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技术应用探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张叶平

邢台新思维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对建筑设计技术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在现代工程住宅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技术中,某些较古老的设计技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形成了一些更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设计方法与节能手段,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获得普遍的运用。通过对上述设计方法的实际运用情况加以研究,可以了解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从而预见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工程设计水平的不断合理的提升。


关键词

工程建设;民用建筑;工程方法;技术应用

正文

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是什么建筑,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它服务于生产,让它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另外,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因为建筑绿色、生态化的建筑是必然趋势

1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技术的差异性
1.1建筑功能的差异性
  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业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建筑空间,其具有占地面积大、层数多、内部空间大、安全性能要求高、功能性强、美观性强等特点,为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提供保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生产需求,确保使用的舒适性、实用性和舒适性。另外,民用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大家提供合理的居住环境,民用建筑对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要求比较严格。
1.2设计要求的差异性
  工业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对建筑物的实用性、美观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合格的工业建筑项目需要确保内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各种生产设备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工业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将设备特点和功能作为依据。
1.3设计程序的差异性
  工业建筑设计程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内容比较多,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的工艺流程,认真分析设计资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加强和相关人员的交流,避免因设计不合理、不了解设计方案影响施工的顺利实施,而民用建筑的设计流程相对比较简单。
1.4荷载作用的差异性
  工业建筑对安全性要求比较严格,建筑物荷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技术人员在计算工业建筑荷载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静荷载带来的影响,以及因使用设备带来的振动荷载影响。另外,各个楼层的地面会摆放设备,设计人员一定要保证地面的荷载满足标准与规定。

2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2.1防火材料质量没有得到应用重视

建筑的总体保护措施是以充分利用优质建材为基础的,所以,确保其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是建筑耐火设计成功实施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很多建筑在设计时,对防火材料的品质、效果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其在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一定的削弱。目前,有关材料的供货商众多其性能、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区分,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某些主管部门对建筑材料的生产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如果施工方对防火材料的使用控制不当,势必会对整个建筑设备的耐火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2.2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不强

建筑主体结构的性能要求很高,国内有关民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均明确指出,防火墙体及其他功能间的隔离墙应选用高性能防火墙体,但由于某些施工单位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防火材料质量的检测和研究,导致房屋内部墙体防火性能不达标,容易引发火灾。另外,在建筑装修中所使用的材料,其耐火性往往很难达到规范,导致火灾蔓延,无法控制火势,目前在建筑的外墙上使用了很多由聚苯乙烯制成的装饰构件,但其耐火性能否达到国家规定,尚无有效的监管。

3工业建筑设计技术的有效应用

3.1选址

总的来说,政府之所以选择了城乡一体化地区的工业建筑,原因如下:首先,由于工业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产品,因此由于消费市场的主要集中度也将分布在了城市地区,因此部分消费市场范围也将扩大到了农村地区,这样政府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运输成本;其次,由于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将相对较大,因此城市土地价格也将相对较高,而城市郊区的土地价格则将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就可以减少对生产成本的投资;第三,由于工厂建筑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极易倾倒大量污水、废气和废渣,因此如果政府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而如果政府将工厂建筑设在了城市郊区,这将有助于地方政府集中人力和物力定期处理各种废物,从而有效提高了城市工业的生产效率,并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

3.2内部设计

工业生产的建筑功能,主要是包括基本制造装置区、辅助生产装置区、基本制造物品存放区、货物存放区域、人行道路面、运输管道、工业的日常辅助用房,以及工业公用设施使用区域等。工业工程设计者在实施设计的过程中,应按照工业工艺流线的区域布局和房屋设计,尤其要使人、车、货的流线合理设计,要尽可能使流线间距最短,所占有的空间容量最小,对洁净和环境污染较重的地方要分开设计,对使用负载较大的工业设备集中布置,对洁净要求较大的工业建筑物就近设置等科学合理的方式,布置出不同工业功能区域的合理布置。这不但可以给建设管理提供方便,而且也可以使公用站房尽可能集中设计,以节约施工土地面积和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3.3节能设计

工业的首要功能就是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工业节能技术方法的运用,可以降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现象,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主要表现在选用建材方面。中国由于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容易产生南热北凉的气候现象,因此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在选用工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南方区域,可以针对夏季漫长、自然环境风景秀丽的气候特性,采用琉璃墙,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美观效果的预期效果;而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候相对严寒,也可以采用密闭度高的建材,以对抗严寒。除此以外,在工程结构设计活动中,还必须使用自然采光技术和自然通风,如在白天的工业生产中采用太阳日照采光,可以节约较多的电能资源,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通风要求,也节约了电气设备使用的经费。

4民用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

4.1局部构造突出建筑功能

关于城市民用建筑结构的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建筑特征便是强调住宅型的特征。而住宅型建筑则是由更多的部分来构成,包括起居室、书房、起居室、食堂、厨房等。只有经过了合理的房屋结构的设计,才能够把房屋结构的所有区域都合理地安排到一百m二的空间区域之内,这也是房屋结构设计师们所需要思考的关键内容。而通过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适当的结构设计,则就可以保障了住户的日常生活基本需要。因此,我们的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把起居室的周边剪力墙构造视为一个接收单元,以便于通过这种接收单元,对整个的内部楼板结构进行设计处理。比如通过将空心的砼现浇楼板加以结构与管理。砼现浇楼板的结构有很强的隔热抗震的优点。

4.2墙体保温节能技术

外墙保温性能设计也是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措施。因为建筑物的保温板材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外面或里面,所以安装在室内就比较简单。而虽然工艺要求也相对低,但隔热能力却没有那么好。当其安装在户外时,尽管有着不浪费室内使用面积的好处,但若保护方法不当,材料就会出现开裂、渗漏、脱落等缺陷,所以耐久性就很低,而且成本也相应超过了室内。所以首先,在建筑设计时,就应该采用内部自由设计,因为这样就提高了建筑整个体系的安全性。再者,建筑外墙的保温及隔热性设计也应该是采用聚苯乙烯板材所构成,在隔热层支座的结构设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压力和温度。因为聚苯乙烯板材自身的抗压强度是很有限的,所以在设计时要格外小心终极部位的断裂与脱落问题。在这方面,为进一步的改善绝缘板的稳定性,在材质的选用上也应该尽量地采用无腔体设计,以便于在改善连接强度的同时增加对风压影响的抗性。

4.3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节能方案种类相对多样、类型较为繁杂,工程设计部门应该针对不同区域使用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实施节能环保方案。因此,起居室和客厅等人聚集的地方,设计人员使用高性能灯光设计,餐厅、浴室等储物空间使用性能一般、品质有保证的灯光系统,在环境许可的前提下,也可采用自然光的方式。现阶段,人们使用自然光的最主要途径是:采用依照房屋方向来加以使用的导光法,将光能转换为能量、将热能转化成能量、将热能量转换为光能的能量转换方法,来实现人们使用在各个时代的不同能量的相互作用。

4.4保温屋面节能技术

民用建筑的屋面保温是节能保温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通常都要选择密度相对较小、导热系数相对较低、吸水性较小、具有一定硬度的型建筑材料做好保温处理,一般正置式屋面的隔热保温板材位于防水涂料的下方,而倒置型屋面的隔热保温板材则位于防水涂料的上方,对房屋在进行建筑保温隔热层的同时,对其下方的土壤找坡、水泥砂浆找平层等都应加以注意。同时不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充分考虑品质的稳定性因素,当建筑采取了种植屋面的方式之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节能保温作用,进而达到对房屋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提升效果。此外,针对建筑节能的设计来说,其必然要考虑到建筑对太阳能资源的使用情况,而热水供给系统也是建筑物中对能耗需求量很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就需要对热水供给体系进行调节与完善,在建筑物屋面的节能领域就需要尽量地减少对热水供给的影响,在产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充分保证太阳能热水供应器具备了有效的热量利用率和无污染清洁的优点,并以此实现了对热水供给系统的最大需求,从而有效提升了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发挥工业建筑服务于生产、民用建筑服务于人民日常生活的功能,设计师需要进行探索和改革,确保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现代社会的环保理念,实现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鸿武.现代苏州民居建筑设计特点及其启示[J]. 艺术百家,2012(S2):168- 169,180.

[2]赵建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的构思与选择[J].考试周刊,2013(64):193.

[3]侯小宝.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4(12):37,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