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形体教学的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彭超,唐冬冬

(都师范附属小学,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形体是体现一个人气质、素质以及精神风貌的重要指标,各行各业均对求职者的形体设置相关要求。因此,我国基层小学有开设形体教学课程的必要。本文以小学生形体教学为探索目标,通过对小学生形体训练的意义为切入点,讨论小学形体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发展与普及小学形体训练的对策,以此为小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形体训练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形体教学;探索

正文

一、小学开展形体教学的意义

1.形体训练的含义

形体训练指的是,在优雅而缓慢的音乐氛围之中,训练者不断变化躯体,并通过压、踢或拉等基本训练动作进行发力练习,进而提升全身的平衡力或控制力,以此提高肌肉弹性,提升身体协调性,使正确形态或姿势得以形成。形体训练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观,使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地促进与提高。在小学开展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加速小学生的新陈代谢,增强其身体器官的功能,还可以使其身体形态得到矫正与健美,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改善。

2.矫正小学生的不良动作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心理与身体均处于未发育成熟时期,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形体训练,促进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矫正。目前,我国基层中小学均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并且,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若在发育期不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极易导致其产生诸如,含胸、耸肩或驼背等不良动作习惯。这类不良动作习惯会影响小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等繁忙。因此,在我国基层小学开展形体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育

形体教学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拥有健美的身姿与形态还能够提升其对于美的认知与感受通过对接受过形体训练的小学生的调查与研究可以得知,小学生可以通过形体教学使自身骨骼、肌肉关节等部位得到锻炼,同时,其自信心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升美的理解与追求有了新的定义通过形体教学,小学生可以有独特理解与感受,这便是开展形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推广形体教学的关键思路。所以,形体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开展形体教学具有较深的教育意义。

4.使小学生满足社会的基本要求

人们对于的理解有三层次,包括外在美、内在美以及性格美。形体教学有助于改善小学生的审美提高其内在的修养与内在美从而使其精神层面得到升华,使其形成性格美在当今社会中,应聘单位不仅对求职者的外在美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其内在美与性格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基层小学应该积极地开展形体教学,使小学生满足社会的基本要求,进而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小学在开设形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无规范教材

当前,在形体教学领域,我国基层小学尚无规范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导致形体训练与教学明显落后于其他形式的体育项目。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对此情况重视起来,以增强小学生参与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为教学目的,撰写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外在美、内在美以及性格美。

2.基础教学设施情况不佳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学校的办学能力大相径庭,并且,由于部分地区的学校一直在扩大招生数量,导致教学场地与设施出现了简陋或匮乏的不良情况。因此,各学校还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落实形体教学场地等方面的棘手问题,优化形体教学设施,为形体教学的开展夯实物质基础。

3.师资队伍专业性较低

形体教学在我国基层中小学校的发展时间较短,未形成较深厚的基础,因此,一些体育教师的不专业性便暴露了出来。尽管,一些体育教师是体育院校出身,但其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形体教学,所以,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形体教学的理论、技术以及训练原理不甚了了。基于此,各基层中小学校还应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体育教师进行再学习或再训练,以此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小学开展形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提升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体育教师应该为小学生系统地讲解形体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以及其优点,提升小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形体教学之中,向小学生介绍形体训练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小学生充分了解参与形体教学对自己的好处同时体育教师还应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形体教学之中,提升其身体协调性、身体灵活性与肌肉强度,有效调节自身机能。

2.优化形体教学的课程安排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具有爱玩与好动的天性。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追逐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挑选流行的音乐作为训练与教学的背景音,有效掌控课堂节奏丰富形体教学的内容基于此体育教师应该形体教学优化课程安排热身联系、全身练习以及放松练习等板块进行精准地把控。同时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与训练,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样化与丰富化的特点。

3. 设置合理的形体教学计划

体育教师在开展形体教学课程之初,应组织学生接受身体主要部位的围度测量,使小学生了能够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体育教师还应为小学生制定科学训练计划与运动目标,周期性地对原始数据与小学生目前的身体数据进行对比,使小学生清晰地看到自身数据的变化。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提升小学生参与形体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其持之以恒地参与到形体训练之中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每节教学任务、教学重点、训练时间运动强度使形体教学计划区域科学化与合理体育教师应将教学计划公布于小学生使其明确教学要求,使够积极地完成形体教学任务。

4. 提升形体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教师可以将形体训练与其他运动项目有效融合,提升形体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对于形体训练的认同感。例如体育教师可以使形体训练与足球运动有效融合在开展二十分钟分钟的射门训练之后开展二十分钟的柔韧性训练,使小学生的身体、肌肉与关节得到二十分钟的热身之后,在开展形体教学与训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而合理,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小学生接受形体教学与训练。

5. 突出形体教学的实质与目的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石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行走、站立以及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所以,我国基层小学的形体教学坐、站与走“三姿”训练为基础,纠正小学生的不良动作习惯一个人的坐、站形体姿势是展现审美观、精神面貌身体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的重要指标优美而正确的“三姿”能够有效防止小学生身体的畸形发育使其肌肉与骨骼得到正常生长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育基于此,体育教师应突出形体教学的实质与目的,重视“三姿”的教学与训练,进而改善小学生的气质与精神面貌

6.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在形体教学体系之中,体育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因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与自身形象便显得尤为关键在这种情况之下,体育教师的言行会学生产生一定程度是示范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要求,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升自己的气质,做出为人师表的表率。因此,体育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使学生感受到参与形体教学的优势,增强其参与形体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形体教学的教学效果

、小结

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人才均有着较高要求我国基层小学应学生的形体教学课程重视起来,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气质,树立其良好的精神面貌因此,基层小学开展形体教学便显得十分必要,小学生通过形体教学不仅可以纠正自身的不良动作习惯,还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育与发展,,提高其在社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程花. 浅论普通高校形体教育课建设[J]. 科技信息, 2009(16):597-598.

[2] 赵艳, 单涛, 王大力. 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8(4):125-127+132.

[3] 张晓微. 中职学校形体训练教学研究[J]. 林区教学, 2018, 260(11):109-110.

[4] 姬春旭. 优化形体教学内容对中专女生身体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