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初探
摘要
关键词
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规划;节能设计
正文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导致出现能源供应急剧下降的局面,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对建筑工程的能耗问题做出了极大改善。应用无毒、无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建筑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推动建筑规划朝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1绿色建筑理念概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理念,重点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建筑能耗,注重建筑材料的可回收性,设计更关注建筑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绿色建筑理念贯穿建筑节能设计的始终,推广和践行绿色建筑理念,可以保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
2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分析
2.1给排水节能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同样遵循节能理念,其中,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建筑平均日用水量需按照限制要求低于国家标准节水用水定额数值。项目单体建筑给水及室外绿化浇洒应以用途为依据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表,以此便于节水控制。在建筑综合性规划设计期间,应做好给排水管网规划,为避免出现管网漏损现象,需采取以下措施:(1)保障给排水管线埋深参数,避免因埋深不够而在冬季出现管道冻裂爆管的问题;(2)选择高质量管材,建筑室外给水设施需选用孔网钢带复合给水管,电热熔连接,以此保障管道承压效果及管道连接强度;(3)建筑内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坐便器冲洗水箱容积为6L;(4)建筑室内生活排水选用污水、废水合流制排放系统,污废水排入室外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后续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案例建筑中,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高区设置变频供水设备,以此确保建筑用水压力稳定,实现节能目标。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管,室内与室外污水管分别采用PVC排水管及U-PVC管,从管材方面实现节能。
2.2科学进行建筑选址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为保证建筑与自然、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性,要对建筑选址工作加强重视。以建筑物功能为前提,将其基础环境影响因素考虑到位,包括地形、地质条件、土壤稳定性以及地下水等基本因素,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对交通运输情况考虑到位,保证交通的便利性,并确保周围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工程附近的自然资源及相关企业进行调查,避免将其建立在污染源或生态敏感区,同时对风向风力、气候温度等对建筑主体产生的空气动力环境进行分析;将建筑内外的温湿度条件考虑到位,对有利的自然条件加以有效利用,从根本上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节地与土地利用
项目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基础设施,合理配置绿化植物,绿地率达到30%以上,采用集中绿地和屋顶绿化,以及透水地面(嵌草砖)设计;在规划用地条件内,合理控制经济技术指标,该项目的建筑密度为24%,建筑容积率为0.66;场地布置及建筑设计均考虑无障碍设计,场地内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无障碍停车位设在靠近建筑主入口的位置,场地内设置环形车道,主体建筑的出入口处、走道等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设计;场地规划注重室外环境,主体建筑在保证环形消防车道的前提下尽量东移,为入口广场和室外活动场地留出更多的空间,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节地”原则。
2.4采光遮阳设计的优化结合
一般来说,车站和机场在基础设施建设期应进行采光和遮阳规划。因为车站和机场的整体面积比较大,工程建筑的净总宽度比较大,所以侧光照明的预期效果比较弱。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射率比较低,照明灯具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工程资源。夏季,辐射源比较多,日照不均的问题非常明显。因此,在白天不需要更多光照的情况下,可以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采用全景天窗或幕墙玻璃,确保机场、车站候车厅满足采光要求。另外,要保证候车厅不同部位的辐射源平均温度最高不超过26℃,这也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以节省中央空调的能源消耗。因此,根据全景天窗和幕墙玻璃的设计,可以采用百叶窗来降低太阳辐射强度,为候车大厅内创造一个舒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电力资源。
2.5优化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布局的完善性决定着用户的居住体验和使用体验,更是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目标实现的重要部分。具体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将气候、文化观念及用户的居住习惯等考虑到位,根据外在自然条件对建筑进行合理布局,以确保其满足用户的居住需求,进一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例如,在气温较低时,为保证室内的保暖效果,减少热量的损失,要将太阳光照等问题考虑到位;在气候较炎热时,要将风向问题考虑到位,以保证空气的流通性;对于建筑物间距等问题要考虑到位,避免两个建筑之间距离过近,阻碍太阳光的照射,影响人们居住满意度;在对建筑总平面进行布局时,要在满足采光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的特点,尽量选择南北向布置,以降低建筑物温度,减少建筑能耗。另外,传统设计中通常选择加大门窗面积保证通风、采光效果,会造成大面积的资源浪费,与节能理念相悖,因此要对其进行革新,通过自然通风设计和朝向设计,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采用行列式和自由式的建筑平面布局,以实现对传统冷风系统部分功能的替代。这一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通风性和采光性,对室内的热环境具有改善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提高用户的居住体验。
2.6 照明设计
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也应采用低碳环保设计,降低工程施工的整体能耗。在实施方案设计时,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光源的特性,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三相平衡、光抗压强度和日照曲线等指标值。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对建筑照明操作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例如,照明灯具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利用光敏元件采集光的抗压强度并进行AD转换,以充分利用控制效果。重要的硬件设计包括微处理器模块、AD转换模块、功能键模块、LCD显示模块和车辆继电器模块。开发软件采用C语言程序编写,各项功能根据定时器、液晶显示屏、功能键等功能的手动实际操作进行设置。
结语
当前,应将当今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与当今绿色节能建筑的技术性相结合,积极选择现代技术,降低工程项目材料成本,提高绿色节能建筑应用技术实力。在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力求做到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与生态环境治理紧密结合,遵循绿色发展核心理念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张田庆,李洪,庞拓,等.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措施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99-100.
[2]郭一雄.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应用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130-131.
[3]王晓磊.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方法探讨[J].四川水泥,2018(3):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