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正文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主动参与和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因此,探索一种适合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参与各种实际英语活动来提高语言能力。这种观点认为,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语言技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应用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教学实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反思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探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参与各种英语阅读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实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学生在活动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课标》明确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提升、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活动观的教学设计避免了学生机械化、碎片化和浅表化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1]。因此,作为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英语学习活动观积极应用于阅读教学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挑战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且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再者,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缺乏阅读的习惯和技巧,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样造成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动机不足,影响了学习效果。其次,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往往以单纯的讲解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主动参与和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第三,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设计符合其需求和兴趣的英语阅读活动具有挑战性,如何在课堂上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是一个难点。这些问题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变得困难并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式。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作品展示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提高语言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英语学习活动观也强调学生参与和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能力,并提高其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基于以上原因,应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参与各种实际英语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实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并在其中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因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耐心地指引。英语文本的阅读同中文文本的阅读大不相同,与学生的语言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异。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不能单单知识词汇和语法的结合教学。因为,一篇英语阅读文本是有着完整的结构和全面的内容的,任何细节层面都不可以被忽略。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在全面分析英语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特点,充分采取多样化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教师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教学目标。以下则对具体的实践策略加以论述。
(一)全面系统地剖析文本内容
文本是阅读的基础,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和揣摩,才能对阅读文章有更加全面、深层的理解。而在目前的初中生英语阅读中,往往是为了完成题目而阅读,只是粗略地阅读文章的内容,理解得相对浅显,进而难以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涵。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需要全面系统地剖析文本内容,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意义和语言特点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英语阅读框架,加深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和认识[2]。在分析文本时,可以采用提问、概括、归纳等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9《What does he look like?》2b部分的阅读文章“An Interesting Job”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来进行对阅读文本的解读。Unit9的单元主题是“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联系这一主题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主题将“An Interesting Job”这篇文章的结构加以划分。这篇文章有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介绍了Joe Brown 的职业是“police artist”,第二个段落讲述了他工作中的困难也即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罪犯的描述不同。教师通过这样的段落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框架,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再者,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拓展文本内容,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同一个同学,试一下不同的学生会不会有不同的描述。教师也可以对文章的英语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如其中的词汇和短语(television,draw a picture of,the same way等),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纳,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
(二)确定合理科学的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确定合理科学的目标,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制定适合学生的阅读目标,如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等等。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目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合理科学的目标制定,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教学效果。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目标既要能够促进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应富有实践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6《I’m watching TV》2b部分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了文章之后,可以设置一些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在目标完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找出“be doing”的进行语法时态的句子。教师也可以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模仿这一篇阅读文章,简略写作一篇和自己日常生活有关的英语文章,巩固阅读所学,激发创新意识。
(三)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设计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作品展示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英语,提高语言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实践。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11《Sad movies make me cry》3a部分“The Shirt of a Happy Man”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阅读文本的主题和内容,并展开互动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文本,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再者,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扮演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如king、doctor、banker、singer等,在朗读对白中加深阅读学习。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特点都不同,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课前调查、教学评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计,提高教学效果。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Will people have robots》2b的“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 Own Robo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想象一下未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子,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放映一些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的图片和视频,进一步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一单元的阅读学习中,激起学生学习有关机器人的英语内容的兴趣。在具体的阅读内容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机器人的独特想法,让学生有更加个性化的课堂体验。
结语
基于英语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应更加注重英语活动观的应用,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思维,不断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菲.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2(40):51-52.
[2]张玉珍.基于主题语境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实践[J].校园英语,2021(31):229-230.
[3]王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J].校园英语,2022(36):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