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效果提升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正文
在“双减”背景下,想要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进行优化,首先要搞清楚“双减”的背景和意义。“双减”是我国当前的一项国家教育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舒缓不良的心理情绪,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的时候,老师们要严格控制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英语作业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查找漏洞,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遵循分层、多样化、趣味性、灵活性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及认知能力,对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优化。
一、浅谈“双减”的理念与功能
(一)对“双减”的认识
“双减”是国家最近出台的一项新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逐步减少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数量。目前,我国已有的各类学科类培训机构都需要重新审核和登记,逐步进行相应的压减,解决目前市场上过多过滥的问题。
(二)实施“双减”政策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们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学科成绩之外,发现自己的长处,而机构的减少,则可以让他们避免从家长和学生身上牟利。“双减”政策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意义
(一)体现育人的思想
在英语作业的设计中,如何保证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学生全面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业是一种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记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对作业设计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提升,在确保作业计计思路的科学合理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育人理念,是当代教师育人理念的最直观的体现。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特别是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业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好地完成作业的设计。通过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并通过布置多种、全方位的作业,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英语方面,在英语作业中,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了自身的英语思考能力,提升了自身的语言技能。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以教师为主导,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是不合理的。“双减”将会突破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尤其是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将会对小学英语的家庭作业进行优化,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的优点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三、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内容缺乏趣味
笔者了解到,当前小学英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般都是让学生抄字、抄课文,老师们认为抄字可以增强学生对词句的记忆效果,但是,许多学生却觉得这样的作业形式非常枯燥无味,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只是机械地抄字,而不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使得这种抄字作业没有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益和作用。同时,这种手写作业在学生作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许多老师并未意识到实践与开放式作业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这不仅影响了作业质量,也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二)作业不分层次
许多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为全班学生而设计的,这使得老师在作业难度、作业形式的设计上,往往以大多数学生的总体水平为参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间的差异。为了照顾基础较差的同学,许多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经常会给他们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诸如抄写之类的基础作业,而对基础好的同学来说,这些作业太简单了,没有什么用处。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作业,不但影响了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忽略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与成长需要。
(三)作业类型单一、针对性不强
除此之外,小学英语作业的形式也很单一,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抄写一天学到的单词和句型,作业的形式也很长,每天都是大同小异,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了更多的猜测。为节省课余娱乐时间,学生利用课间时间提前完成抄写任务,这种作业形式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四、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1.对内容进行筛选,设计分层的作业
为了有效地解决作业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作业的难度和标准,并结合学生英语水平,布置了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作业,从而推进了作业的分层,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在布置作业之前,先对作业内容进行筛选,比如:教师推进作业分层与学生能力分层的同步实施,首先,教师在每学期初,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将他们划分为A级:60分, B级:48分, C级:36分以下,以此为实施分层作业奠定基础。其次,老师在布置背诵作业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对背诵作业进行细化, C级的学生需要掌握单词的读音和拼写, B级的学生要在 C级的基础上掌握单词的词性和固定搭配, A级的学生则要在 B级的基础之上掌握单词在句子中的用法,这样的话,老师就不会给各个年级的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也能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筛选,能够有效地促进作业分层化,实现“双减”的要求。
2.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拓展英语的知识面
课外作业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英语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保证这些课外作业的内容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充实他们的英语知识、创造一个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英语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英语本身所具备的西方文化特点,充分发挥其所需要的语言与文化背景,以更好地开展英语教育。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的学习策略。例如,在英语课后,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的知识,在课后用英语与自己喜爱的节日,美食等方面进行沟通,从而使其英语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就拿“圣诞节”这个话题来说吧,这个话题围绕着圣诞节,讲的是一个关于西方传统假日的话题。在课文结束后,教师可以依据自己对圣诞节的理解,并结合作业设计的要求,要求学生用“圣诞节”这个话题来创作一个短句。通过把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感受英语的魅力及其对自己的影响,进而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将作业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给他们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只要将问题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就能完成,因此,总体上,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作业数量较少,作业也较有意思,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分配实践性的作业
如果英语作业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智力,而且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学习英语知识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合作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英语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一,是调查性的作业。这类作业要求学生主动向别人提问,并且做好笔记。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学生现在是一个小调查员,请去采访三四个学生,问他们下课后去做了什么活动,并做了相应的笔记。有些同学在做这类作业的时候,可以事先设计好一张表格,把自己要问的各种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在采访过程中把被访谈者的名字和回答都写下来。在课堂上,同学们要展示自己的作业,并做适当的小结。
第二,查找类的作业。小学学生的求知欲一般都很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给学生布置一些查找类的作业,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查找相关的英语材料。当学生经常进行这类作业时,他们会发现在课堂之外学习英语知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并且养成了长时间积累,随时做笔记的好习惯。
4.科学地计划作业内容
对小学生来说,科学、合理的课外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巩固已学到的知识,而且能使他们在第二天的课上预习新的内容。而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的小学英语,其内容之庞大,需要学生具备多种阅读、写作等多种技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英语的内涵。课后作业安排太多,重视总量而忽视质量,会使学生在课外作业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放松自己,这就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后作业的品质与效率,严格、科学地安排作业,勇于突破传统,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力求使学生在较少的作业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设计作业的多维评价
教学评价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以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给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
(一)课前的诊断性评量
以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为依据,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展开诊断性评价,多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自主学习。在预习作业方面,可以制作一份学生自评表,让学生以自己完成的程度为标准,给自己评星级。当老师在检查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评表,对学生是否达到了该星级的预习效果进行评定。
(二)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班级利用课前三分钟等形式,让学生们展示背景知识阐述、戏剧表演等作业,由教师制定星级评价标准,再让其他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学生个体或小组给出评价星级,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给出客观的表扬或建议。将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不仅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进行了检查,而且还对学生按照评价标准不断改进和进步进行了激励。
(三)课后小结评估
课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展开星级评价和评语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改进方法。学生们还可以自我反省,回答自己的疑问。课后总结性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出困惑,还可以展开师生教学互动,及时给予解答和纠正,保证了作业完成的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双随着减政策的出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快速平稳教学秩序,并稳步提升教学成效,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巩固知识的时候,而英语又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一环。作业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记忆,同时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而且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英语课的教学价值,并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许多学校都开始关注减轻学生的负担,认识到了科学合理设计课外作业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爱琼.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探微[J]. 少男少女,2021,5(27):46-47.
[2] 何晓斓,刘明东.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理念、原则及实施[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5):21-26. DOI:10.3969
[3] 符赛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23):30.
[4]陆德禄.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49):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