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计算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程;计算的教学
正文
前言
对于大多数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而言,他们对化学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会变得很难。他们常常会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也就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对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选题全面,举一反三
化学课程中的计算题种类繁多,所牵扯到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所以,在教授化学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本着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在选择计算题时,应该以精选为主要内容,确保所选的题型较为全面,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形,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一些重要的题型,要加强学生的练习,使其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针对目前“题海战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强对化学习题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选择和运用能力。
(二)认真审题,把握重点
在化学习题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在解题中仔细地审题的习惯,使他们认识到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以,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对题目的要求和条件进行仔细的阅读,对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解题的关键,从而获得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案和解题思路。要想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着急地给学生讲解解题的过程和结果,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诱导,让他们知道,由于题型的不同,审题与解题的方法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在解答综合题时,老师要让学生明白综合与基础的联系,指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技巧与所学的知识,理清已知、未知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然后逐渐地进行研究,最后得到结论。
(三)示范解题,明确步骤
在进行化学计算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演示,并列出解题的要点、格式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解答计算题的时候,可以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层次上得到灵感。在讲授计算题目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正确而明确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运用统一的量纲进行计算。计算题的解法包括:解析题意,设未知,列已知,列出算式,计算,写出结果,核对。前、后两步虽然不要求学生自己去写,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四)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个了解的基础上,老师们还可以针对各种题目的需要,展开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这些都是为了对学生们的思考进行启发,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进而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在所有的初中化学计算题教学过程中,一题多解是一道较为普遍的问题,由于每一个人的解题思路和理解都不尽相同,同样的问题,解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就必须教会他们各种解题的方式,经过对比之后,再选取相对容易一些的解题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出更好的求异思维,最终实现让他们的解题技能得到提升的目的。
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已经认识到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他们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尝试,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尝试让课堂变得更加充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尽管有些老师知道革新的重要性,也渴望革新,但是由于自身素质和创造力的欠缺,常常只是把常规的教学方式拼凑在一起,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革新,因此,在教学中的品质并未得到改善。其次,有些老师对“创新”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为了创新而去创新,追求的是新颖,忽略了教学的品质,离开了教材,到处乱讲,尽管同学们上课很有激情,但是能学会的却很少,时间一长,就把化学课变成了一场“故事会”。这种非理性和科学性的变革,偏离了教育的基本目标,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都很难得到提高。
三、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计算的教学策略
(一)强化概念原理意义建构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化学概念以及原理知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化学计算,可以加强学生对概念以及原理的掌握。在初中化学的教育中,必须要将理念和原则的含义进行构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到对信息和对象的理性表达和分析,为学生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内容,并利用化学用语的含义来进行表达,化学学科的知识本身拥有一套语言体系,它以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为主体,通过这些符号体系,可以让化学知识从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层面上,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微观的层面来进行分析,从本质上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可以在心中产生量化的认识,因此,化学用语的价值就是构造了一个计算基础,它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和前提。化学式的价值,在经过了试验之后,可以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和认知,它是一切物质构成的式子基础,从量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化学式进行了研究,也可以从典型的材料当中,选取了一些适用于进行了计算的内容,这个过程由简到繁,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要求。就像是,他正在做一道化学的数学题:与纯粹物化学式相联系,来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氢氧化钙和无水硫酸铜中进行,来计算一个元素质量,可以选择二氧化碳、硝酸铵作为代表物来进行计算,并与说明书中的元素质量来进行。如果能选用含氟化物的牙膏,在仔细研读说明书后,要标明其成分及物质的含量。
(二)掌握解题方法
1差量法,就是将反应前后物质的数量、质量、体积等的差异,以及在反应中所涉及到的物质的差异,按照这种差异,列一个比例方程,搭建一个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从而得到一个未知的结果。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将差量法应用于解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发现,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2关联法,指的是当有两个或多个有关的化学方程,或者进行多个步骤的化学计算的时候,利用这些有关的物质之间的比值,来建立他们之间的质量联系,然后在这种联系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未知数,这样,复杂的计算和思维,就可以简化和更简单的操作了。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化学问题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快速便捷的解决化学问题。3守恒定律,掌握不变规律在化学中,存在着很多守恒定律,如电子守恒,即在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获得与丢失,电子的数量,数量不变;由于化合物的化学价态是0,故对未定元素的价态进行了测定;原子守恒,也就是在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量不会变化,这是一种不变的计算方法。
(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教学创新
教师是教学实践者,其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等的综合素养,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作用,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产生巨大的作用。
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初中化学的教育水平,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让大多数的一线化学老师建立起一种终生的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解放思想,走出常规模式,对创新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为依据,并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对真正适合学生、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案进行了开发和设计,使同学们拥有了坚实的化学基础,提高了他们的化学专业的核心素质。
(四)物质守恒理论基础
在化学学习中,质量守恒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从定性到定量的转换,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来完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质量守恒定理中物质质量的加减关系的分析并不清楚,要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进行计算,体会物质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问,要进行一些切实的努力。首先,他要理解的是质量守恒,这一点他运用到了一个新的方面,那就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分子量守恒,他只需要对加入和产生的物质进行分析,而不需要对整个物质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质量守恒的原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加,质量也没有增加。其次,要会找出质量比例之间的联系,要知道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要抓住重要的因素,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找出质量比例的联系,反应物、生成物、反生物和生成物的联系。
(五)挖掘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在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中,具体包含了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以及化学核心知识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学习化学的各个环节中,化学计算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单纯的化学计算,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太多的文字描述,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他们的解题思路也只是局限在语言类的问题上,一旦碰到了其他类型的问题,他们就会陷入困境。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改变计算题目的方式,如图表式、流程式等,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讲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节课后,教师就可以安排一次相关的运算任务。如果是以前的话,教师会给他们出几道填空题,但是这些题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教师可以利用这张实验图来出题,因为这张实验图比较直观,形象,能让同学们了解到在实验的时候,各个仪器是如何放置的,接着用简单的话来逐步地指导同学们做题,进行计算,让同学们在做题中感受到整体的实验过程,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种方法很直观,也很好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个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反思和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课堂表现、化学思维发展等项目完全地融入到考核体系中,并对条目进行细化,制定出合理的量化标准,让评价变得更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老师应尽可能使用更多的激励性话语,以主动保护他们的自信和尊严。比如,在学习关于燃烧的知识时,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就燃烧的特征和定义展开讨论和报告,老师们再对老师们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对每个同学在这个团队中所作出的努力给予认可。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下,我们以课本作为依据,将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对化学课程进行了讲解,结果表明,许多同学的计算技能比较弱,而且大多数同学遇到的问题都比较相似,所以我们会用一个计算专题的方式来对同学们进行总结和解释,将学生们遇到的比较多的问题整理出来,然后给他们安排类似的问题,让他们重复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对这一类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可以不断地举一反三,通过反复的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化学计算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优化之下,我们将把兴趣放在了有趣的教学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到化学知识,让他们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化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新萍.思维导图下的初中化学计算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0(07):62.
[2]王银娟.初中化学课程中酸碱盐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8(09):48+50.
[3]钱海如.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计算的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13(11):9-12+81.
[4]曾建华.中考化学计算题复习策略的研究[J].初中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6).
[5]李惠.初中化学综合计算复习课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S1).
[6] 丁峰.化学计算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