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在房屋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节能技术;房屋施工;应用
正文
1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1.1推进建筑工程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在新时代背景下,若建筑企业拥有绿色节能技术,不但可以提升工程的实施效果,还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反之,若建筑企业不注重节能技术,依然采取传统的施工方式,那么生态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无法在社会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口碑,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逐渐被时代淹没。
1.2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
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给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带来污染。施工工地要排放污水,要产生固体废弃物、噪声和扬尘。排放的污水会污染施工区域周边的水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会污染施工区域周边或排放地点的土体,而产生的噪声和扬尘会给施工区域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污染。例如,为了减少土方施工阶段在施工区域产生扬尘,应在土方施工现场安装智能喷淋系统;为了减少土方施工阶段给社会道路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应在土方车辆的车厢上方安装防护棚防止土方遗撒,应在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轮清洗设施防止污染路面和空气。此外,所用建筑材料不环保,也会产生环境污染。例如,配备玻璃幕墙的房屋建筑,应采用无光污染的环保型玻璃,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光污染。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各项节能环保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
1.3降低房屋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地基开挖,工作人员会在施工现场堆积建筑垃圾,再加上各种机械设备,造成大量污染气体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坏。因此,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及合理性措施降低破坏性。例如,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降低工程噪声,缓解工程中出现的扬尘,合理处理施工现场堆积的建筑垃圾,让房屋建筑工程成为环保性较强的绿色工程,实现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2.1因材施用原则
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包括了若干分部项目,其中使用的砖、石、木、水泥、砂石、混凝土、钢筋等各类材料,无论是独立应用,还是混合后应用,均会造成资源消耗与能耗损失。实际施工时可以借助因材施用的原则,针对不同材料的性能,选择一些功能相同,但是环保性能更好的材料,代替此类材料,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与能耗等。例如,近年来使用的泡沫砖或空心砖,不仅节约了材料,还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建筑品质。再如,在不同建筑结构中通过对钢材的大量使用,不仅节约了传统材料,还可以改变施工工艺与技术,全面改善材料应用效果等。
2.2科学施工原则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众多类型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若不能合理应用施工技术,那么就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科学施工的原则,在发挥施工技术作用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时间。例如,建筑企业可以从绿色节能建筑的角度出发,借助自然资源和相关信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如建筑材料的回收处理技术,便是将工程中应用完的材料回收处理,循环使用,达到环保目标。此外,工程人员也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用自然界中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代替有限资源,同时开发新能源保护我国的有限资源,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按需配置原则
房屋建筑土建施工中对于各项资源的配置十分关键,配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造效率与造价控制效果。实践经验表明,按照现代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配置理论,区分出主导性的生产要素,先配置此类要素,再配套配置其他要素,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率。例如,当前正处于房屋建筑土建工程高质量建设阶段,可以突出技术要素的主导地位,并在技术要素配置后,配套的配置人力要素、资本要素、管理要素等,从而借助技术主导的要素配置方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需要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原则、因材施用原则、按需配置原则下的节能技术应用,牵涉系统应用与专项应用,在前一种应用方式下,应从项目的系统性着手选择适配性技术(如新能源技术、节水系统等)。在后一种应用方式下,则需增强对技术功能的分析,提高其应用效果(如保温技术、防水技术、密封技术等)。
3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具体运用
3.1屋顶隔热层的绿色节能施工
找平水泥砂浆、防水材料、保温层等是屋顶施工的主要工序,绿色节能技术用于屋顶施工,体现在保温层、隔热层和屋面热桥的处理。保温层可使用耐燃、抗碱性及老化性良好的材料,吸收热能后存储起来,在雨天、冬天等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住户可通过室内按钮启动保温层,增加室内热量。隔热层铺设在保温层下方,隔绝室内和室外,维持室内舒适温度。此外,屋顶施工完成后可全部铺上一层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转换到蓄电池中,供给房屋后期所需的照明、热水器等装置。
3.2环保材料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并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得以广泛运用。例如,新型透光隔热玻璃、保温防水材料的应用,有力推动了房屋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进步。除了这些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外,还有一些新型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如液态壁纸等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液态壁纸也称液体墙壁纸。该种壁纸具有绿色环保、颜色多样等优势,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艺术涂料。该种壁纸将乳胶漆及墙面涂料的优势相融合,采用专业工具配色后涂抹在内墙表面,能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此外,软石地板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节能环保绿色材料。软石地板采用各种高分子材料及天然大理石废料为原材料进行制作,具有质地坚硬、纹理色彩多样、抗腐蚀性强等优势。
3.3水循环利用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需要利用大量的水资源,为了能够使水资源在利用时受到保护,不产生大量浪费,工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采取水循环利用技术一水多用,达到节能环保效果。首先,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相关设备抽取基坑降水,将其存放到一定容量的储存库中,并检测储存库中的水资源,明确其是否达到工程建设标准。若水资源属于雨水类,那么经过简单处理,可以使其得到净化,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热水资源属于工业废水类,因而要严格注重净化工具,确保水资源净化效果得到提高,在应用过程中减少破坏性。经过净化的水资源可以用于混凝土搅拌或施工器具的冲洗,也可以用其喷洒降尘,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若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水循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水资源,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费用的支出,为建筑工程节省经济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若想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除了要加强水循环技术的应用外,还可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管道设计。建筑工地水管线设计人员可以合理布置管线位置,依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缩短供水管道长度,从而减少供水期间的水资源浪费。
3.4墙体绿色节能施工
墙体是构成房屋建筑的重要部分,墙体建造时,除保证应有的硬度和强度外,还需保证墙体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设计时必须深入比较各种保温隔热材料的传热系数,选择最好的材料用于施工。施工时先在墙体最内层设置内保温层,中间设置夹芯保温层,外部设置外保温层。3层防护体系中,外保温层的施工较为重要,需选择降噪、防晒、防雨等性能的材料,从而保护主体结构不受风吹日晒或雨水侵蚀,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此外,墙体施工后需积极进行绿化作业,提高墙体美观性的同时,有助于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
3.5照明
3.5.1充分利用自然光
房屋建筑的设计,要在保证房屋建设质量的同时营造室内环境,注重室内采光。在设计室内照明系统时,应该尽可能选择利用自然光,利用光线折射等原理增加室内光源。使用绿色节能的自然光,可以降低约30%的照明电源消耗,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3.5.2采用节能光源
现阶段LED光源是一种常见的节能光源。选择节能照明的室内T5荧光灯,可同时兼顾节能减排以及室内照明需要。在设置照明光源时,应结合房屋的朝向进行选择。设置太阳能光板,能够在白天充分吸收太阳光能,在夜晚或者光亮不充足的时候进行持续照明。
3.6门窗施工技术
门窗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项目,若施工人员能够合理应用门窗施工技术,便可以调节室内亮度,并在此基础上减少对电能的使用,加强对资源的保护。此外,选取门窗材料时可以选择玻璃材料。这是因为,玻璃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节能环保、辐射低的优势,可以增强门窗反射率。例如,设计人员在设置门窗位置时,也可以将其设置在阳光充足的方位,增加室内亮度,避免对电能的浪费。此外,若能够将门窗设置在通风效果较好的位置,还可以增加通风性,避免过度使用空调,同时增强人们的舒适感。
结论
为贯彻生态文明要求,房屋建筑行业应致力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建筑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应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新型、可循环的环保材料,节约能源消耗,提高环保效能。将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顺应了现代社会绿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房屋建筑事业的发展,满足了广大使用者的需求,也使施工企业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奚庆,尚俊强,范海波.试论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1(9):177+179.
[2]张兴龙.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8):98-99.
[3]肖为.探究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1,11(7):132-133.
[4]李俊泽.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6):125-126.
[5]郭进.房屋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79-180.
...