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高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正文
前言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老师必须关注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科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由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导致了学生无法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导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效率低下。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要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
在整个高中教育中,地理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地理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提高他们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为高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和对地理方向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让高中地理的有效课堂建构成为可能,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对每一节课进行精心的准备,并且可以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地理内容都烙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也可以预先设定有关的教学问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学生进行高效的知识双向互动,进而成功地完成自己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部分高中地理老师还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他们的教育方法相对简单,而且地理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多,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如果只是按照死记硬背的方法讲授,是很难让学生明白所讲的内容的。因此,老师们要对自己的传统教育观进行更新,地理老师要根据计划、总体教育目标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对总体目标进行设计与实现。其次,老师要把握好地理教育的关键,也就是地图,由于地图的运用对于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影响,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地图的分类,阅读地图,改变地图,使用地图,并将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一一放在地图上,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地图的形象化和具体化来进行地理教学,将会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实施差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在学习地理科目时,有些同学的记忆力比较好,因此可以将那些琐碎的内容记得很清楚,但是有些同学对地理知识并不是很敏感,在遇到那些繁复而又枯燥的地理知识时,会感觉到身心疲惫,这就造成了一个班里的同学在地理分数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应尽量降低这种差异,减少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所谓的差异教学,就是指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他们具有不同的地理水平的情况下,展开分层次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总体学习效果的目的。此外,老师在进行差异教学时,要事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的优势和弱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缩小班级成绩差距,提高教学有效性。
比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比女生更好,而女生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则会展现出更高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善于抓住学生们的不同点,并对于在差异中较弱势的一方给予帮助,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的薄弱点,从总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帮助学生养成对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从教学有效性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老师的课堂教学表现与学生的课堂听讲状况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听讲认真,发言积极,勤于思考,敢于提问,那么老师的教学状态也比较亢奋。如果学生听讲懈怠,发言缺乏主动性,不善于思考,那么就很难激发老师的教学状态。然而,后一种情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们在上课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没有能够与同学们的真实的学情相联系,为同学们设计一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具体情景,从而造成了同学们上课时的糟糕表现,因此,高中地理老师们应该对这门课程进行仔细的备课,把课程的要求以及课本的内容所覆盖的知识点都吃透,然后再为同学们设计一个合理的、可以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的课堂情景。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太过严谨,虽然可以保证班级的秩序,但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学生在老师的威严之下,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如果学生长时间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也很难培养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所以,高中地理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向学生们提供一些可以让他们产生兴趣的地理知识,让他们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有趣之处,从而培养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气候的板块中,老师就可以讲解厄尔尼诺现象,蝴蝶效应等,同时还可以介绍每年台风名称的由来,让同学们觉得更接近实际,因为经常听说,可是来源却不清楚,让同学们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并能够根据老师的指示,顺利的完成学习内容。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会提前准备,提问,或者是查阅相关的文献来验证,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
3.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1)合理创设问题
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前,教师应该注意到问题的合理设计,防止因为问题太过简单而导致学生无法从中受益,也应该避免问题太过深奥而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课堂问题,一定要在强调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与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进行回答,而且,在回答教师提问的时候,他们可以在对问题的思考和作答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收获。
(2)创设启发性问题
在为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老师应该仔细地考虑到,要问的问题是否能够给学生带来灵感启发,是否能够在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中,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老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改变以作答正确与否的评价模式,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深入地剖析,让其意识到自己答错的原因,从而防止以后再犯相同的错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3)提问角度应当新颖别致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地理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反思,对地理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要达到这个目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艺术,也就是老师的问题应该尽量地创新,让学生们感到新奇,然后积极地回答。
4.强化社会实践
高中地理课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理论知识,让他们对地理的有关知识进行掌握。如果能够开展第二课堂,将实践性提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老师们可以组建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并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课外作业,还可以在课余时间里,带领学生们走出学校,到附近的工厂去看看,重视发展第二课堂,努力将教科书上的知识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这一课上,老师可以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出发点,预先布置好各种作业,让同学们在早晨,中午,傍晚进行观察,分别观察一天中,沙子和水的温度,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把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教学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5.发现自身短板,不断提升执教能力
高中地理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发现自己的短板和缺陷,并不断地学习专业化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执教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要想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首先,需要高中地理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并在培训的过程中,认真地进行总结和归纳,虚心地向其他地理教师同行请教,更好地发现自己在执教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比如说,如果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够合理,那么就要认真地向其他教师学习,并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持续地提升自身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而为更有效的施教打下好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要积极地学习一些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与地理教学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理论。除此之外,老师还要积极地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手段,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教学实践和教法创新,从而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执教能力,全方位地助力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施教。
6.掌握学生情况,打造精准化课堂教学
只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根据这些基本情况,建立起一套精准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比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对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比如,用课下的交谈和测验的方法,对每一位同学的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地理知识的储备情况、个人的学习状况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然后再据此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那么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要采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比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还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又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遗忘知识点的情况,那么教师就可以使用讲练结合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设计若干道题目来进行练习,从而让课堂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持续地帮助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7.把握学科特点,构建有效教学情境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地理教师要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等,从而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节的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需要老师展示,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节课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态的微课视频,将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场景呈现给学生,并在画面呈现中适当的对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等进行合理的说明,使学生能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更好的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这样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总之,如果能切实落实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将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也有助于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当然,具体的有效教育方式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还需要诸位同仁们的不断摸索、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滕云娟.有效教学——高中地理課堂教学中的“催化剂”[J].国际公关,2020(06):135.
[2]张立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7):145-146.
[3]王兴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72-173.
[4]丁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2020(01).
[5]方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9(05).
[6]王亚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2020(09).
[4]林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05).
[8]王泉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速读(上旬),2021,(1):177.
[9]陈晓玲.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探究思路构架实践[J].新课程,2020,(24):178-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