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房屋建筑;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
正文
引言
混凝土浇筑是房屋建筑中的基石,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工程质量,以免出现后期的使用问题,以便增加房屋建筑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年限。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要不断加强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管理,发现施工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用料、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详细计划,以建立一个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并努力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难点
1.1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有的裂缝在前期养护阶段就会出现,而有的裂缝则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建筑行业的同仁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大多是与施工工艺、外界环境等因素相关,由于自身材料的特殊性,一旦出现裂缝就很难消除,虽然细小性裂缝并不会影响到建筑工程安全,但是如果结构中出现贯穿性裂缝则可能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1.2混凝土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因为其自身的截面较大、水泥用量较多、内外温差大、温度收缩大等的问题,而导致工程最终竣工阶段出现比较严重的大体积混凝土墙体裂缝,严重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美观度。根据我国相关的数据信息调查显示,混凝土工程施工当中,需要比较多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原材料配比,这主要就是在普通的混凝土配比中获取数据信息,不断总结出相关经验,更加全面地满足工程施工当中的耐久性、强度大等的特点。混凝土配合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经济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当中,经常容易出现工作技术人员操作有误的问题,这给混凝土工程施工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其长久发展。
1.3施工测量
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施工检测,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取样、变形监测和竣工检测等。一定要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因为一旦测量数据不正确,或者出现了误差,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屋建筑的结构及质量。要保持精确的测量结果,要做好准确度的管理,同时掌握好规模性,做好数据的精确化。
2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水泥材料使用
在混凝土工程中水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材料,能够将其他原材料互相黏结,对于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对水泥进行检查、检测,做到事前控制。首先,水泥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应检查厂家质量证明文件,对外包装上的品种、出厂日期、标号等进行复核,并形成完整备案以供日后查验。其次,施工单位要向供货商索要水泥安全性检验报告,并报送实验室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及强度进行常规试验,同时也要根据建筑工程的需求,与其他材料分别拌合制成成品,包括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等进行性能验证。
2.2严格控制搅拌
混凝土搅拌作业需要在配合比确定之后展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定量地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必须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集料的用量误差需要控制在2%左右,水用量的误差需要控制在1%左右,水泥以及其他外加剂的用量误差需要控制在1%左右。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在拌和过程中,还要控制好原材料的投入质量,要建立在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性能检测,这样才可以提升拌合料的强度。从拌和时间控制角度来讲,冬季的拌和作业应该控制在3min以上,其他季节的拌和作业应该控制在2min左右,可以结合实际的温度以及湿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混凝土拌和结束之后,需要快速地运往施工场地进行浇筑,期间做好保温及保湿作业,避免混凝土离析以及过早初凝情况的出现。
2.3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在房屋建筑的过程当中,浇筑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浇筑工作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检测模板的基本尺寸、高度、位置、强度等进行准确的测量,根据工程的基本设计规定对预埋件数量以及保护层的基本厚度进行合理地掌握。除此之外,在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步骤之前,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对模板内部遗留的杂物进行适当的清理。保证在后期的工程施工当中各个位置的排水系统是完善的,不会出现因为排水不畅而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在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步骤进行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根据浇筑工作从低到高的基本原则施工,对每一层的浇筑都严格监督与管理,最大限度上避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统一的问题。尤其是要在正式的浇筑之前对模板的底部详细的检查,避免出现任何没有必要的杂物,适当的填入一些水泥砂浆。如果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浇筑的厚度超过3m的时候,工作技术人员就需要及时通过串筒等其他的下落混凝土装置,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工程中模板、预埋件等其他基本步骤的运行状况。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突发状况,工作人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在浇筑完成以后,还应该更进一步保证浇筑工作当中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特点,这也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模板的利用价值。不仅如此,在这其中混凝土工作内容的连贯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当中的基本设备、工作技术人员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基本的连贯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房屋工程的最终建筑有着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
2.4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技术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同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直接影响了整体建筑工程最后阶段的施工品质。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模板施工通常涉及到制模、拼模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如果任意一环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过程的混凝土品质。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模板施工前,必须先全面熟悉并勘查整体建筑施工现场的状况,避免渗浆和变形的现象产生。为降低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机械性能的不良影响,工作人员要采取最优化的总体设计方法,将误差值限制在很小的范围。除了上述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对模块进行安装组合的时候,工作人员也要严格地根据建筑图纸和住宅建筑的具体构造来进行操作,如此才能顺利开展后续工作。此外,工作人员对于在混凝土的支撑过程以及在立模过程中引入钢筋捆扎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并根据模块的实际长度反复进行测试。
结语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得到控制,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体系落实创新,落实好原材料的采购环节控制,提升配比合理性,加强施工工艺的应用价值,并且落实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坚持将细微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苗头阶段,并且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动态性管理,这样才可以有效杜绝混凝土结构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能够强化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建军.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21,40(24):102-104.
[2]张超.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21,40(8):137-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