一特征设置对应的学习任务。很显然,以这种方式开设的美术课堂能够满足更多学生的兴趣需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释放以此构建趣味美术课堂

(二)教师组织趣味游戏让美术教学更欢乐

传统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极为正规、严肃,美术教师往往更为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结果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欢乐性,致使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较低。通过美术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与深入挖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和渗透一些趣味十足的游戏环节,进而让美术课变得更加欢乐多彩,让高中生能够从传统美术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完美转变为主动探索美术知识。

例如,水墨画与油画各自具有怎样的美术特色?人物肖像的描绘具体有哪些主要手法?审美能力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等等。接下来,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法,让高中生展开组间的“抢答PK”。在游戏环节,学生积极抢答美术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最终以准确回答问题最多的小组为优胜者。在这种趣味游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中生不仅能够在日常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加认真、更加细致,而且会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加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真正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此外,美术教师也可以在游戏抢答环节精心设计积分制,并且定期对每一名学生、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积分评比。让优秀的学习小组和个人获得一份精美的美术小礼品,如调色板、水彩笔、宣纸、颜料等,让高中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趣味美术教学游戏构建趣味美术课堂

(三)完善教学评价多元综合,释放活力

在学生主体思想的引导下,教师应当完善教学评价体制,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使其能够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结合《变换的自然万物》这一教学案例,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教师应当本着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作品形态各异、样式不同,质量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以质量的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第二,教师应将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相结合,可以将喜好相同、制作方向一致的学生编到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他人的作品,提出建议,这样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第三,教师将教师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先让其进行自检自评,发现自己在完成美术作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自己的作品与真实事物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别”,随后教师为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如“可以多在网上学习作品制作方法”,鼓励学生不断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水平。评价的目的不再是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而应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以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开展多元化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构建趣味美术课堂

结束语:综上所述,创建高中美术趣味性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并积极把握美术趣味性课堂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手段,推动高中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海捷.趣味互动——如何打造好一堂高中美术鉴赏课[J].高考,2022(01):165-167.

[2]刁叶霞.优化教学,打造趣味高中美术课堂[J].考试与评价,2020(03):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