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基层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曹新颖

济南市章丘区市政工程处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200

摘要

由于新时期的高速发展,当前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对于专业的施工要想提高现场公路路面的效率,对于相应的高层技术人员必须严格管理施工的合理作业,以提升施工技能,从而确保在施工结束后的作业效率可以达到所期望的要求。我们的施工通过采用混凝土稳定碎石基础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进而提高了建筑效率。由于采用公路面层的基础混凝土稳定碎石基础材料,在浇筑阶段方面,时间上就相对缩短,同时浇筑过程上也不繁琐,从而可以让时间得以减少,进而让公路面层浇筑的效率获得了提高。


关键词

市政工程;混凝土稳定基层;道路基础

正文

市政道路基层工程项目对建设有非常复杂的综合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无疑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应采用何种现代施工组织技术方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范要求。在我国建筑设备技术要求快速进步和变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现代先进碎石施工机械和技术也为现代工程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强大的动力帮助,而新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1水泥稳定性碎石的作用原理
  在道路基层和底基层中,对于水泥稳定性碎石,主要是应用级配碎石、凝胶建材和灰浆作为原料,使之具备骨架、凝胶和填充的结构,做好摊铺和压实工作,使得压实的密度和密实度的值近似。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碎石间的挤压和锁结来保证结构的强度,并且利用灰浆体积来对结构中存在的空隙进行填充。水泥稳定性碎石在初期就能够保证很好的强度,随着道路的使用年限增加,其板结效果会更好,并且能够保证抗渗度、水稳性抗冻性等多项综合指标。实验的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能保证路面的监视,遇雨不泥泞,保证路面的质量。

2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施工要点

2.1水泥稳定碎石碾压

在碾压前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全面考量,比如拌料的含水量、温度等,并将碾压时间限制在50以避免碾压时间超长或者太短的现象。另外,在碾压施工的重点地段设置标记,做好分界,以防止漏碾压。并通过采用测量的方法,来判断选择以哪种方式同时进行碾压和碾压的时间,从而确保了碾压合格性。在实际碾压过程中,振动压路机必须保持与二分之一的车轮宽一致,在初始碾压的阶段必须将车速维持在1.5~1.7km/h,并且在以后的重复碾压阶段也必须将车速维持在1.8~2.0km/h。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碾压完成后的道路也要做好保护,不要发生损伤,尤其是压路机时不要从其上面掉头,或者急刹车。在碾压中严格控制拌和物料的含水量,让其始终处于潮湿的情况,根据现场天气状况进行喷水,以避免水分挥发太快。

2.2预制构件定位和浇筑

预制建筑构件运输到指定位置后,需要对其进行定位。定位时,应重点处理标高和中心线,并严格按照要求保持标高和中心与原工程设计目标一致。定位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压力灌浆法在一般工程施工中使用,但也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2.3结构防水技术处理

造成装配式的建筑材料浸水的因素是很多的,有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因素,还有建筑材料自身的重力因素,更有外在因素,如用水量。针对不同的问题选用了不同的加工处理的和材料的方法,同时还灵活地运用了封闭式处理的工艺技术和手段,检测原材料的类型、规格、性能、构造特征等,最后,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然后,做好交通。在运输过程中,采购商需要全程跟踪,为配送方选择道路相对平坦、人员较少的地方,以确保材料运输的质量和安全。最后,我们应该做好检测工作。材料运输人员到达施工现场时,需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应及时联系公司进行退换货。货物必须存放在黑暗、封闭、干燥的地方,以便接收和储存检查。

3水泥和稳定性碎石路作为传统市政道路路面的优缺点

在我国现代规划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涉及的路面基层施工阶段的总体技术措施设计中,采用水泥浆或高稳定性碎石浆板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主要载体具有以下三个重要优点:①基层材料载体本身的结构,及其初始基层强度高于路面,与其更快的速度相比,碎石黏结成板的铺设施工速度也会使路面基层结构本身的初始强度水平高于更高的一层。根据世界相关专业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经摊铺设施处理后的材料强度为5~7d,内部道路基层的抗拉强度很容易达到4.0Mpa。②它具有很强的尺寸稳定性。碎石材料快速压入混凝土板面后,板面材料对混凝土水面的防渗性能也比水泥强。③现代道路基础道路工程具有技术操作条件简单、施工完成速度快的优点,从而保证了路面工程的质量。有优点也有缺点。在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中,作为稳定路面的碎石材料之一的水泥的合理使用方法也存在一些相应的缺点。

4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4.1制定合理地施工计划。

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及路面施工设计中,对混凝土稳定碎石匾的技术应用设计有很大的现场可控性、可操作性和工艺稳定性。所以,在实施材料建设项目设计的早期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就应该对具体的材料施工工艺节点,作出细致、正确的设计与布置,以减少施工人员在编制材料施工项目设计中,由于工期紧迫而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4.2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建设在实施初期,必须进行对地面施工现场淤泥进行全面处理,防止施工废弃物破坏路面施工及出现质量问题,保证基础路面的施工密实性。

4.3施工原材料的准备。

在中国现代建筑道路基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技术领域,以及水泥混凝土和稳定碎石技术的发展和在工程系统中的应用,合理使用材料、应用技术和质量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和保证我国现代城市道路基础工程整体建设成败的重大技术关键,对影响基层道路混凝土使用的整体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指标等技术因素,以及施工时与混凝土有关的车辆的合理运输和安全施工使用等所需指标,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综合影响城市道路基层结构已完成。一般来说,在正确选择砂砾石材料类型和处理方法方面,应避免盲目选择颗粒结构相对清洁、分布均匀、平均粒径误差小于3cm的粗砾石,质地致密坚硬,棱角分明。水泥方面也要避免盲目选用早强水泥,选用质地普通透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具体用量根据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施工生产现场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水泥介质为原始生活水介质或生活饮用河水介质。

4.4工程机械设备的就位。

在加气混凝土道路运输和公路基层建设与养护过程中,现场使用水泥机械和稳定碎石机械产品还需要以下工程机械设备:材料搅拌机、材料运输设备、摊铺机、压路机机组、在城市道路基层机械化施工机械的所有实际应用和施工管理活动中,项目经理必须首先准确选择和比较数量,根据城市道路基层施工各种机械设备的具体项目和实际道路施工的要求,适合实际施工的各种专用机械设备的型号范围和具体所需设备型号,确保现场实际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安全,快速有效地获得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提高工程机具的现场运行技术质量,减少现场实施过程中机械设备成本的重复浪费。

5裂缝的处理

5.1修补材料的确定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浅裂缝和横向裂缝,如果选择直接修复方法,修复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通过信息网络、相关技术、研究报告以及与技术专家的沟通,我们听取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者的建议,经过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使用高性能抗裂胶快速修复裂缝。由于高性能裂缝膏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比、抗渗性、高温稳定性、强附着力等,它不仅可以使路面连接更牢固,还可以防止雨水直接进入裂缝造成损坏,还可以起到能量耗散和缓冲的作用,其成本也比其他材料便宜。

5.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含水率

含水量的偏低,也是试验段中出现土壤压实率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重要因素,所以,选取最适宜的土壤实施含水量试验也是工程施工品质的关键保障。在试验段施工时,我们可以通过比室内试验配合比高0.5%的含水量调整,但实验结果却表明,在摊铺距离过长、温度较高的前提下,增加百分之零点五的含水量并不可以补偿在混合料的输送、摊铺和碾压等过程中含水量的流失。所以,在今后的正式施工阶段,比实验室还将针对工地实际状况做好对含水量的适当调节,在气温较高、工地发展缓慢时,可以适当增加混合料的含水量。

6市政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稳定碎石基础施工的使用

6.1加强施工管控

要进行混合料的配制作业。由于混合料的性能和品质,与市政道路建筑的施工条件有关,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①必须掌握好不同原料的混合比,使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了混合料的性能和品质;②在混合料拌和时,必须采用专门的搅拌器,其性质、尺寸和形式都需要经过专门技术核实之后,方可投入使用。搅拌过程中,应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同时严密把好搅拌进行的时限和次数,确保搅拌均匀。③要搞好搅拌机地点的选择。搅拌机应安排在偏僻无人地方。

6.2碾压

碾压前还应进行相关检查。只有在检查工作完成并调整了非标准位置后,才能开始初始压实。摊铺工作完成后,也立即进行高温碾压工作,初压高度和温度控制在130℃~140℃;初次压实完成后再压实。复压时一般碾压3~4遍。这项工作通常需要先用振动压路机完成,然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46次碾压,以满足水泥或稳定碎石路面的碾压要求;最后,路面上的车轮痕迹将通过最终压实消除并保持平整。

6.3养护

养护作业也可以认为是混凝土碎石道路基础施工技术当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而养护作业的完成期限通常要连续7d,在整个施工期间当中道路必须要保持绝对管制状况,如有必要的路面交通要求时也可酌情处理。而对大型机动车辆的行驶也必须要限制时间,并适当解释或说明,以避免引起无谓的误解与纠纷,同时利用这些绝对限制行为来保护刚施工完工的道路路面不被损坏。另外,有关工作人员还必须不定时地对道路喷水,并保持其一直处在湿润状况,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干旱的地方就更加要重视道路喷水作业。封层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末位进行作业,并应在使用乳化沥青来进行封层作业的同时做好洒水,以避免因产生干缩性开裂而破坏面层质量。

7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要点
  7.1施工前期准备要点
  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路基部分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市政道路施工标准中对于材料的要求进行,保证材料的质量。其次,要做好基层路肩的承载力加强工作,考虑到今后大敦的车辆经过对路面造成的损坏,必须打好基层路肩的抗压基础。要保证对于路肩的压实施工,保证压实的厚度与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厚度相同,保证路基的平整性。最后,要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处理,通过开挖泄水沟渠的方式,及时排除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积水,防止对路基和路肩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7.2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碾压要求
  1)根据混合料的含水量、天气状况、碾压设备等情况,碾压段长度为50m~80m,避免过长或过短,碾压段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以防漏压。2)碾压组合方式和遍数由试验段确定,遵循先稳压、后轻压、再重压的原则,直至压实度合格。3)碾压时,压路机重叠1/2轮宽,初压采用1.5km/h~1.7km/h的速度,复压采用1.8km/h~2.0km/h的速度。4)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在完成后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倒车时从原路返回。在未碾压的一端倒车位置错开成齿状,并配专人处理个别部位的壅包等。5)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混合料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再进行碾压
  7.3跟进技术运用,做好施工各环节的技术相关检测
  运用相关技术,确保施工各环节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对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具有很大的帮助。如运用相应技术,对各个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把控,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实际符合施工标准时间内完成。如若时间消耗过长,可采用掺加缓凝剂、增加运输车辆、引进先进的摊铺设备及压实机械等,尽可能地缩短施工时间,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在水泥发生初凝前尽早压实成型,从而保证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运用检测技术,认真地做好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料配比计量检测以及含水量、水泥剂量以及压实度等环境的检测,严格把控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道路施工建设达到设计要求。

8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的基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稳定碎石已经获得了相当普遍的运用,而且获得了相当突出的效果。所以在今后的实施中,必须发挥混凝土稳定碎石基础施工技术的优点和特点,使之有效灵活地应用到城市建筑领域。可以通过做好准备作业、做好施工监督、后期维护等环节,以提升施工效率,确保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振海.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4):265-266.

[2]栾磊,姜晓蕾.市政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中水泥稳定碎石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6):69+71.

[3]张晓朋,王冬婷.市政道路施工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143.

[4]毛文博.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应用及技术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7):95-96.

[5]刘景宇.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9(5):162-1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