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颖

长汀一中 366300

摘要

在传统的化学知识教学中,有些老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仅仅是把化学知识简单的说出来,而学生的注意力和视线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吸引,从而导致在课堂上难以进行有效的吸收,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不足,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关键词

“互联网+”;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各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今天,这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在传统的知识教学中,有些老师自己的教学方法太单调,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因而不能掌握很好的化学知识。

一、“互联网+”对化学课堂的优势

“互联网+”是一种虚拟,“互联网+”所营造的空间亦是一种虚拟,能储存大量资讯。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海量的信息。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使教师获得更多的信息途径,从而方便了他们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交流往往限于教室,课余时间有限,很难达到有效的交互效果。另外,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老师们只能和学生进行交流。而“互联网+”的运用,使师生在线上即时互动,例如课堂提问,并非只有个别同学有表现的机会,而是全部同学都可以透过互联网参与课堂。以往的化学知识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呈现,老师们是在课堂上用口语来表达的,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而“互联网+”则能将化学知识以各种方式展现,如图片、影像等,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到,并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

、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对策

开展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把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课堂引进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来。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浅谈了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互联网+”的对策,并对智慧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以期为高中化学信息化改革提供理论借鉴。高中化学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使教学重心集中于学生,使学生对实验要点产生明确的认识,并能进行有目标地实验操作。比如,在讲解“碱金属”实验时,化学教师可以制作信息化教学课件,把相关教学内容记录在教学大纲中,并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做出特别的标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要领。另外,化学教师也可以将实验内容整理成微课,并将其上传至网络,让高中生在课后自行下载,在课后更好地巩固和温习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利用信息科技呈现各种化学现象

化学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引进到化学教学中。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会涉及一些微观的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等,这些都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如果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原子和电子的运动轨迹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现,让高中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状况,从而减少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上的困难。

智慧课堂在高中化学的应用分析

智慧课堂的建设包括“云”(云平台)、“网”(云服务器)、“端”(终端应用软件)三个主要模块,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智能 APP和教学插件来实现,智能APP可以在电脑上安装,也可以在手机上安装,通过手机 APP可以将化学教师和学生的手机连接起来,为学生们提供实时的服务。智慧课堂与其他信息教学技术相比,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可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即教师讲课,学生学习,教学评价都可以在同一平台完成。以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为例,这部分内容是对海洋资源认识基础上的复习、归纳和延伸。教学大纲要求:在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体现化学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从课程内容延伸到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资源环境与合理开发的观念。化学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整理为(设置问题、自主学习)——(汇报交流,合作学习)——(跟踪点拨,深化学习)——(归纳反思,拓展学习)思路,同时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关注学生的课堂报告和沟通。在课程导入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图像、录像和相关的数据图表,最大限度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探究性的教学一般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化学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对这六个环节进行相应的优化。(1)自主学习环节:化学教师设计问题情景,选择和制作微课录像,让学生根据化学教师的要求自行完成课程的学习,并在网上提出问题,并利用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即时交流。(2)检测反馈(前测):通过对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提问进行分析和总结,化学教师能够对学生“近期的学业状况”有较好的掌握。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前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3)释疑拓展:在课堂上,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进行科学探究、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的同时,化学教师要注意利用智慧课堂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观察。(4)检测反馈(后测):利用智慧课堂软件实时推送练习题,引导学生对课后问题进行反思。不仅可以使化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能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缺陷。(5)归纳总结:化学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结束,但是从整体上讲,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化学教师应当在这一阶段从学习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情景。(6)云端补救:通过智慧平台上的数据诊断系统,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诊断,让高中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省,弥补自己的不足。

运用智慧课堂上传优质视频

将智慧课堂教学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使“智慧”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改善,就需要化学教师转变思想,把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性思维有机联系起来,在后续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使其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助力。新课标提出,要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每个学生身上,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信息化2.0也指出要大力提升学生的“互联网+”素养,实现创新融合发展。为使高中化学信息化教育满足新课标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必须在高中教育中引入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智慧课堂,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智慧课堂的背景下,化学教师们可以上传高质量的教学录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回顾和扩展。一般智慧课堂教学中的短视频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而五分钟以下的视频,则会很难让学生们理解到其中的难点。总之,运用“互联网+”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要熟练运用“互联网+”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全过程贯穿”的教学理念,把新课导入、难点讲解、实验教学、课堂检测等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清英.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4):127-129.

[2]赖雅花.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应用实践——以“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为例[J]. 亚太教育,2022,(14):98-100.

[3]郭玉锦,陈惟梅. 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3):237-239.

[4]张慧静.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现代盐化工,2022,49(01):130-1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