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与实施
正文
语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通过积极开展户外活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幼儿身体素质。为此,各个地区的幼儿园都已经开始围绕幼儿教育,逐步增设了种类多样的户外活动,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和探索也越来越聚焦于户外游戏活动,以此确保幼儿身心得到平衡发展。户外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相较于传统的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更容易释放幼儿的天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如何做好户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旨在为幼儿创造更加优质的活动环境。
一、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对于幼儿户外活动的存在价值,教师从身体、心理、双商这三方面出发进行具体阐述。首先,幼儿园室内空间非常有限,加之班级幼儿人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想在室内使幼儿完全舒展筋骨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室内多以木地板为主,所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现象,由此便增加幼儿受伤的可能性,而户外空间较大并且幼儿园设有塑胶质地的活动场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完成户外活动任务,从而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身体素质。其次,优化幼儿的心理环境。鉴于多数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常常在其中穿插相应的游戏环节,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战胜挫折并独立突破难关,从而使幼儿逐渐树立自信心并克服恐惧心理,进而形成抗挫折意识。与此同时,户外活动少不了幼儿互动环节,在此过程中有利于释放幼儿的天性,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并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倾向。有研究表明,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可以促进人体内血清及多巴胺的形成,多巴胺会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因此户外活动能维护幼儿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后,幼儿要想有效参与活动,必然会开动脑筋思考活动规则,教师则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引导其解决问题,因此,在提升幼儿智商的同时强化其情商能力。
二、幼儿教育中户外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做好户外活动区域环境布置与材料投放
幼儿园在开设户外活动项目时,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与活动欲望,必须做好活动区域的环境布置,保证活动区域划分合理、环境充满趣味、场地安全,让幼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参与多样的户外活动。为此,幼儿园应当根据教育教学活动实际需求,合理布置游戏活动区域。如设置以锻炼幼儿平衡能力为主的“自行车、平衡车类活动区域”、以锻炼幼儿敏捷性与协调性为主的“篮球类、足球类、轮滑类活动区域”、以锻炼幼儿力量与耐力为主的“跑步区、跳跃区、攀爬区”等,突出活动区域的多样性,促进幼儿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幼儿园必须要确保这些户外活动区域的位置划分合理,避免各个活动区域距离过近,让幼儿能够有充足的户外活动空间。此外,在摆放各类器材时,幼儿园必须要确保各类运动器材摆放整齐、安装牢固,避免幼儿在使用这些运动器材时发生安全事故。与此同时,要想提高幼儿参加各类户外活动的主动性,幼儿园必须要合理投放各类户外活动材料,保证投放的材料种类多样、数量充足。幼儿园可以投放一些小巧的材料,如布艺口袋、足球、篮球、跳绳等;也可以投放一些较大的活动材料,如车轮胎、爬爬车、平衡木、障碍跑物品等,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幼儿的户外活动需求。在选择户外活动材料时,应当避免尖锐、坚硬的材料物品,以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同时,幼儿园应当准备数量充足的户外活动材料,不仅要确保每一类活动材料的数量充足,还要考虑材料的大小、颜色等,突出颜色的多样性,这样可以防止幼儿之间发生争抢,在保证户外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让每个幼儿都可以获得心仪的活动材料。
(二)幼儿教师在户外活动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在户外自主活动开展之前以及开展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第一,针对一些有风险的运动,教师要事先向幼儿讲解运动技巧,如一些活动器材如何使用,如何避免伤害到自己,等等。在户外活动中,幼儿不可比避免地要接触一些新型的运动器材,因此,在幼儿进行户外运动之前,教师一定要亲自教授幼儿运动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一些竞赛或者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游戏中,教师一定要向幼儿清楚地说明运动动作的安全要领和规则,并且要亲自进行多次示范,避免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伤害。第二,教师在让幼儿进行一些特殊的户外活动之前,必须让幼儿先做热身运动,并在热身运动中教会幼儿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不受到伤害。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运动时,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并全程对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观察,对一些幼儿可能会发生危险的运动行为要及时制止。比如,在“警察抓小偷”这一幼儿户外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户外游戏的动作要领包含走、跑、跳、攀爬等动作,并且要把活动的地点设定在广阔的地方,以便进行有效的准备,这是户外运动课程的一步。接下来,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带领幼儿回顾“警察抓小偷”这项室外运动的规则,引导他们了解“警察抓小偷”的具体要求。想要让户外活动更有趣,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幼儿分为若干个小队,依次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如路人,警察,小偷等角色。第三,让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户外运动,不仅是幼儿教师的职责,也是幼儿家长不可推脱的责任。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合力对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将户外活动的安全规范内容制造成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发布到幼儿园家长互动群中,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此动画,以此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和家长都能更好地了解安全运动知识。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开展安全教育,在引导幼儿回顾当天参与的户外运动时,通过提问等方式促使幼儿明确自身在参与户外游戏运动时出现了哪些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发生什么安全事故等,使幼儿加深对在户外运动中优先保证自身安全的认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以此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延伸和拓展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教师应从分析活动意义出发,在明确活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活动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陈长青.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探索与尝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5).
[2]梁彬彬.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优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6).
[3]秦文静.关于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