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李芳芳

邢台新思维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

从自然界诞生以来,土木工程学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一直没有停歇过,并且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借助自然来修建住宅的方式日益变化改良。人类修建和利用的建筑材料,由最开始的窑洞、茅草屋、城市建设工程施工砌体结构等,不断扩展到了现代社区的高楼大厦。


关键词

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正文

应该重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因为当它在建筑行业中日益普及,不仅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而且还能为人们健康的生活提供更有效的保障。绿色建筑必须在开发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并重视对绿色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使用,以逐步实现对污水和废物的有效回收利用。同时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的深入研究,也希望对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以最终推动我国建筑工作的更好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①在建材领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需要在建设时使用的建筑材料具备环境保护的特性,并且在建造和应用的过程中,不要对建筑周围环境产生破坏。②在建筑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充分发挥节能设计思想在通风、采光和采暖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在采光领域,应用光感控制,对建筑灯光的亮度变化进行控制,使建筑灯光随着实际条件的而改变;在采暖系统领域,则需要应用自动化的温度控制技术,使建筑温度稳定地控制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③在建筑科技领域的实际应用。绿化建筑思想,就是对建筑队伍及其设施,加以科学合理设置,达到较好的建筑质量。

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2.1 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就在于整体生命循环的使用,在建筑的整体生命循环当中,到建筑施工再到商业应用,要全面地融合地融合了绿色环保的设计思想,把新型的建材技术和环保科技都运用在了建筑当中,给整个建筑物的应用周期和环境品质都带来了保证。另外,在施工前后的垃圾处理以及准备活动中,也应把环境保护节能思想融入其中,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2.2 健康为本

生命之本即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而绿色建筑设计的终极目的便是要给人类创造一种舒适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以,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设计实施的最后阶段时,都要对可能会出现的生态问题做出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比如:在开展机械设备租赁的活动中,采用功率较小、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少的机械设备;在建材的选用中,充分重视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坚持质量为本的思想,提高建筑材料的环境保护效能;在建筑施工的活动中,注意节水、节材、节电,以减少对建筑施工中灰尘、固体废弃物的危害,还可以通过洒水的方法减少对灰尘的损失。

2.3 绿色建筑与自然均衡

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兼顾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而目前,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这就需要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提高自然的宜居程度。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防护功能,并采用了环保建筑的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施工和应用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环保,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平衡。

3绿色建设设计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3.1绿色建设设计主要内容

建筑学中运用到绿色建筑设计环境时,所涉及的内容就非常广泛。其意义,一方面主要是为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上,通过综合利用人为技术手段,实现环保生态化的建设目标,并由此达到设计、人、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和谐生活。而另一方面,人们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进一步的探讨合理的绿色化建筑设计手法以及实现途径,才能更加合理地进行人们对这三者之间的设计美学,以及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建设的要求,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共处。

3.2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3.2.1适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我国也十分重视环境建设事业,并制定了相当多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合的立法准则。与此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建设出了大量节能房屋,将环保型建筑材料等新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加以普及,并支持新的生物洁净燃料的发展,同时也在新领域上将新型能源技术引进,比如风力和太阳能发电。

3.2.2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点领域,房地产将与环保节能建筑结合一起,将有利于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共同进步。推出的绿色节能理念,将开辟为地产事业以全新的开发方式的主要推广方向,它将可以让大多数的产品都从市场激烈竞争中凸显出来,进而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重视,把传统地产市场萎靡的局面逐渐淘汰。但这样的绿色产品,还是迎合了现代人对于崇尚简约绿色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地产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经济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提升。

4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4.1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构建城市绿化空间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植物群落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在单位空间中达到最佳的环境效果、并将保持最低价值的最佳植物群落。城市的绿化空间应该模拟自然的植物群落环境,将树木作为城市主体植被,并根据地方的实际自然情况,配置好适宜生长的草木花卉,这样的绿化城市空间才比较漂亮,丰富多变的当地物种,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在顺应自然的情况下,注重利用山水地形和自然景观,把这些特点融合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当中来,从而使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可以充分地结合,使城市绿化空间设计的范围更加开阔。

4.2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绿色建筑建设工程中,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充分运用是节能目标的主要表现。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主要是指包括太阳光、风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在建筑中的合理运用,并通过资源再利用的手段很好融入到建筑物中,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对建筑的电能资源的耗费,并促进了建筑的清洁运行。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应用途径相当多,并可以通过其他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发展应用,因此体现出了可再生能源很高的使用效益,而绿色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又相当庞大,所以必须根据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的分布特征和自然状况加以合理设计,并适当布设可再生能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4.3绿色施工建材的选用

绿色建筑设计环境中更加强调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目前这些绿色建筑材料已经成为绿色施工建设中所选用的关键建筑材料。然而,大量的材料消耗也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尤其是在混凝土、石灰等其他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和实际应用阶段,给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也浪费了巨大的施工经费。但随着建筑企业对环保施工观念的提高,从建筑企业管理层员工到一般从业人员在目前也已经开始主动寻求绿色建筑材料了。在绿色建筑设计环境中,绿色设计者们往往更愿意采用可再生、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的建材。此外,传统建筑施工公司一般更倾向于采用较尽量少的传统建筑材料来完成主要建筑施工任务以节约建筑施工成本,而绿色建筑材料则可以满足其这一目的。而由于绿色建材从制造到应用过程中相对污染程度并不高,和传统建筑材料的品质差距也不大,且兼具了绿色建筑材料的优点,又因为其能耗和成本低,所以一般相比于传统建材,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效率要高得多,这也就正好满足了绿色建筑工程使用的基本要求。

4.4根据当前的建筑标准施工设备

当整个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工作已经完全启动以后,工作人员还必须进一步地对各个施工过程加以调整与改进,以便于能够满足和适应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因此,在笔者们进行总结归纳之以后,对整个施工过程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改进。第一个,是通过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关于绿色施工装备的综合性能评价系统,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对每一项施工设备的各种节能系数加以综合评价,并查找在施工过程中能耗变动最大的设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找,之后再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出已经实现的节能设备的更新调整,以满足当前对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已经实现的节能性要求。然后,在执行过程中对现代科技的理论进行全面的运用,针对具体的实际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建立了环保建筑设备体系,实现电能利用、人力资源、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4.5工场地的布设

施工场所的布置施工,因任务量大且项目众多,所以要求施工设计者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场所加以细致布控,因此这不但影响着施工质量,而且对完成后工程的完整美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施工之前,设计者都会事先根据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估算好在施工中的难度,并给出了具体解决办法,这就能够合理提升施工的质量,进而降低了对房屋总体美观水平的干扰。具体内容就是要求设计者精心地绘制好施工图纸,在图上正确设计好了施工地点,并标明了材料的合理摆放地点,减轻了施工者在施工中的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对施工区域外环境的影响,并以此实现了整体施工的特点。

4.6绿色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在延续中国传统建筑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使用绿色材料,实现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同时,通过不断丰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模式,设计出更多更适合人们生活环境、更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设计作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人类生活环境和实际工作特点,设计出适合实际工作和人类生活环境的绿色建筑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实用性,体现使用绿色建筑的价值。

5结束语

将绿色建筑设计运用到实际施工中,从建筑设计、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建材选用等几个层面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把建筑生命周期理念渗透到实际施工过程,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绿色建筑设计以人类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为根本,具有代表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而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代表着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建筑过程中应强化环境保护理念,注意对环境友好类建材的应用、合理建筑环境的布置,尽量减少对建材资源的浪费,并正确选用环境适宜的建筑设备,以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潇衍.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6(21).
  [2]温炎涛,彭立宁.绿色智能建筑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要求[J].价值工程,2012(33):91―93.
  [3]贲雯.试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7(03):63,6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