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探究千里江山图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馨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大兴 102600

摘要

色彩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颜色与人类情感、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色彩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元代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此画的色彩主题、运用和搭配,以及客观借用和主观赋予的色彩观点,探讨千里江山图在视觉艺术、审美体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价值。最后得出结论,在千里江山图中,画家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色彩,创造了一幅空灵、深邃、自然的山水画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

色彩心理学;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山水画;文化认同

正文

一、引言

 

色彩心理学研究颜色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心情,以及人们在不同的颜色环境下的反应和行为。千里江山图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希孟创作的一幅壮阔的山水画。本文旨在通过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千里江山图中的色彩运用及其对人们情感产生的影响,探寻其在艺术、审美、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价值。

 

二、千里江山图的色彩分析

 

1. 色彩主题:千里江山图的色彩主题以墨色、绿色和蓝色为主。墨色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1],绿色和蓝色则代表了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墨色及众多冷色调激发了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同时也表达了壮美江山的神秘感和空灵美感。

 

2. 绿色的运用:绿色象征生命、自然、青春和清新。在千里江山图中,绿色被用于描绘树木、山脉和草地,与白色的水域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色彩的使用让画面呈现出活力四溢的景象,给人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

 

3. 蓝色的运用:画中以蓝色描绘深远的山峦与天空,强调了空间的深度和广阔感。蓝色常常象征着平静、安宁、专注和沉思。在这幅画中,蓝色的运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寂静美,引导观者进入对自然美和宇宙意义的沉思。

 

4. 色彩搭配:千里江山图的色彩搭配独特,将墨、绿、蓝相互融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这种层次感的表现不仅强调了各种色彩的协调统一,还传达了空灵、厚重、宏大等深刻的情感体验[2]

 

三、从客观借用与主观赋予的角度看千里江山图的色彩

 

1. 客观借用:客观借用是指对于颜色的感知和属性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在千里江山图中,绿色通常与生命、自然和安宁联系在一起,因为自然环境中绿色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树木,给人一种安宁和放松的感觉。这种心理效应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来的,是客观的。

 

2. 主观赋予:主观赋予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经验对颜色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在千里江山图中,墨色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与画家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想背景有关。这种不同的心理效应是基于人们的主观经验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主观的。

 

、千里江山图中色彩应用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意义

 

1. 色彩心理学原理:色彩心理学主张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3]。其中,暖色调通常给人一种温暖、活力、兴奋的感觉,而冷色调则可以使人感到安宁、平静、放松。千里江山图中的色彩运用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巧妙地激发了人们的心理感受。

 

2. 对审美体验的影响:千里江山图中独特的色彩搭配,使画面呈现出多层次、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以冷色系为主,让观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种愉悦、宁静的心理体验。

 

3. 对文化认同的塑造:在千里江山图中,墨色的运用代表了中国古典水墨画的传统文化内涵。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强调了画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凸显了画家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想背景。这使得千里江山图在珍视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认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 艺术价值: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画面的构图、笔触、色彩等方面的高超技艺。画家王希孟透过一幅千里江山图,展示出浩瀚、开阔、深邃的山水景色。其次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千里江山图通过墨色表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独特风格,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2. 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在现代社会,千里江山图不仅被用作艺术收藏和画展展示,还成为了许多设计师和创意人士进行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千里江山图为素材的服装、家居、旅游产品等,借助其空灵、自然、宁静的色彩表现[4],赋予了现代生活更多的美学体验。此外,千里江山图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交流的载体,传递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总结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探究千里江山图,可以发现画家王希孟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创作出一幅空灵、深邃、自然的山水画卷。该画的多层次、富有生命力的色彩表现,使人感受到宁静、神秘和广阔的心理感受。在千里江山图中,墨色、绿色、蓝色等色彩的运用,结合客观借用和主观赋予的色彩观点,显示了大自然和江山美景之美,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此外,千里江山图在视觉艺术、审美体验、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

 

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色彩心理学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以及它们所能激发的情感和心理反应。从千里江山图中的色彩运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可以看出这幅山水画卷在艺术欣赏和文化认同层面的重要价值。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千里江山图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晓佳. 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感受青绿山水的色彩[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 郑瑞利.浅析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语言[J].美与时代(),2012,No.472(08):61-62.DOI:10.16129/j.cnki.mysdz.2012.08.028.

[3] 吴云.美术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研究[J].艺术品鉴,2021(27):148-149.

[4] 张碧云,冯佳森.色彩心理学意义的绘画艺术治疗探析——以焦虑症为对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339-343.

作者简介:王馨1998—研究生北京印刷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