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丁平军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

砌体结构是一种利用石头、红砖、砌块为材料进行建筑施工的结构,又称为砖石结构。其常应用于民用房屋、工业厂房建筑和柱体施工中,砌体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是抗拉程度却相对较低。目前,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红砖砌体,主要应用与墙体和柱体施工;石头砌体,多用于带型基础和挡土墙;砌块砌体,多用于定型设计的民用房屋及工业厂房的墙体;配筋砌体,在砌体水平灰缝中配置钢筋网片或在砌体外部的预留槽沟内设置竖向钢筋的组合砌体。此外,还有在非地震区采用的实心砖砌筑的空斗墙砌体。


关键词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正文

引言

合理、科学的砖砌体施工工艺对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具有较大意义,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企业更加重视砖砌体的施工要点。

1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的运用各种机械设备,但砌体工程在诸多方面仍然靠传统的人工、手工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工人手艺和责任心对于整体质量和结构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对建筑砌体施工进行深入研究,提升技术水平。

2施工技术方法与流程

2.1砖砌体施工方法

砖砌体施工即用砖块和砂浆开展砌筑工作,两种材料通过相互配合进行结构加固,建设中应与工艺手段进行配合,保证技术能够契合工程建设要求。现阶段我国对砖砌体施工加大了关注,从整体上入手对技术进行了优化,常用方法为挤浆法、满刀灰法、“三一”砌砖法等,三种手段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挤浆法即将预先配置好的浆液进行填补,虽然效率高但质量低;满刀灰法施工对质量要求较高,“三一”砌砖法主要利用一块砖揉合一铲灰完成整体砌筑,上述工程最终选择该方法进行施工。

2.2砖砌体施工流程

建筑砖砌体施工需要经过准备、施工、检测三个环节,每个阶段都需要按照特定工序完成,如上述工程在准备阶段,先熟悉施工图纸,确定施工顺序并结合实际调试机械设备和工具,随后进行了技术选择与材料准备,在施工阶段要求预先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设定各项施工工序,在此基础上明确责任,具体视具体情况而定;检测阶段是保证最终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结合设计确保基槽平整且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上下错缝、缝隙均匀、优质面向外。

3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3.1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前的准备

3.1.1砌体结构的原材料准备

在原材料准备时,首先要考虑砖的强度、品种和等级,要达到建筑标准,做到标准相同。在清水墙、柱施工时,所使用的砖要保证棱角整齐和颜色均匀。在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时,首先要保证砖表面清洁干净,然后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对红砖进行浇水浸湿,此流程是为了施工过程中,防止红砖铺设时吸走灰缝中砂浆的水分,砂浆的水分降低会影响其与砖的粘结度,与家装时铺设瓷砖地板浸水原理类似,不按要求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此流程操作时,要控制好红砖浸水的量,如果时间过长会使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也会影响砂浆的粘结度。

3.1.2砌体结构的技术准备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前,首先是找平,垫层表面应有效平整,表面局部不平整或大于30mm时,可用C15规格细石混凝土找平。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直接使用砂浆或碎石直接混合。在建筑每层墙体上砌筑之前,应在基础顶面上确定标高并使用相关手段使其表面平整,以确保每层砖墙的高度与设计要求相一致。下一步就是放线,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前,应对砌体部位进行全面清理、放线。另外,施工人员可以将龙门板安装在主体支撑结构上,这里要注意标注墙体和主体支撑结构的精确位置,施工作业应根据垫板表面龙门板的基础轴线进行。在实际施工前,施工人员要适当放出墙轴线、边线等位置线,不要忘记预留门窗位置。最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皮数杆的准备。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用木材和钢材制作一定量的皮数杆,既皮数尺,其主要作用是为控制施工砌体墙的高度,防止砌砖时水平偏斜。然后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建筑要求设计施工方案,灰缝的厚度、砖的规格、砖的种类、砌体结构的皮数和垂直结构变化等,垂直结构主要包括底层、大基脚、防护层、孔洞、沟槽、管道及预埋件等。

3.2施工阶段

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承重墙存在的局限性。首先,填充墙砌体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针对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合理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填充墙砌体的构造,从而保证填充墙砌体的整体效果。其次,在选择填充材料时,施工单位应提高重视并尽可能选用无异味且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再次,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开展各项施工作业,以便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及时纠正建筑工程与施工图纸之间不吻合的内容,从而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最后,在铺灰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保证铺灰砂浆质量优良,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来及时调整铺灰长度;施工单位还需将铺灰砂浆的稠度控制在50mm~70mm,从而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另外,施工人员应采用分段式铺灰的方式,同时将单次铺灰长度控制在5m以内,若遇酷暑天气或严寒天气,则需适当缩短铺灰长度。在完成铺灰作业后,施工人员便可开展吊装作业。在吊装环节,施工人员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砌块的吊装顺序来进行操作,并按照由外到内、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的吊装方式来吊装砌块。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借助拖线板针来检查吊装砌块的水平度及垂直度。在填充砂浆缝隙时,施工人员可使用辅助设备以确保砂浆完全深入缝隙,抑或通过竹片或铁捣棒来辅助作业,从而确保灌缝的整体密实性。随后,施工人员可借助刮缝板将砂浆刮平,进而方便后续施工。

3.3优化砌筑工序

3.3.1铺浆打底

对于砌筑过程中用到的一切砂浆,在实际从搅拌站运送到相应楼层过程中,借助灰槽进行存放,同时借助垂平仪辅助开展挂线以及拉线作业,对于基底彻底清扫,并进行适当湿润,在此基础上开展铺浆打底作业。对于砌体水平敷浆应该保证饱满,上述工程在实际摆砌块过程中,砌块方面的竖向灰缝有效预留1.5cm宽,保持较为均匀的厚度,严格禁止将敷浆面的中央部位刮成凹状,在砌块一端侧面开展挤压灌浆作业,确保灌浆密实以及灰缝饱满,对于线型方面也保证统一。

3.3.2砂浆砌筑

在借助砂浆开展砌筑作业过程中,水平还有竖向灰缝实际宽度控制在10mm左右;在对专用粘接剂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水平还有竖向灰缝实际宽度控制在3.5mm左右,要保证水平均匀一致,对于双面勾缝应该随砌随开展双面勾缝,要借助勾缝器开展作业,确保形成2mm左右的凹缝。同时,上述工程将水平拉筋有效锚入构造柱,过程中要保证自下而上以及先退后进,具体槎口深度控制在6cm或以上,必须在外贴双面胶,以此来避免出现漏浆问题。

3.4二次结构砌体墙体拉筋植筋施工技术

在进行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植筋作业之前,要将外墙表层的污垢、污垢等杂物清除,再按照图纸上规定进行植筋工作墙面位置。在内墙结构中,常用的是以中空煤矸石和普通砖块混合,先在墙面50cm处铺设一根横梁,再在同一间距处垂直设置一根钢筋,这种做法一般用于无开窗的墙体。同时,在填充墙顶部梁底留出约4cm的空隙用来填满灰浆,并注意每一层的防腐蚀木模之间的间隔不能少于50cm。当墙长超过80cm时,钢筋伸出墙外的距离应该为墙长的1/5,当墙长小于80cm时,伸出墙外的钢筋长度必须与实际墙长度相符。在不超过2m情况下,可采用HRB400Φ12的3根钢筋。在不少于2m的情况下,可以设置4个上述类型钢筋,并且注意每个钢筋之间的间距应该是20cm。另外,在墙壁上要用电钻凿出对应的钻孔,这样才能更精确地将钢筋插入到对应的部位。根据不同钢筋型号要求,需要钻孔的尺寸不同,一般情况下,植筋深度和钻孔直径的对应关系见表1。钻完孔后,为了保证孔清洁,必须采用橡皮管和吹风机共同工作,对钻出的孔进行清洗,并将橡胶管插入孔中,将残留粉尘等杂物排出。同时,配制植筋胶水,再用专用容器将植筋胶水倒入其中,搅拌均匀。根据施工现场粘接量和施工环境温度,适当调配植筋材料,使其在施工期间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黏性。首先要做好植筋材料,把其灌进钻孔,并把钢筋上下搅拌,在钻孔前要把所有的气体都放出去。钢筋在插入之前,必须防止灰尘等杂物将其表面覆盖,并在清除后才能将钢筋插入。另外,在将钢筋放入孔内,植筋胶固化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注意不要与刚插入胶孔的钢筋接触,一般需要1h。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在24h后进行,在采用拉筋测试法检测植筋强度后,才能进行砌体施工。

图片1.png 

1钢筋植筋参数表

3.5砌体结构砌筑

在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建筑要求选择合适的砌体结构施工方式和手段。在底层基础施工时,通常使用的是“一顺一丁”的砌墙方法,也叫“满条满丁”,如图1所示,其指一皮砖按照顺一皮砖丁一皮砖的方式交替砌筑,一层砌顺砖、一层砌丁砖,相间排列,重复组合。砌墙方法还有很多,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方法,但不论哪种砌墙方法,在实际施工中,砖与砖之间的竖直灰缝间距均需保持60mm以上。另外,在使用正方形多孔砖施工时,砖的上表面必须保持水平,上层砖的中心轴线要与下层砖与砖之间的灰缝保持一条直线,以保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在使用长方形多孔砖施工时,砖的上表面也必须保持水平,上层砖的四分之一轴线要与下层砖与砖之间的灰缝保持一条直线。房屋施工采用砂浆砌筑方式时,砂浆砌筑长度应在75cm以内。当温度高于30℃时,其长度应在50cm以内。同时,砖墙的日砌筑高度应在1.8m以内,以保证墙体本身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1一顺一丁式砌墙法

图片2.png 

3.6规范砌筑标准

对于砌块的铺浆面以及坐浆面的实际挂浆面积控制在90%以上,在借助砂浆开展砌筑作业过程中,水平还有竖向灰缝实际宽度控制在10mm左右;在对专用粘接剂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水平还有竖向灰缝实际宽度控制在3.5mm左右,要保证水平均匀一致,同时做好双面勾缝。顶砌方面对于砌体顶部有效预留大约20cm空隙,借助配套混凝土砌块开展斜顶砌筑作业,对于45°-60°左右斜顶砌筑过程中保证逐块敲紧,同时与框架梁底进行挤实,并且有效填满砂浆。对于过梁搁置位置当中的砌块要砌筑牢靠;施工过程中过梁模板必须要保证拥有足够的刚度;对于实际宽度达到30cm以上的洞口设置过梁。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砌体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施工工艺简单、材料稳定性高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国内许多建筑工程选择该种施工方式。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该技术的研究、完善,施工单位也在不断学习、掌握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区的条件选取合适的施工原材料,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总而言之,只有规范施工砌体结构相关要求,学习相关技术手段,并总结过往经验,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牛跃林.高层建筑砌体结构无损加固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9):14-16.

[2]范军.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9):170-171.

[3]赵旭.试论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5):94-95.

[4]程智龙,杨勋,史正元.浅析建筑工程中砌体施工的技术要点[J].砖瓦,2020(09):179-180.

[5]苟浩,杨俊,杨浩,等.砖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砖瓦,2020(08):104+106.

[6]陈小刚.砖砌体施工要点和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J].河南建材,2013(03):82-83.

[7]何兆文.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08):298-299.

[8]周林敬.砌体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体会[J].四川建材,2017,43(04):33-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