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乡土文化的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敏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黄茅初级中学336106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的“乡土”,指的就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成果,其中既有历史人文,也有著名的历史遗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乡土文化资源应用到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对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更为关键的是,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从而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

乡土文化;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正文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习惯文化气息不相同,地通过民间传说、对联、诗、戏剧、方言俗语等载体,来体现自己家乡独特的历史、宗教、民俗、礼仪等文化。这些丰富文化内涵的乡土资源,既可以成为语文知识的源又可以成为开展语文综合学习的有补充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的课程开发,是一种将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是一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重要途径,也是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同时生活中的情带到课堂上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很大的帮助,这对学生独立人格和生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乡土文化概述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出来一种物质财富,如建筑术,术,民俗等。人类生活区域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特色的种文明的总和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地域性,通常是由该地区的人们所居住的地方所决定的乡土文化,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进行十分稳定的传承

文化是从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中衍生出来的,经过很一段时间演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因为类异质文化的侵入和我们自己对乡土文化视,使得乡土文化在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创造种神话传说风俗传统奇观建筑,构了中乡土文化,是中国人无法取代的宝贵财富所以,要把传承和保护好当地的传统文化,放在首位置同时也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当然乡土文化进行保护,也要讲究保护方的制定,在保护过程中乡土文化进行长补短还要入一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素,还要重视乡土文化精神内涵保护,这是关系到乡土文化传承的关键

、乡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一)体现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既能给教师带来广阔的教育视野又能丰富教学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乡土文化的普性,学生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探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中,通过乡土文化资源的作用,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发展,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

(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

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强调人文性,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各种乡土文化知识,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的具体现。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系,让学生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人文意识的觉醒程度,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的热爱之心使学生的爱国意识与家国情怀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时推移社会对学生的培养是以前单一,而把提高学生的语和审美情趣一个重要这就引发了课程改革。在新课大环境下,语文开始对原的教学方法展开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逐渐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学习的观点来看乡土文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更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就促使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知识,提高自身的

(四)引导中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乡土文化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的地位乡土文化的继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以往,分数至上的错误思维影响下,语文学中乡土文化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但是,在诸多外因素的冲击下多教育工作者也意乡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也越来越浮于表面所以,将乡土文化的概念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乡土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渗透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资源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在课堂灵活用乡土文化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其与初中语文的教学相结合

如,在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这一节中语文老师所说的综合性学习,指的就是语文课堂知识或生活结合,从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乡土文化的渗透是综合性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语文老师可以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可以组织们开展“点赞-宜春文化宣传,既能达到全面的语文学习,又能乡土文化进行。整程共分三第一步织同学们到宜春地的文化名胜进行参观加深文化遗址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第二步课堂分享们分成几个把自己在参观时看到内容、照幻灯片的大家面前然后再由各个小队幻灯片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第三步,进行课堂总结讲解作了同时也讲解作了补充。这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又能使学生对乡土文化有更深认识

(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家乡,才能底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乡土文化资源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方面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师可以们认识万载县的风土人情、自然,让们先热爱自己的乡,然后再从出发,进行情感启发,使同情感上一层楼。

学中,老师要利用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万载县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红色革命老区位于江西省的宜春市万载县,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万载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湘鄂赣边区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湘鄂赣边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委、苏维埃政府及其他机关在这里守了三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都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这间留下了大量红色址和大量的红色文物。中,如《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战争为主题的文时,可以通过介绍万载县人民积极抗战事,使学生真正体会革命先烈们是如何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而奉献牺牲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开展丰富的语文第二课堂,导学生万载县红色故事,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在单元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能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具体的语文综合学习中,教师丰富学形乡土资源融入到各种教学形

如,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中,主题“写人要抓住特点”,师在作文课上讲解了人物的描写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课时间进行生活体验,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劳动状况,归纳出农民群体的特,并把这些特征写在自己的作文外,师还可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地的特学生不仅可以描述特定的人物,也可以描述特定的群且都可以抓他们的。这种方既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应是多元的,要全面地展开。但是多中语文师在确定综合性学习目标,对它的认识非常片面,学习目标的定位是很精确。所以,在运用乡土资源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如,在《三顾茅庐》这一课中,可以要求学生分角色朗学生感受到个人物所表达的思想情。这样的教学方本身就很有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朗读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完成阅任务

在初级语文教材存在着大量的乡土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一些乡土材料使学生对文本有较理解。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有《猫》《狼》《动物笑谈》课文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了动物。在讲解本单元的课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动物生活习性有关的图片视频,使学生对动物有更深的解,以便掌握有关文章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乡土资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五)让乡土生活成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叶圣陶曾“文学生活,离开生活,就不会任何。我,以其优的自然风光以其丰富底蕴与民族特色,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源源不创作素材。生活的平淡,精神的空虚,使得农中的作文显得空洞、单调,学生们的作文要么是学校要么是家没有真情实感。语文师要充分发挥农村特的然条件和真的人文优势,积极挖掘村生活写作的材导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写作,为农村中学本土化提供使农村学生的文充满浓的乡土气息。

让学生走近大自然,体味之美,不仅能充实写材,能激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村里,有蔚有青翠的山潺潺的水,有鱼儿在溪水中嬉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园里,个个的冬瓜,油光发亮的蔬菜看着就让人觉得赏悦目高低起伏的农舍有嘈杂的鸡鸣狗叫这些丰富的自然景观,这一切都是作文的素材来源,教师教学写作,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入手,在自己熟悉的中发现美,在材中孕育美,在书写中表达真。

结语

在新一轮的课改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就应该从综合性学习开始乡土资源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合起来以此来充实学生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优化教学资源,理论知识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科学地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关心乡土、热爱乡土的情怀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亮升.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36):53.

[2]农沃平.地方方言作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李江都.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乡土资源的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

[4]靳彤.统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J].语文建设,2019(28).

[5][美]伊凡·汉耐尔.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M].黄洁华,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20.

[6]黄伟.核心素养视域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化[J].语文建设,2019(28).

[7]孙菊霞.由“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引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0(01).

[8]曾祥芹.提高“文章素养”:亟需强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中学语文教学,2020(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