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洪燕平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白云学校334700

摘要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这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达到语文的有效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激发兴趣;师生互动;自学能力

正文

前言针对目前汉语课堂中出现的低效现象,教师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其根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通过对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发现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低效;第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待改善;第三,学生的自主性相对较差,其自我教育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一、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有效教学

目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语文学习的效果。要想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要找到他们的语文兴趣点,以他们的兴趣为前提,适当地激发他们,这样可以慢慢地将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从我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小学生往往不会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灌输式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兴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逆势而为,而是要考虑到因势利导。也就是,教师应该对学生们都对哪些语文知识有兴趣的情况进行观察,然后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和激发,才能使学生们对语文产生兴趣。

语文知识是博大而广泛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能发现学生对名言警句比较的爱好,那么教师就可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名言警句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名言警句的抢答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爱国为主题,让学生回答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都能踊跃的发言找到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有的同学会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的同学会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的同学会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坚持不断的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是很有利于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的。

、开展课前预习促进有效教学

对于许多人来说,课前预习的学习方式是非常熟悉的,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去进行课前预习,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加大对课前预习学习方法的宣传力度,让学生都具有课前预习的意识。从我的教学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理解还不够,许多的学生都认为课前预习就是学生们只是在看书,这种预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预习,教师应在学生预习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能够掌握预习的要点,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预习。

比如,老师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应先让学生先做好准备,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文本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老师可以在预习时给学生一些提示,这是一部国外经典小说,讲述了主角鲁滨逊在荒岛上历尽千辛万苦才活下来的故事。在预习这篇文章的同时,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作者的情况,找出作者在荒岛上生存的利弊,以及他对利弊的分析,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有了老师的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有了方向,就能有效地预习课文,学生预习好了课文,就能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义,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加强课堂导入促进有效教学

在语文课堂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导入,学生才能有效的学习到新的知识。课堂导入指的就是老师用比较短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将效率高的内容引入到学生当中,还需要将有趣的内容引入到学生当中,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真正地将课堂导入起来。在课堂引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引入的时间进行控制,如果引入的时间过长,就会成为讲授,不利于教学的高效进行,通常,课堂引入的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内,这对学生集中精力听教师的引入是有利的。

比如,在讲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时,可以采用“引入”的方式。在课堂引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这个寓言故事的动画视频,这是一个引人发笑的寓言故事,让学生看这种视频,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引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是怎样的哲学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这个寓言故事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让课堂引入更好地引导课堂的发展。

、加入课堂讨论促进有效教学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只能适用于老师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却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使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在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样的体会。这是一首贴近儿童年龄的诗,学生在讨论中有的人说:在这首诗中写了农家的儿女早当家;有的人说:这首诗中的儿童形象吸引了我,他们学种瓜的样子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人说:学习了这首诗,我也想学习种植植物。在学生的讨论中,热情是高涨的,这对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很有好处。

、开展师生互动实现有效教学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多,或不够充分,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及时、全面的了解,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予以解决。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为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却很少。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要改变教学方法,采取难易结合的课堂提问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比如说,在对语文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回答,而让语文成绩较差的同学对难度较小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课堂的提问和师生的互动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全面性。在交互过程中,老师们会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老师们应该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不能完全的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向学生重点的讲解本课的中心思想。实施全方位、高效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对学情的全方位地了解,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培养自学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目前,小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差,这也不利于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思考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处理知识,并学会如何去学习。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努力,积极探索各种途径。笔者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通过课堂上的预习、课堂上的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性。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每一节课开始前,老师都会给学生们画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他们自己去预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老师会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提问,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通过“课前预习”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同样,课下作业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完成课下作业的过程中,小学生要自己动手动脑,将每个问题都解决掉,这有利于让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阅,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地进行纠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课前预习以提高教学效率

要想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强化课前预习非常关键,只有学生强化了课前预习,才能在课前对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从而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对新课文的理解程度较低,学生对新课文的理解程度较低,因而对新课文的理解程度较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的指导应属于方向性的指导,预习还是要由学生来完成,指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课,从而更好地进行预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在课前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并在课后进行检查。

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老师就应当给学生一些提示,这样才能有效地让他们更好地进行预习。由于该课程的内容较为趣味性和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预习具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发现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讲述的,在课文中有哪些有趣的事,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联想自己的春节经历,总结归纳春节中的民俗。有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这样他们就能更有效地进行预习,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运用小组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以为,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小组学习法是指在课堂上,老师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在小组中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让他们自由地进行讨论,以为学生们的小组学习提供话题。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鼓励他们进行自由讨论。

比如,老师在教古诗词《石灰吟》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上,老师们可以提问,让学生了解到诗歌所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有了讨论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入到班级讨论的情景之中,有人说:作者在这首诗中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创作技巧,意图表达出自己不畏艰难,始终保持纯洁的思想感情。有人说:在诗歌中,作者表面上写着石灰,实际上是在写自己,这首诗歌表现出了作者坚持自己的节操,宁死不从的思想感情。通过分组学习,既能有效地解决课堂上的部分问题,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模拟课堂情境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时会需要对课堂情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下进行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环境中,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对提升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必要的教学工具来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多媒体设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模拟真实的课堂环境。

比如,老师在讲解毛泽东诗歌《长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模仿教室里的情景。这首诗歌是关于红军长征的,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实际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可以在教室里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画面,比如金沙江,泸定桥,草原,雪山,等等,老师们可以通过照片来展现红军长征的艰辛和艰辛。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就能将学生置于最接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总结: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取得实效,就必须找出造成低效现象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激发小学生语文兴趣、开展师生互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法,能够很好地提升语文的教学效果,这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强.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 学苑教育, 2018, 000(023):80-81.

[2]安宇星. 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探索[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8, 000(007):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