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课堂实践与应用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吕锦光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中心学校252000

摘要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主要线索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通过项目任务来贯穿全部的学习过程,而且它还把学生当成了主要的参与者,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它更多地突出了项目学习的重要意义,把小学数学的知识理论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实践当中,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产生了新的想法,这对提升他们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开发与实施

正文

前言

目前,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科教学的理念,我们的学科教学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广泛运用。而使用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对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相关老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项目式教学被认为是一种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指导学生去探寻学习的本质,去探寻问题的根源,去探寻知识的核心,进而推动学生的发展。

一、项目式学习法的内涵与重要性

欧洲的项目教育初露端倪,第一次应用于劳动教育,到19世纪才逐渐发展成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思想学说。在项目式的教学中,老师要负起引导的职责,即依据教科书上的内容,把相对的单独的项目交给同学去做,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自学来取得自己的成绩。现阶段,将项目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让学生的精神与课堂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表现得到提升。在项目学习法中,小学生还可以体会到创新的快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形成他们的数学学习素养,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1)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项目学习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从多种方式参与到学习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同时,它还适用于各种技能的学习,可以适应多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性。

2)促进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

项目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认知能力,在实施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多种认识,使他们能够高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要把传统的考试教学改为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的自主性的学习和终生的观念。

3)促进知识建构以及知识迁移

通过实施项目研究,使同学们能够清楚地了解所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剖析,选择、思考、合成信息,能够将新得到的信息和以前的信息进行连接,后再寻找解决办法。在实现知识转移的同时,它也有助于实现知识的传递。

三、利用项目式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路径

把控小学数学活动课特点做好前期项目教学准备

在数学活动班级中,以实践的方式,强化对知识与思维的培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使他们愿意参与到数学的研究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基于项目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应当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将学生视为完全的主体,从本质上转变了被动的学习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们应当采用小组协作的方法,将一张大约0.1 mm厚的纸折叠,并计算其厚度,并提问:厚度0.1 mm的纸可以连续折叠40次,会有多厚?教师可以将一个数学问题转换为一个乘方问题,让学生理解,如果一层楼是3米,一张0.1 mm的纸,可以对折40次,那就是208米,高70多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进行练习。

为了让数学课更生动、更高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上开展每个步骤的教学,并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样的课堂上,能够获得对技术和知识的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上述因素,对本学科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合理化调整,并分析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围绕着课程需要的技术,从课时、信息化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等多个角度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保证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能够接受的需求,提高了课程实施的可能性,为今后的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确学习项目与任务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的项目研究,旨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基础原理和概念的传授,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所学内容,将教学目标融入到项目活动中。在课题的选取上,教师开设的课题要围绕着同样的目标,注重对学生全面的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并实行“分层”教学。在《镶边与剪纸》这一课程中,教师通过对传统剪纸的一些认知,理解“轴对称”的含义,使同学产生一种初步的学习兴趣,并愿意参与基础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时,应按照轴对称的计算,让学生用画布裁剪出不同的形状,保证学生的作业符合轴对称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项目教学活动的开放性,而且还可以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课题和工作。教师要保证在良好的情境下进行有计划的教学,例如,创造一个出色的课堂,推广一个数学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并对小组合作感兴趣。在此时期,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逐步提高其对数学的兴趣,使其成为一种情感化的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定期的数学竞赛,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的学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一些有挑战性的话题,也可以让他们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为他们的数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开展多元化的项目教学活动注重数学学习细节问题

为了保证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能够顺畅地开展,本文对项目式教学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剖析,并在这一过程中,确定了其它的学习内容,并对所要进行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下的一些观点:首先,要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性,同时,要从内在动机、心理等多个层次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同时,要让他们意识到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使他们真正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要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数学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从品德修养、综合素养等方面入手,利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适合儿童学习的情境。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民主思想,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不要插手。在实践活动中,如果出现了一些错误,就应该及时地加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加强对学困生的培养,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胜任不同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四)合理分组集中分配任务

在小学数学中实项目学习,必须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同学们配合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进行分组时,必须确保各组的成员达到均衡,会员们相互帮助。外,老师要注意小组之间的分工,明确小组负责人,以决定各小组的作用,同学们在进行问题的探讨和执行老师交代的作业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工作的指派,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工作,可能让同学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得到一些好处。选择项目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项目教学的兴趣。

例:老师讲授《认识图形》中的这一节,先,老师要把同学分成几个组,在进行分组时,师可以在自己的课上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验,据考试分数来区分学生的水平,后,他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3个中上游水平的和3个水平一般的同学按其水平分组,这样一来,小组里的人就可以配合默契了互促进,相互进步,使同学们达到相互补充。发布任务后,老师要求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学会如何去做,师可以运用某些东西来进行教育,指导同学们理解图形的过程中,它可以有效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他们的视野。

(五)借助对比实验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的实验是引导孩子们去了解和感受数学的过程。做数学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自我感觉。如,在学圆锥形体积时,有些老师会把圆锥形的构造与等底等高的柱式相结合,但单纯地解释,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学习是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过对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圆锥、圆柱装水、沙子试验等,导同学们进行各种圆锥形和圆柱的试验作业。出的结论是:圆柱体积大约是圆锥体的3倍。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实验进行反思,并分析其正确性。本阶段,同学们在进行等底等高体积比较,并检验了圆锥体的体积圆柱体积1/3”

(六)开展项目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施项目教学时,要充分运用项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把适当的项目问题转化成有趣、有特色、有主题的研究焦点,项目教学中,最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年龄增长的需要来设计问题。同时,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开放性、多样性,并在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对课程的活动进行加工、调整,使课程的主要信息能够反映出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

如:在小学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上,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意思的项目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小数点在数字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在什么情况下是怎样运用的,并且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小数点。师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让他们可以更快地掌握他们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讲故事来减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

(七)进行有效的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在项目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是多种多样的,此,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学习成果,让同学做演示,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价和剖析。在展示项目成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养学生敢于面对问题的勇气。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提问,以展示项目成果,考验他们的临场应变,检验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例来说:在四年级下卷《总复习》课程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个全面的课程。完成了全面的课程之后,接下来就是展示自己的成果了师可以让同学将教材中的重点和要点归纳成自己的文字,然后给老师讲解一遍,师会根据所说的问题提出问题并改正。师会在学生完成项目的结果时,依据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的了解,其次,根据对问题的回应来评价学生的成绩。时,老师要对所讲的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保证整个评价完整性。课堂上,同学们可以通过演示自己的项目结果来强化自己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中,通过项目式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又能深化对课程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不断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在此基础上,相关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数学教育目标,并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此背景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为其长期稳定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春萍.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成效研究[J]华夏教师,2018,105(21).

[2]何声清,綦春霞. 数学项目式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375(10)

[3]栾国琴,宋卫华.基于“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4)

[4]郝连明,綦春霞,李俐颖.项目学习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8(4)

[5]彭云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8(7):304

[6]李现勇. 基于“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的项目式数学教学探究[J]数学通报,2018,57(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