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对高中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喜中

法库县高级中学 110400

摘要

在我国,篮球运动是发展最广泛、最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能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提高智力,增强自信心,增进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

篮球运动;高中生;体质健康;影响

正文

1、前言

健康意味着心理、生理和社会都能保持健康,这就是 WHO定义的“健康”,它不只是意味着没有疾病或受伤,而是能够迅速、完全地适应社会环境,也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国家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应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最佳时期,学习任务繁重,锻炼身体的时间比较少,应该把锻炼身体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进行运动。篮球运动是校园最为普遍的一项运动,进行篮球运动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它的运动效果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普遍关注。对篮球的研究,对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指导高中学生打好篮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校园篮球事业的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随机抽取的法库县高级中学三个年级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学报网和百度上进行了相关的搜索,从中找出了本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文献。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以及篮球运动对他们身体素质健康的影响。在三个年级中,随机选取了200名学生,向他们发出了200份问卷,回收了200份问卷,回收率为200%,20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

2.2.3数据统计法

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整理,利用 EXCEL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

3.1.1高中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程度和时间调查

调查问卷回收统计后得知,200名学生参与调查,有163名学生经常打篮球,22名学生有时候打篮球,15名学生不打篮球。

1  高中生每周参加篮球运动程度

频率

每周1次

每周2次

每周3次

每周3次以上

不参加

百分比

3%

11%

30%

48%

8%

通过表1,结果表明,有48%的高中生一周参加三次以上的篮球活动,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打篮球。

2  高中生每次打篮球的运动时间调查

运动时间

1~5分钟

5~10分钟

10~30分钟

30分钟以上

百分比

3%

7%

22%

68%

通过表2,可以看出,68%的高中生每次打篮球的时间超过30分钟,这也表明了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并且可以通过篮球运动来获得锻炼。

3.1.2高中生的球龄调查

3  高中生打篮球的球龄调查

球龄

1至3个月

3至6个月

6个月至1年

1年以上

百分比

9%

21%

29%

41%

    根据表3,调查结果显示,有41%的学生球龄都超过了1年,29%的学生球龄在6个月至1年之间,表明学生把从事篮球运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1.3高中生打篮球的感觉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在163位经常性地玩篮球的学生中,有一半的人觉得玩篮球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在22位不常玩篮球的学生中,4位对篮球没有什么感情,18位感到开心;对参加篮球比赛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篮球比赛的同学都很开心。

3.2高中生打篮球的水平一般

调查发现,其中,仅有17名学生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相当不错,35名比较不错,71名普通,29名觉得自己的技术不是很好,33名觉得很差。

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觉得自己的篮球技术一般,也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篮球技术不怎么样,而女生则觉得自己的篮球技术很差,因为大部分的高中女生的身体素质都不如男生,而且课余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空间。从整体上看,高中学生在篮球技术上仍存在着不足。

3.3篮球运动对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

在力量练习方面,篮球运动中需要长期进行滑步、跨步、奔跑、起跳、传球、投篮等动作,在比赛过程中,经常进行身体的对抗,有利于发展高中生的力量素质。

在速度方面,篮球运动中需要快速的启动,下快攻和快速回防对学生的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长期的篮球运动能使高中生的速度素质得到提高。

在耐力方面,篮球运动中需要在场上不断的奔跑,如热身跑、耐力跑、折返跑、转身跑、变速跑等,不停地关注篮球场上的情况,始终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耐力素质。

在柔韧性方面,通过变向、滑步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另外,在篮球的训练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柔韧度,比如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压腿、放松膝盖、肘部等。高中生长时间从事篮球运动,能够极大地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效地刺激肌肉组织,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使韧带和肌肉更有弹性,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在灵敏性方面,篮球运动对运动员在极端快速和复杂多变的局面下,要求要有敏捷的反应、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及精确的动作,能够快速急停、改变动作等,经常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利于高中生动作灵敏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长时间进行篮球运动,能够不断提高高中生的各项身体素质。

3.4篮球运动对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由于竞赛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实时性,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心理上的悬疑和期待。当一个人的期待达到或满意时,他会感到高兴、自豪、钦佩等情绪,从而调整他的不平衡。这种情绪经常与学习、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让人精神振奋,奋发进取,勇往直前,从而产生正面的情感变化。篮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运动,伴随着强烈的身体负荷,需要运动员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意志力来克服各种困难。

在篮球运动中,由于队员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队员之间的情谊等诸多矛盾情绪,往往会引起运动员的情绪波动,迅速而深刻,超过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因此,篮球比赛不仅仅是一场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较量。篮球比赛对运动员的感知、注意、思维、想象力和身体的反应都有帮助,对运动员的目的性、勇气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也有帮助,这对运动员的兴趣、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改变运动员的气质、特征都有很大的帮助。

3.5篮球运动能使高中生的情绪情感健康发展

许多研究显示,体育锻炼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和缓解抑郁症的方法,它可以促进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合成和更新。高中学生参加篮球运动可以缓解他们的抑郁情绪,而打篮球则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有目的性和自尊性,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当孩子们拥有了正面的情感后,他们就会将这种激情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刺激他们的身体活动,并激发他们的大脑对生活的热爱。适当地参与篮球运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使人心情愉快,减轻紧张,这就是体育心理学中的“运动快感”。所以,经常参加篮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改善高中生的抑郁情绪。

3.6篮球运动能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很强,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比如篮下的抢篮球、投篮、防守等,在这样一种以勇猛、坚韧为特点的打法中,对年轻人的机智、勇敢、敏捷、决断等意志与精神的训练大有裨益。在进行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常面对竞争,面对失败。由于要追求不同的目标,所以要向各种困难、险阻发起挑战,要遵守比赛规则,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对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品质和全面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7篮球运动能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篮球运动不但能增强心血管功能,还能调节中枢神经,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也能抑制大脑皮层的其它中枢(例如语言),从而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大脑的工作。打篮球还能调整人的情绪,不但能让人精神饱满,让人心情愉悦,还能让大脑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对大脑的发育、发展、工作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3.8篮球运动对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3.8.1有助于高中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打篮球是一种很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发展的方法。在篮球比赛中,在队友、对手、球员与教练之间、球员与裁判之间,都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高中生们用篮球的语言沟通,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通过篮球锻炼,可以增强高中生的社交技能,增加他们与他人的交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交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发展。

3.8.2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韧劲”,这一点要比 IQ、 EQ更重要,而篮球运动,就是用来培养“韧劲”的。“没有什么是困难的,只要你愿意努力。”篮球是一种既有成败又有成败的实践,在竞争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高中生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而畏缩,而是要在比赛中找到获胜的方法,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去,从而获得胜利。

3.8.3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在集体凝聚力和集体协作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它是指在球队训练、比赛等活动中,所有队员都会自觉地将球队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在队员间的协作下,充分发挥球队的潜力。从本质上讲,团队精神是一种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而产生的集体意识。现代篮球运动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攻防两队在场上各有5个人,以投篮为核心,以得分来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要赢得比赛,每位运动员都要团结一致,紧密合作。青春期的高中生好胜心很强,经常为胜利而兴奋,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遗憾。为了获胜,他们会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把自己的技术和技巧都发挥到极致,在竞技场上取得胜利。高中生往往处于一个动静结合的环境之中,要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加强组织纪律,促进集体精神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在高中学生中,大部分人喜欢打篮球,并经常打篮球,其打球年龄大多超过1年,半数以上一周打3次或更多,且每次打30分钟以上。

4.1.2大部分高中学生都觉得自己的篮球技术不怎么样,而觉得自己的篮球技术非常差劲的却是女生,从整体上看,高中学生的篮球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1.3篮球对高中学生的体质有促进作用。

4.1.4篮球对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

4.1.5篮球运动能使高中生的情绪情感健康发展。

4.1.6篮球运动能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4.1.7篮球可以消除疲劳,增加脑力。

4.1.8篮球运动能够提高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2建议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多种形式的参与篮球运动的比赛和活动,创造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培养并激励学生热爱篮球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嘉新、华立君.篮球运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年(第11卷)第28期

[2] 宋证远、赵敏山.对篮球运动价值体系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9卷第1期

[3] 薛岚.论篮球运动的健身功能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7月第26卷第4期

[4] 何运健.浅析篮球运动对智力发展的影响[J].扬州体台学院学报

[5] 颜海源.篮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J].南方论刊,2005年第9期

[6] 李敏杰.篮球运动与发展终身体育的问题探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10月第13卷第2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