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正文
前言
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当今的时代,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自身,又要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变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要求。体育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的体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还可以让他们的体魄变得更加强壮,还可以让他们的意志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很好的训练,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也是初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田径是一项非常常见的体育项目,它不仅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学习阶段,很有必要进行体育运动,老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引进多种的田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体育田径运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认知思维的前提下,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田径运动的快乐。
一、当前初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兴趣是其参与田径项目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教育中,如果不采用与学生相适应的体育教育方式,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有些教师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田径教学方式,他们基本上是以训练教学为主。在田径课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过度地关注,整个训练过程显得比较严肃,而且在进行运动之前,他们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这就造成了学生很容易受到损伤,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基于学生合作的田径教学方法较少
现在的田径项目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初中生生理发展特点,将各种体育项目合理结合起来,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只是将重点放在了跑步和跳跃的课程上,尽管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田径水平,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探究以及德育教育等因素,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仅仅是在锻炼身体方面,不能提高自己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些老师很少运用以学生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有效地形成集体主义意识,没有能够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初中生的个性化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和老师普遍都觉得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他们随意地裁减课时,改变课程内容的现象十分显著,而体育老师也很难有出去培训的机会,他们不能吸取到先进的教育思想,也不能学到最新的教育方式。而在田径课上,老师所使用的方式就比较老套了,通常都是让全班学生绕着操场跑个两三圈,再让他们自由活动。这种单一的做法,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都依然存在。这样,就会给初中生一种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在他们的心目中,田径就是最简单的跑步,久而久之,学生们对它的兴趣也会降低。
(四)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课的重心应放在提高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上。然而,受限于传统的思想,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时,仍然采取竞赛的方法,以培养运动员的方法来训练学生,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行,为了贯彻“终身体育”的方针,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理念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如果再不做出相应的改变,将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二、提高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丰富的体育器材
田径教学应更注重运动器材的运用。这是由于在田径教学中,通过引入运动器材,可以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感,从而实现田径教学中的游戏化目标。同时,正确运用运动设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田径教学效果的目的。老师可以对运动器材进行开发,将运动器材与游戏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际游戏,使用不同形式、不同重量、不同颜色的运动器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田径比赛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个测量跑道的游戏。这项游戏是让学生用标尺来测量跑道,并在指定的时限之内,看谁能最快测量完跑道。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因竞赛而取得胜利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参加田径活动的热情。在田径的跳绳教学中,老师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里进行跳绳接力赛。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用跳绳来完成50米的奔跑,等这个学生到达终点后,下一个学生就会接着进行奔跑跳绳,直到小组成员都完成为止。随着一声哨响,所有学生都在努力地朝着目标跑去,希望能够拿到好的成绩,尽管中途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错误,但是训练场上却充满了热情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接力跳绳比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来回跑步中巩固自己的跳绳技巧,使学生迅速掌握“奔跑跳绳”的基本操作和要点,另一方面,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可以有效地提升田径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合理利用场地
田径教学是在特定的田径场地进行的,它与田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田径教学中,场地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田径运动资源,因此,体育老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也可以通过田径场地来进行游戏设计。利用场地对田径活动进行优化,以达到游戏化、趣味化的目的,提高田径教学的效果。在田径教学中,操场就可以作为教学的场地。但是,只要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的平整地面,就可以成为田径的场地。在场地的地面上,没有太大的限制。空地、草地、沥青地,都可以用作田径教学的场所。教师可以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项目的制定。在广袤的运动场中,老师在进行田径教学的同时,还可以进行障碍式、接力式的田径活动。比如专业跨栏、鞍马等障碍物,这都可以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体验到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在狭窄的地方,老师可以改变跑步的样式。50米跑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跑步方式,例如小跑、车轮跑、原地高抬腿、变速跑等。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在狭小的场地上进行跑步,以打破单一运动的乏味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三)做好速度训练
在田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跑步训练了,目前初中体育跑步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地改进。所以随着训练和技术的提高,跑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胜负往往只在短短的几秒之内,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进行速度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速度是身体素质的综合反应,而大脑皮层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迅速转化能力是决定速度的关键。从生理上的观点来看,在初中时期,学生的神经系统通常表现为“兴奋”和“抑制性”迅速变化的特点。而骨骼上的肌肉连接部位与关节之间的间隔比较短,因此,这个时期是速度最快的时候,也是所谓的提升速度的敏感期。所以,在跑步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速度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加速、快速和变速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和方式,既要有高强度的训练,又要确保训练的质量。通常,在初中生体力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速度练习,重点放在了运动的速率和步频上。
(四)设计多样化教学过程
田径课注重的是视觉美和精神美。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首先组织学生做一系列的热身运动,再安排学生围绕操场跑步,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化,缺少了灵活性。但田径教学则不同,它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它重视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得到视觉和心理愉悦,并能使他们体会到田径的乐趣。为此,老师应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将教学游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体育活动的观赏价值。例如在田径运动的标枪活动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标枪练习。为使此项训练更具趣味,老师可以先安排学生练习投掷的慢动作,再逐渐提高练习的速度,使学生能逐渐投掷出一个完美的弧线。在进行投掷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田径的美感,从而达到提高田径教学水平的目的。
(五)趣味课堂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课堂导入的质量将会对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从一开始就吸引到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进入好的学习状态,完全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来,老师在导入过程中应注意“趣味性”,并重视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体育田径传统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热身后,就会进行田径运动,而忽略了课堂的导入,使田径教学缺乏一个好的开始,从而使教学显得暗淡无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老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趣味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标枪”教学时,老师可以用一种幽默、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情境:“同学们,我们在进行什么样的田径项目中,会把自己的身体姿态摆成满弓状态?”学生们纷纷开始猜测,有人说是扔铅球,有人说是扔铁饼,有人说是标枪。在这种环境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标枪”运动地学习。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一下子充满了活力,学生们都充满了热情。
(六)培育专业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的田径教育师资队伍,可以为初中体育中学田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发展奠定基础,唯有提升了初中体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方能根据特定的需要来进行田径的教学,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开发和设计田径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重让初中体育教师参加专业的田径教育培训,既要培养初中体育教师自己的田径运动能力,又要利用专业的教育指导来提升初中体育教师的组织和开展田径教学的能力,保证老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来开发设计趣味田径项目,促进趣味田径教学活动的合理执行,给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进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对初中生的田径运动综合素质进行合理的锻炼。
结语
总结来说,初中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知,对田径教学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与田径教学现状相联系,全方位地探讨有效进行田径教学的策略与方式,并在具体的田径教学实践中,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有效引入丰富的活动,利用好的策略与方式,对田径学进行持续的改善与优化,进而为更为有效地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梦丽.关于提升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04):169.
[2]李亚利,孙凯华.浅谈提升初中生中长跑训练水平的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35-38.
[3]郑茹军.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6.
[4]郭风雷.将趣味田径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6):95.
[5]王利.试谈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思路构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2):243.
[6]于大洋.大连市主城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