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整体教学
正文
前言:阅读是小学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读好书、读好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人文素质。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使用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的方法来开展阅读教学,让单元阅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单元认知,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和深度。
一、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标准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展开了全方位的优化和变革。这也清楚地表明,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保证他们能够在全面地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目标。因此,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以及实际阅读教学的需要下,单元整体的教学方法就诞生了,它是通过整合大量的信息而创新出来的,可以大大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保证老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使整个单元教学的真正效益得以体现,老师们必须按照不同的教学需要,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既可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要,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知识储备,保证他们在完成基本作业的同时,能够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
(一)树立单元目标,明确阅读方向
确立单元目标,明确阅读方向,是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首要步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然后再确立课题。要把一个单元内比较相似的文章整合到一起,对多篇文章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让学生在多篇文章中找到相似性和显著的差异。其次,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老师可以把多个文本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向学生解释。教师应当对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有很深的了解,对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有很深的了解,对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有很清楚的认识。另外,给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可以让学生掌握一本书中的全部知识。但是,在进行阅读资源的整合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进行单元式的教学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应用阅读策略,既可以让学生获益,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确保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反之,如果采用不当的方法,则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必须在单元教学中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例如,在进行“阅读策略”的单元教学时,应着重强调“阅读策略”这一核心目标。具体而言,教师无论是在制定教学计划,还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都要以“阅读策略”为首要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课程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要以“阅读”为主的阅读为主,其次才是其它类型的阅读。除此之外,在完成了一定的阅读策略后,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种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思考,从而让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而达到确保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时,老师要不停地提问:"它是怎样构成的?""它的中心思想是怎样的?""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看看这个内容和以前学过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的是的反复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层次结构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在整合内容中多维发展
以问题为基础的多维集成是深度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明确与之相关联的人文议题,并将单元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灵活性和构架式的重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由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所统摄的教学整体,教师不但要对单元课文进行重组、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链接,还必须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行为、可用资源、教学手段等一系列进行整合。在构建本单元的总体框架时,作者为这三种课型设计了总体阅读三部曲:主题感知课,主题阅读课,主题拓展课。主题知觉课程注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为深入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从而对本单元的课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对本单元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些词汇上的障碍,并学会和积累一些重点词汇。主题阅读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探索性阅读,并围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精读和体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写作技巧的认识。
(四)运用分析比较,发现知识特点
单元确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顺序,它是一个整体,表现出了单一文本的简单叠加所不具备的整体效果,在它的内部,各文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包含在文本中的相同、不同的关系进行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某些教学内容上,有意识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让教材单元整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形成课堂的学习导向,发现语文知识的特点。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去挖掘这一单元的内容,去仔细分辨题材特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找出相似、相关之处。首先,老师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请大家仔细地看一遍课文,找出本单元选择的课文属于哪种类型。在初读的基础上,学生经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中的四个文本都是寓言故事,每一个寓言故事都有各自的含义,所表达的生活哲学也各不相同。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的语言,并对四个课文的语言表现进行了整理与对比。同学们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守株待兔》是一首短而精、通俗易懂的歌曲;《陶罐和铁罐》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鹿角与鹿腿》一部形象鲜明,细节鲜明的作品;《池子与河流》是一部极富诗情画意的作品,有着强烈的反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在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差异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单元整体内容的认识,提升了对整体知识特点的认知,最终形成了对单元文本的正确理解,在自主思考、纵深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思维。
(五)拓展延伸中巩固阅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们已经对单元主题阅读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老师要始终坚持“教做合一”的思想,坚持“学以致用”,在拓展延伸阅读训练中对单元阅读策略进行强化,从而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将单元中所学到的阅读策略转移到课堂和课堂上。第一,对不同阶段的阅读策略进行连续的培训。阅读策略的练习并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强化练习就可以完成的,而且,阅读策略并不只适用于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单元的阅读课文,它是该学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必备的阅读技能,是他们应达到的阅读素养和能力。所以,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实践并不会因为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结束而停止,而是因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结束,更是学生将阅读策略应用到下一步阅读实践中的起点。比如,在完成了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后,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等课内阅读中,有意识地对“提高阅读速度”进行训练,甚至在整个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也可将该阅读策略的应用融入到整个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让“提高阅读速度”成为高年级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第二,在课余阅读中实现阅读策略的运用。有句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学会并掌握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然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更多的课外阅读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从而达到更好地达到课外阅读量和质量的目的。
(六)单元整体品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有效、有力的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分析能力。如前所述,在单元中的课文内容和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整体性,教师要运用单元整体策略,让学生将整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读一遍,并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对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类比法”,让同学们按照题目、主要内容等,做一张表,让同学们先看一遍,再把重点内容、写作特点等关键字填进表中,这样就能将一本书的内容完整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像《好的故事》,《少年闰土》,《有的人——记念鲁迅有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等,全是以鲁迅为主题的,既有鲁迅本人的,也有别人对鲁迅的描述。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出一张表格,让他们认识到鲁迅的性格特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鲁迅的性格特征给画出来,并把关键的段落、句型写出来。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表格内容,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情况,并进行适当的补充,以取得教学效果。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透过深度探讨题目,提升及加强整体阅读之能力。许多单元的作文都是分题材的,像《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开国大典》,这些都是讲战争的,也是讲红色的,也是讲爱国的,也是讲爱国的,是讲爱国的。教师要利用表格设定、内容补充等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整体阅读的策略,并与文章相结合,让学生对革命战士的英勇事迹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七)解读教材,明确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采用大单元的方式安排,在阅读策略的教学上也应采用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以单元整体统筹为核心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要实现对教学板块和课文的合理统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该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为中心,每一步都应围绕该单元的总体观点进行,并始终抓住“策略教学”这一中心导向。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的导语,它反映了本单元所要学习的人文主题和语言元素,所以,在制定《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方案的时候,要注意对单元导语的解释,并对其教学目的进行明确。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导语中,就有明确指出,要把“学会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作为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四篇课文,既有散文,也有叙事性文章,也有科技性、描述性文章,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作业都围绕“速读”这一主题而设置。所以,老师们要先确定“提高阅读速度”是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并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快速默读、计时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
总结:总而言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单元整合的阅读教学方式具有更显著的优点,它的实际效益也更加显著。它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束缚性,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分析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同学们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天玲.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2021(07):118-119.
[2]刘毅,王超男.立足单元视角提升阅读能力传承经典文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21-24.
备注:本文系万载县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成果,编号:WZJCJYKTPT202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