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与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巧芬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学校330013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注重儿童各方面音乐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目前小学音乐课堂缺乏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要让孩子主动进行音乐学习,就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下功夫。而小学音乐课堂中“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引入,就给音乐教学带来了重大变化。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音乐学习环境,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时代发展使互联网平台成为重要的教学载体,合理应用“双师课堂”教学思路,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实现音乐教学的突破。本文就目前“互联网+”教育技术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技术、小学音乐、“双师课堂”

正文

前言:

相较于传统的多媒体和信息化形式,“互联网+”教育技术是由教育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旨在实现教育融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手段。在众多的学校中,“互联网+”教育技术已经在课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差距和地域限制,仍存在部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还并没有出现系统的“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双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音乐教师要认识到互联网对教学工作的推进作用,明确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学校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现代化音乐教学具备互联网技术特点,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多教学途径。本文从全新的发展视角出发,探讨“双师课堂”落实方案,旨在促进音乐教育工作稳定发展。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循规蹈矩,进入了“依样画葫芦”的教学误区,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音乐问题的能力问题。也有不少教师在启发式音乐教学中单方面追求效率和规范化,没有耐心等待学生思考,偷偷引导学生思维接近答案,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层层递进的音乐感知能力。此外,备课不足、教学设计不善、对学生的批评指责过多、表扬与激励过少、课后没有思考和总结的习惯等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率。另外,一些小学音乐教师,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也导致教学理念落后。

(二)教学设施陈旧且不足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所以在音乐课堂上需要频繁地运用教学设施,来辅助优化音乐课堂。但是目前部分小学音乐课堂存在很严重的设施短缺问题,关于“互联网+”教育技术的设备很少配备,“互联网+”教育技术方面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另外还存在教学设施老旧,坏损未及时更新的情况亟待解决,这些都对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

(三)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要使用好“互联网+”教育技术和设备,就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水平。但是由于小学音乐教育中“互联网+”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率不高,技术型人才较为缺乏,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互联网+”教育技术知识相当有限,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导致小学音乐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较差。另外,还存在教师错误地使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教具的情况,导致难以发挥教具的真实教学功能。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没有主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性,也导致了信息素养低下。

二、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优点

(一)顺应了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变,丰富学生的思维意识。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小学课堂教育要回归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容易理解。而且小学教育提倡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提高教育的社会功能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认知社会的能力,而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途径更加丰富,学习效率更高,能培养出更适应当前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培养音乐素养,提升艺术内涵。这就需要课堂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并且要符合小学时段学生的认知成长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人。“互联网+”背景下的“双师课堂”以它特有的教学特点,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感知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全面发展[2]

三)能够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但“双师课堂”模式的介入,扫除了农村教育发展道路上的这一障碍。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农村学校可以依托互联网与大城市的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吸收或引进城市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模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的同时,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例如,目前很大部分的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希沃白板等现代“互联网+”教育技术仍然未投入使用,在教育“互联网+”背景下,乡村的学校也能够利用现代智能教具,进行教学。

三、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提升教师的“互联网+”教育技术素养

“互联网+”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互联网使用效率直接挂钩。提高音乐的教学效率,就要鼓励小学音乐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并有效地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工作。推动“互联网+”教育技术新路径支持教师发展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3]。积极参与小学教师“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教师培训课程等。在不断地学习中促进自我的“互联网+”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音乐课堂的高效化和信息化,从而优化小学音乐“双师课堂”教学

(二)加大“互联网+”教育技术教育资金投入

面对新教育技术资源短缺的部分农村小学,政府要引起重视,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健全教育体系,更新“互联网+”教育设施。另外,小学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鼓励社会友爱人士投资,增加社会捐赠部分,保障学校教育资金充足。当前的时代变革下,“互联网+”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在“双师课堂”教学中融合已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只有在资金保障下,小学音乐课堂才能在使用“互联网+”教学设备中,提升教学效率,提升音乐课堂效率,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信息化的音乐人才。

(三)进行线上音乐课程的开发与使用

在线上课程开发时,需要深入了解慕课的概念和内涵。在“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不仅要使用慕课这种线上教学方法,还要完善线上教学内容,做好线上课程记录工作。

慕课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其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况下,也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实现资源共享,对慕课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解决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完成音乐教学设计。在“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应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创新。慕课的快速发展使得关于慕课方面的研究也在增加,也使得如何提升慕课教学质量,降低慕课运行成本,逐渐成为小学音乐教学关注的重点。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提出后,需要寻找良性教育发展路径,解决慕课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考虑音乐教学的特征发现,其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度解读和创作。不同学生在音乐方面具有不同的潜力和造诣,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开展分层教学,改善传统课堂的弊端,在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学习能力接近的学生。这对人才培养以及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4]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快乐的动物”这一内容时,教师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和“双师课堂”手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直观地通过小动物的视频、小动物的音频、实时人工智能对话等形式实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对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感知。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新兴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四)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完成教学情境创设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互联网技术在资源整合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改革,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将线上教学、微课教学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使用录制视频或者语音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积极完成线上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明确,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提供全新的音乐教学内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与教学改革目的相符。在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合理将互联网与“双师课堂”教学融合,可以颠覆传统教学体系,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覆盖面[5]

比如,在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的多功能化,可将音乐知识呈现在屏幕中,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体会教学内容,如音乐视频展示、演唱技巧视频分享、教学过程回放等。除此之外,音乐教学的基础是以学生特点为参考,依据音乐发展现状而构建的系统化教材。为更进一步适应实际教学情况,可利用互联网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线上教学社交软件的应用

对于音乐教学来讲,合理地融入“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学生音乐知识,也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操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便捷性,比如:学生可自制音乐视频,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场景,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借助互联网的互通性和虚拟性,对学习的真实场景进行模拟,体现线上教学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音乐教学往往是将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而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利用互联网植入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艺术实践元素,强化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成效[6]

结语:

总体而言,“双师课堂”线上教学是在线上录播教学利弊分析之后构建的,以在线学习为背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名师录播导学、直播导师在线答疑、个性化辅导等为主的项目化、混合式教学模式[7]。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先进教学手段构建“双师课堂”,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技术探索高效音乐课堂的进行方式,丰富课堂的趣味性,以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

本文系课题: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小学“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编号:重点22-23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 "互联网+"背景下"双师制"音乐教学模式探讨[J]. 数码设计(下), 2019.

[2] 高明明. 息技术整合传统音乐教学 开创音乐课堂" 双师" 化[J]. 传奇故事:上旬版, 2020, 000(011):P.283-284.

[3] 张勇. 浅谈“互联网+”教育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 2020(14):117-117.

[4] 胡娣. 小学音乐与“互联网+”教育技术融合的策略探究[J]. 好日子, 2021(12):1.

[5] 杨松. “互联网+”教育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环球慈善, 2021(2):1.

[6] 赵婷. 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J]. 休闲, 2021(24):1.

[7] 王铁铮. "双减"视角下区域"双师课堂"应用模式的初步探索[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