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刘越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以及大面积建筑不断增加,根据其多功能、大跨度和大空间特点,对模板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支模施工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根据工程实践可得,高大模板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施工难度,因此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更加复杂,必须加强技术研究,实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得安全可靠运用。


关键词

高支模;建筑工程;应用要点;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对高支模使用控制不当或建筑技术使用不合理,发生了建筑物倒塌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力物力损失。在具体施工中,如果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高支模施工技术,必须进行专项研究论证,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是要确保严格规范的施工,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1高支模技术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关技术人员应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按照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切实可行,安全、经济的施工方案。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不仅要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和施工条件,还要结合切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满足高层建设的需要。如果高层建筑的层高过高,而现有的建筑技术未能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则必须采用高支模板技术等先进的建筑技术,才能顺利完成高层建筑工程,从而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高支模板技术主要通过采用层满堂架支撑体系,完成顶层施工。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水平,保证高空施工的安全性和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2.1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必须先做好支架安装,该工序不仅是进行模板施工的基础步骤,而且会极大影响整个工艺流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对施工标准的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要配备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和审查程序。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师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工艺施工需求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指导,有针对性地对施工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检查,确保支架安装效果,规范好施工管理体系和操作标准,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开展。

2.2模板安装

正式操作前,应当找到梁线以及轴线处,当然也要确定控制线,特别针对顶架,在对其开展安装作业时,应当把钢管铺设于梁底,并且借助木枋龙骨,以便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实际安装中,也应该多加关注钢筋捆绑,保证任何环节都正常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浇筑作业,接下来,结合混凝土情况,确定能不能够开展拆卸以及清理。对于该项技术来讲,安装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有效拆除拉杆的前提下,方可开展后续清理作业。

2.3监控量测

立杆监测点应位于受力最大的柱和支架边缘稳定性最差的位置。在压力最大的区域设置检测点,根据支撑面尺寸确定柱顶水平位移监测点、支架总水平位移监测点和支撑柱调整监测点。混凝土支撑系统应每20min测试一次,混凝土支撑系统终凝后的监测频率应为每天一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始终注意支撑系统的动态变化。当监测数据值超过报警值时,应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疏散现场施工作业的相关人员。应成立一个观察小组,在所有方面分担观察责任。在组装零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场条件对每个零件进行编号,并且必须立即将带电线的零件从机架上拆下。为避免损坏元件,必须立即修复任何损坏的测量标志。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设计和技术系统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可行,并且必须检查用于施工的原材料的质量,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分析高支模的安全施工。根据施工情况,建立大型工程系统,设计与施工项目完全匹配,并对大型堆场施工所用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2.4混凝土浇捣

高支模混凝土浇筑阶段应当重视施工载荷的控制和浇筑方向的把握。在按照专项方案对搭设的高支模架进行验收检查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当科学规划泵送管道的布置,泵送混凝土的速度,高支模区域楼面混凝土的浇筑方向等。混凝土浇筑是原则上应当进行堆成浇筑,避免高支模架受到不对称的施工载荷而造成偏移。浇筑时从周边已浇筑结构逐渐向大跨度的待浇筑部分进行整体推进,从可以承压的中间跨向悬挑结构推进。浇筑面上控制泵送混凝土的堆积高度与受冲击的部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加强对架体稳定性的监测,如有发生局部位移或弯曲,立即停止浇筑并启动应急预案。

2.5高支模验收环节

对于支架的设计,应当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与施工者开展充分交流,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失误的情况。检验结果与诸多方面有关,例如建造进度,施工结束之后,需要组织专业人士,由其来开展支架检测,若存在问题,要及时找到致使问题的因素,并且有效解决,为建设提供全方位保护。对于施工者来讲,当结束施工环节时,开展全面审查,管理者也应该落实好审核工作,一旦存在问题,要求第一时间重做。当对检验制度进行明确时,也会引入该项技术,按照其根本要求,对工作开展全方位检查,提高操作水准,获取良好的建设成果。

2.6高支模拆除

1)高支模板的拆卸时间的确定,应根据施工条件确定模架的拆除时间,特别是当相关混凝土结构强度成长时,应实时关注模板拆除条件的安全性,避免过早拆除支模体系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垮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为确保拆除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在拆除模板前应当对构件进行强度检测,对于高支模体系构件,所以有部位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则允许拆除模板。(2)注意拆除高支模板的顺序,使其更加合理有序,避免拆除时发生安全事故。拆除高强度模板必须严格按照基本顺序进行。拆卸顺序依次为脚手板、剪刀撑、水平横杆、纵向横杆、竖杆。拆除应当由上而下,一步一清地进行拆除,不可以两步或两步以上同时拆除,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果高差过大应当按脚手架开口进行加固处理。剪刀撑的拆除应先拆中间扣件,再拆两端扣件。(3)拆除高支模板时,也要做好材料的回收利用,以便在后续施工中继续使用,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需要合理布置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材料,并做好必要的维护工作,以保证更长的使用寿命。当然,拆除高支撑模板后,还应集中清理一些垃圾,防止在施工现场随意丢弃,影响建筑项目周围的环境。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大型模板已逐步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支模施工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对其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应认真安排施工,明确施工要点,探索质量控制方法,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优质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张明辉.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1,(10):72-73+78.

[2]卜琼.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研究[J].居业,2021,(10):70-71.

[3]李荣.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6):103-104.

[4]王小军,王家栋.浅谈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05):95-97.

[5]吴云.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04):72-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