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杀鸡儆猴”与“有教无类”
摘要
关键词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杀鸡儆猴;有教无类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班级管理也成为中职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班级管理,中职学校往往会采用“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的方式,以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从“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实质,并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一、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杀鸡儆猴”与“有教无类”的研究意义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经过长期的实践,都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和特点。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因此,对这两种管理方式的研究意义如下:
首先,研究“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两种管理方式有助于深入了解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实质和特点,对于进行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和教师具有极大的研究和操作意义。其次,研究“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两种管理方式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和特点,从而确定在班级管理中何时使用哪种管理方式,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此外,研究“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两种管理方式可以为提高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深入研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两种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并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的管理方式
(一)“杀鸡儆猴”的管理方式
“杀鸡儆猴”是一种常用的班级管理方式,它强调纪律和规矩,认为只有强制性管理才能够维护班级的稳定和秩序。这种管理方式的代表性行为就是开刀罚款、体育惩罚、惩戒性评分等。学生们面临着成绩退步、班级评比下降、情绪压力增加等现状。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可以起到短期效果,但在长期中却很难获得彻底的成功。
(二)“有教无类”的管理方式
“有教无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班级管理方式,它主张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与“杀鸡儆猴”相比,“有教无类”的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支持,整个班级氛围和谐而积极。
三、有效应对中职学校班级“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
(一)提高惩罚措施的实施力度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方式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明确目标和标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教师应该清晰地设定目标和标准,以确保惩罚措施的实施始终与班级管理目标一致。其次,正确认识“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将“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两种管理方式理解为必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不要以惩罚为主导,而是以教育为主导。然后,惩罚措施必须合理、有效、公正。班主任和教师在实施惩罚措施时必须确保其合理、有效和公正。惩罚措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证据。接着,与家长、学生和社会共同监督。班主任和教师应与家长、学生和社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起互相监督的机制,以确保惩罚措施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最后,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班主任和教师应尝试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好的方面学习和遵从管理规定,避免过度依赖惩罚手段。
(二)实行分类管理
为了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有效应对“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中的问题,班主任和教师可以考虑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分类管理:
首先,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应该认真对待,了解他们的背景、优势和问题,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指导他们。其次,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班主任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制定特定的计划,采用特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克服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然后,建立不同的督导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更多肯定和鼓励,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则需要采取更严格的监督和督促措施,以避免他们陷入更严重的问题中。最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和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问题,并采取行动。此外,家长可以协助班主任和教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学校规定和管理要求。
(三)充分发扬“鸡蛋思维”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管理者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发扬“鸡蛋思维”,注重个体、尊重差异、激发潜能,是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鸡蛋思维”通常指的是注重发掘内在潜能、关注事物本来面貌、侧重个体因材施教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发扬“鸡蛋思维”来有效应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问题:
首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班主任和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其次,注重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班主任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然后,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班主任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机会自主探究、自由创新,激发他们的内在创造力和潜能。最后,多维度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班主任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潜力,采用多种评估方式来考核学生,从而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制定合理的班级纪律
制定合理的班级纪律是有效应对中职学校班级“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班级纪律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和学习,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进而减少学生违纪现象,避免出现“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现象。以下是一些制定合理班级纪律的建议:
首先,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协商。班级纪律应该是学生和家长共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结果,这样既可以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利,也能够让他们更加认可班级纪律,更好地执行。其次,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班级纪律,以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和需求。然后,考虑到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纪律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情况,并采取灵活性的措施,如分时段、分科目等制定纪律。接着,画出明确的界限和规定。班级纪律应该明确规定学生的责任和义务,适当地画出红线和底线,对于不同的行为进行界定和处罚。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纪律时应该以引导、教育为主,避免过于严厉,过于苛责。最后,及时跟进和调整。班级纪律需要及时跟进和调整,以适应环境、时代和教育需要的变化。
制定合理的班级纪律是有效应对中职学校班级“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管理问题的重要一步。班主任和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实际情况,画出明确的界限和规定,避免过于严厉,及时跟进和调整,促进班级纪律的执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
(五)注重班级集体建设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出现“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的现象,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和班级管理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因此,注重班级集体建设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强调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可以将班级规章制度融入班级文化中,开设班会、班课、班级活动等,增强班级归属感,减少惩罚的必要性。其次,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给予班级充足的学习资源,如优质教师、教学设施等,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同时,要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然后,强化班级关系的维护。班级管理中,要注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维护,这可以通过班级建立团队合作、互助、友爱等价值观,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减少“眼红心不平”的情况。同时,班级管理者应该及时关注和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温暖和人性关怀。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学校应该通过班级干部选举、班级活动策划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和权利保障。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管理的快乐和责任,减少“有教无类”的情况。
结论
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杀鸡儆猴”和“有教无类”都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虽然二者背景和思想有所不同,但前提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班主任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际需要来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新教育方式,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班级建设步入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荣.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甘肃教育,2020(06).
[2] 施媚.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21(20).
[3] 黄瑛.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职业技术教育,2020(01).
[4] 孙冬冬.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2(24).
[5] 武万通;张利宝.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J].学周刊,2022(08).
[6] 张咸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十点注意事项[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7] 陈启强.浅谈职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才智,2021(27).
[8] 李远洲;李艳.推行“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对全面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J].考试周刊,202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